二十一 活宝们在受难——空袭下的英国家畜
也许读者看过题目会说,这成什么通讯了,家畜也上了台!你想的大约是我们那些吃干鱼啃光骨头——甚而只吃人中黄的猫狗。如果真是那样,我也不浪费你的时间、报纸的篇幅和飞机里宝贵的空间了。但人家的家畜不但是娇种而且还是灵物呢。约克郡的欧地昂电影院放映狗明星斯古毛主演的影片时,观众大半都是大小各色的狗绅士们。《每日邮报》上说,演到艳情部分,那些四足观客还屏息静气地不住赞赏,演到英勇处,数百只狗也齐声吠了起来,以示喝彩。而英国广播电台在纪念“家犬登记日”之前夕,就真的请狗明星广播过。它们不配吗?一位读者在《观察家》(周报)上说,他的狗对流行的舞曲毫无兴趣,但每播放贝多芬音乐,必半阖上眼睛倾听。上海是有狗饭店的,这里还有狗公寓。而且贝尔先生说,他的狗如闻到德国的肉,即使是一块最肥嫩的,也不下口;但如告诉它是“英国的”,立刻就摆摆尾巴吃了起来。狗在英国还不是阔人的专利。几乎每人一只。那是说父亲一只,儿子一只,而且男主人散步,女主人买菜,爱犬都形影不离。公园也是狗士们的社交场所。 读者或者仍不以为然。至少,你可以问,狗与战争有什么关系呢?它们又不从军参政。可你这就问着了。先不说警犬对巡逻通讯的用处,你可曾知道人家这儿有专为狗准备的防空壕,救护车?报纸上在报道家畜们的英勇时,同人一样标以大字。须记得,家畜在英国家庭生活中是不可分的一个成员。著名女作家伍尔夫夫人就曾把十九世纪女诗人勃朗宁夫人的爱犬弗勒施作为一部作品的主角。难道我们不能由这些四足英雄们窥视一个民族的特性吗! 六月底,英国为追捕降落的纳粹伞兵,特别派民团在中部山陵地区巡逻。那时正有一批疏散到湖区一带的难狗,军部就下令先拨出五百只狗作为民团巡逻时的伴侣。当一个炸弹从房顶穿下时,正吃晚饭的一对夫妇就双双钻到桌子下面去。(怪不得昨天走过一家木器店,看到一张楠木桌,上写:“此桌足以顶住三层楼之重压。”)这时,那主妇在喘息间还问:“米妮(猫)哪儿去了?”老爷说:“它有九条命,我可只有一条!” 多少人为了猫狗违犯了灯火管制而受罚。一位贵族太太被罚五镑。开战以来直到今天,还未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家畜究竟是否可以带入防空壕。在英国中部,人民表示,如果官家不许,他们宁可呆在家里挨炸。 这一点,读者可能认为未免太过火了,然而这是去年十一月十一日晚上的事。一个叫陶宝的爱狗者应征入伍。十日那天,兵营特放他两天假,他同一个叫克拉克的小姐结了婚,去著名消暑盛地“黑池”海滨去度蜜日。那晚他去接他的新娘回家(次日他们便须分手)。他沿沙滩走着,忽然看见一簇本地人用绳竿救一只落海的狗。他即刻跳下海去营救。数小时后他被拖上来时,已是一具臃肿的尸首了。新婚后十八个小时!而且是空军下士!这在别国引起的也许是惋惜,或一声“蠢!”但这可是次晨《每日新闻》的头条英雄新闻。 记者去冬即报告过在动物园的“蛙宫”内,曾见四五个军官围着一只青蛙。我们四川产的熊猫到伦敦后,一直轰动了几年。写它的书,编的童话,用它的照片做商标的糖果,到处都是。报上常见到熊猫某日疏散了,空袭一松下来,熊猫又返回伦敦了。后来它又被疏散到安全地带了。 英国还有一种雅兴:观鸟。要是像我们那样把鸟囚入笼中沿街提着,不罚款也必受路人唾骂。他们是偷偷地“看鸟”。剑桥基督学院的院长便是有名的观鸟家。他的二小姐(我的高足)告诉我,他们每年暑假都去苏格兰高原深林中搭帐篷,日日夜夜守着,以便观察鸟的动静,并摄影。她说,要住多日,使它们习惯了才好照相。这种狂热可贵吗?开战前,哈密尔顿公爵夫人在《新闻纪事报》上写道:“我相信唯有爱畜,战争方能消弭。盖如吾人珍爱犬马飞禽至此,又焉忍互相残杀?” 以上都是记者旁插,且说英国家畜究竟受了战争什么影响呢?此话不问则已,一问就非同小可。比方说,巴雷地方某牛奶厂老板杰姆士被订户起了诉,说他送的奶脂肪成分比以前少了百分之十三。在法庭上,杰姆士的女助手说,自从有了空袭,牛奶就减产了。第一天,二十一头牛中,仅有四头的奶未减成色。而且一闻警报,它们都即刻伏在栅里。于是,法官宣告被告无罪。再说,战时与军火同样重要的饲料,其节省和管理,当然是件大事了。然而这里,家畜就成为一个尖锐问题了。德国自宣战以来,即大批杀狗。英国一般“国家至上”的公民也竭力提倡。如某爱犬家致函《图画邮报》,表示自愿杀掉心爱的三条牧羊犬以节省粮食。他立刻受到攻讦。一封信说:“亏得你的牧羊犬不识字!”(丰子恺先生的口气!)另一位飞将军夫人就报起她的爱犬的大功:“(一)我丈夫在空军服务,极少回家,狗既看家又陪伴我。(二)每日捕食大小老鼠一百零八只!(三)捕兔,每晚平均可捕九只,而统共每日吃的食物只值六便士。杀掉它?哼,我杀不起!”好在粮食充裕,而且指定出某部分的肉是专喂狗的。粮食部规定用肉食喂狗者,罚百镑以下。春间,英国为了防备纳粹伞兵,将全国路牌,车站站名牌以及广告上有地点字样的全涂抹拆除了,使敌人即使降落也不辨方向。但每条狗脖颈上那铜牌上的地名依然容易辨认,所以政府勒令狗主人将铜牌一律摘下。“全国犬类保障协会”因而提出严重抗议,谓“我国之狗素性聪明,绝不容敌人检视,必先吠而后咬之。况任何陌生客企图窥视狗牌,无异自首。人民正好群起而捉之”。改革实不是容易的事啊!《吾家犬》(养狗家的月刊)八月间发起爱狗者的飞机捐款,不一刻即集足五千镑。 空袭与家畜关系尤大。大轰炸未开始前,海德公园及肯森顿花园即有了狗的避难所,并有两位女管理员负责照看。全英为家畜谋福利的团体很多,对救护家畜最卖力的是民众兽医处,他们派遣蓝色护车分赴被炸地带,专门医疗被机枪扫射的牛马以及压在屋下的猫犬。民众遇有待治的家畜,只需在门上系一白色手绢即可。另外又开了寄养家畜的公寓两处。倘若主人疏散,不便携带活宝,可以临时安排寄宿。 有谁会料到纳粹飞机给坐落于市中心的伦敦动物园出了个大难题!去年记者不是报道过吗,他们把非洲毒蛇移走了,较娇养的动物如熊猫也像故宫宝物那样东搬西挪。即使这样,极为珍贵的三只蜂鸟还是远走高飞了。一只仙鹤由炸破的栅栏逃入隔壁的摄政公园内,幸而捕回。一匹斑马也逃出过。但如果那些北极熊、雄狮、虎、豹也逃出来,那可就不得了啦。所以目前,猛兽晚间多睡在坚固的地下室。毒蛇、蜈蚣大多被击毙。公园管理人承认有受伤的,如猴子窝即中过一弹,但炸死的不多。他说:“众兽纪律绝佳,无丝毫恐怖状态。”然而人们担心的是,万一德机朝百兽园投下炸弹,这些住惯了竹笼铁栏的虫鱼鸟兽可往哪里转移或疏散?! 在英国这场空战中,兽类的机智也打破了纪录。萨雷地方一家人正吃晚餐时,狗忽然狂吠了起来。顷刻警报也响了,但它仍吠。两小时后,一颗炸弹把那座房子炸掉一半。猫们一闻警报,也即刻往地窖里逃。据说有些狼犬,甚而能辨别敌机还是英机。遇有未爆炸的高射炮弹,民团搜查许久也无下落,然而一匹马走到那跟前即不再前进了。住在多佛口岸的一位在《泰晤士报》上写文说,海鸥一遇空袭警报,即翻飞嘶叫如野猪。著名的动物学家罗宾森先生谓在鸟类中,雉鸡的反应最为灵敏。他的解释是它们能察觉到空中马达声的震动。但气象学家认为骚扰是地面上引起的。据说在高射炮齐放时,枭鸟依然捕杀虫类。深秋是欧洲鸟群飞掠伦敦的季节,观鸟家谓数目并未因战争而减少。至于纳尔逊华表下及圣保罗教堂石阶前的鸽子,自然仍是千百成群。 但说着又走了题。不是说家畜吗?它们真有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上月一只猫独行了二百英里找到它那位投身红十字会做护士的女主人。那猫把四爪都走破了,伏在帆布床上,听凭戴了白帽的女主人为它洗涤缠裹。许多只猫在故宅成为瓦砾后,仍在废墟上徜徉达两昼夜之久。救护队只听见近似呜咽的凄叫,他们冒了轰炸的危险,四下寻觅,真到救出才罢休。但最容易受刺激的还是马。一个养马专家说,在此空袭下,绝对不宜任马独处。如不能把它放在身边,即应有山羊陪伴。遇有惊险,马会受山羊指挥。 至于我们家里的叫驴、肥猪、大水牯,在太阳牌轰炸机下起什么反应,就请诸位各自去观察吧。 一九四一年二月十五日,于伦敦 (原载重庆《大公报》,一九四一年三月十五日) 作家作品 ●萧乾,世界闻名的记者,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作家,著名的中外文化交流使者。代表作《篱下集》、《栗子》、《人生采访》等 他的小说多带有自传色彩,善于用文字把自己的经历、见闻、感受以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带有清丽和哀怨,富于诗意和哲理。发现鲜明的对应体:社会的丑恶与人性的纯美,污秽的世界与田园的美丽,世态的炎凉与儿童的率真, 在浓郁象征意味与深刻现实意义交汇处,找到充满艺术的契合点。 文章介绍 ●描写英国人对动物的爱护 家畜在英国家庭生活中是不可分的成员。 英国追捕降落的纳粹伞兵,派民团在中部山陵地区巡逻。正有疏散到湖区的难狗,军部就下令先拨出五百只狗作为民团巡逻时的伴侣。 当炸弹从房顶穿下时,正吃晚饭的一对夫妇就双双钻到桌子下面去。这时,那主妇在喘息间还问:“米妮(猫)哪儿去了?”老爷说:“她有九条命,我可只有一条!" 一个叫陶宝的爱狗者应征入伍。兵营特放他两天假,他结婚去海滨去度蜜日。看见本地人用绳竿救落海的狗。他跳下海去营救。数小时后他被拖上来时,已是一具尸首了。这在别国引起的是惋惜,或一声“蠢!”但次晨《每日新闻》的头条英雄新闻。 在大战降临,空袭开始,人们生命受到严重威胁时,人们还爱护自己的家畜吗?回答是肯定的。 很多人为了猫狗违犯了灯火管制而受罚。 大轰炸未开始前,海德公园及肯森顿花园即有了狗的避难所,并有两位女管理员负责照看。倘若主人疏散,不便携带活宝,可以临时安排寄宿。 ●人们这样爱护家畜,家畜对人又怎么样呢? 一只猫独行了二百英里找到做护士的女主人猫把四爪都走破了,伏在帆布床上,听凭女主人为它洗涤。许多只猫在故宅成为瓦砾后,仍在废墟上达两昼夜。救护队听见近似呜咽凄叫,冒了轰炸的危险,四下寻觅,直到救出才罢休。 但最容易受刺激的还是马。一个养马专家说,在此空袭下,绝对不宜任马独处。如不能把它放在身边,即应有山羊陪伴,遇有惊险,马会受山羊指挥。 ●识记本篇的文体是新闻特写 新闻特写是新闻的一种体裁。截取新闻事实的横断面,通过一个片断、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景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的一种有现场感的生动活泼的新闻体裁。 本文这是一篇新闻特写,是以文艺笔法写成的新闻报道。 ●简析本文的主题意蕴。 通过写猫狗等家畜在战争中的遭遇、表现,不仅细腻地表现了战时英国的面貌,而且也把战时英国人民的勇敢、坚韧、乐观、幽默表现得富有立体感。 英国人爱家畜,把它们视为家庭生活中“不可分的成员”,在面临危难处境时对家畜表现出的珍视传达着一种战争特殊氛围里的民俗世态、文化底蕴和精神体验。正如文章所言:“由这些四足英雄们窥视一个民族的特性。" ●分析作者所采用拟人化手法及其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写家畜,赋予动物人格化的审美视角,赋予家畜诸如机智(有些狼犬能辨别敌机还是英机》、沉着〈鸟的数目并未因战争而减少》、有序(众兽纪律绝佳,无丝毫恐怖状态〉、忠诚(一只猫独行二百英里找到它的主人)等人的个性和情感,有一种诗意化的夸张,但都显得很真实,并且使人、家畜两相映衬,在诙谐风趣的氛围中表现了英国人民面对战争的镇定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