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傻子努力的后果,从崇祯帝看明朝灭亡
对于傻子来说,越努力越搞笑,做的越多错的越多。虽然这么说有点打击人的上进心,但现实往往就是这么残酷。不过现实生活中,如你我这般的普罗大众,没有偌大的家业,也没有多大的权力和能力。就算我们再蠢,再能折腾,最后能造成的损失也没多大。但是反之,位高权重者如果是缺心眼,而且这个缺心眼尚不自知,还特别的有理想有抱负,那这事就不好办了。这种人折腾出的结果,将是灾难性的毁灭性的。
要不怎么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呢?想象一下,一个憨憨,一个拥有强大能力或者巨大权力的憨憨,它造成的破坏力是多么惊人。而众所周知,傻子是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所以强大的傻子简直就是人型原子弹。
历史是非常具有参考意义的,我们回看历史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咸丰,道光,崇祯,正德,英宗等等这些位大聪明。但这些人里我服的是思宗崇祯,毕竟是他加速了大明的灭亡。
谈到明朝的灭亡,学界很多的前辈大能都从各种的角度论述过。社会矛盾,经济问题,阶层的分化,政策的错误,党争,还有天灾人祸,偶发事件,等等。说得都对,也都挺深刻。但我想补充两句,大聪明崇祯帝的勤奋,绝对是明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崇祯帝是一个特别有理想,特别有干劲的人。天启七年,熹宗突然驾崩,年仅16岁的崇祯登基。放眼一看,我去,我大明万般的弊政,各种的问题。皇兄,还有衮衮诸公,你们都特么是吃闲饭的吗?这些年你们都做了什么啊!看来还得朕亲自出手,给你们露一小手,让你们看看天不生我朱由检,大明万古如长夜。
于是这位大聪明点亮了大明,但是火候没整明白,把大明给点着了。这把熊熊烈火彻底照亮了天地,给苟且在东北一隅的满洲鞑子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最终走向了皇帝的宝座。但代价就是大明王朝的灭亡和中华衣冠的蒙尘。
1627年这位大佬登基,1629年,崇祯二年,他就在方震孺,毛羽健,练国事,刘懋能一众大聪明群情激愤的架秧子下,他就开展了著名的裁撤驿站行动。这个举动直接就产生了蝴蝶效应,逼反了一大票人,而这其中就有后来为他敲丧钟的李自成。其实历史上从来不缺昏君和疯王,但是屁股没坐热乎,就玩这么大的真不多。有人说是崇祯贪财,要搞截流开源导致了这一切。金庸先生在小说里也说过,崇祯母系有山西商人的血统,所以扣,喜欢敛钱。我觉得这个说法有失偏颇,而且冤枉了刘皇后。个人觉得,最大的原因乃是,崇祯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尤其缺乏政治方面的培训和帝王修养的教育。
崇祯与天启二人的父亲——光宗朱常洛,他本身因为是神宗皇帝万历临幸宫女所生,他就不得神宗的喜欢,他就没有以太子规格接受教育。等到熬死了老爹,自己亲政,结果一个月就把自己玩挂了。他没有机会好好培养两个儿子,而且退一万说,他这种半文盲又怎么会重视教育。就算他活得长,也不见得会让俩儿子好好读书的。
而崇祯自身,原本是想不到亲哥和爸爸一样的短寿,他自然也不会去主动学习治国方略。哥哥春秋鼎盛,你没事研究经邦治国,那估计不等天启帝蹬腿,崇祯自己的坟头草都老高了。
一系列偶然因素的结果,最终造成了一位没有文化,不懂政治,但是血统高贵的皇子坐上大宝,手握国家神器。也许,从16岁的有志少年,坐上了龙椅的那一刻,悲剧就注定了。要不怎么说,知识改变命运呢。有时候一个人的无知,它不光影响自己的命运,还波及深广。可以说,没有崇祯折腾,就没有满洲鞑子入关,也就没有我华夏落后世界几百年时间,造成许多不可挽回的损失。痛哉,惜哉。要不说封建王朝它腐朽呢,不看能力只看血统,太耽误事了!你又不是玩赛马,血统纯有个毛用啊。
因为不懂政治,又特别有冲劲,崇祯渐渐被党争的大臣当枪使。干掉和间接干掉了不少国之栋梁,自毁长城。崇祯三年杀袁崇焕,磔于市,至不至于,多大的哔事,用这么大的炮轰。崇祯五年杀技术干部孙元化,崇祯十三年杀郑崇俭。瞎鸡儿指挥,各种掣肘,害死了卢象升,孙传庭。听信谗言,把天启帝的老师孙承宗免官。把这位忠心耿耿的帝国裱糊匠闲置在老家。
可怜孙老大人,在崇祯十一年,清军攻高阳时,以76岁高龄率众守城,全家战死,城陷后,老先生自缢身亡。魏忠贤坏吧,他都没弄死这么多有本事的忠臣,崇祯做到了。余少年读史,读到卢象升“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的时候,读到孙承宗死守卫高阳,城破被擒,自缢而死,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全部战死的时候,不觉泪流满面。这些前辈先贤与我相隔几百年,并无血统相连,但看到他们的结局,我仍是心疼万分。
朱由检同志,你难道不心痛吗?你有人心吗?卢象升为国捐躯,竟不得抚恤经年。孙承宗满门忠烈,人都死绝了,最后还是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追赠了他太师,给了个谥号“文忠”。让没人味的缺心眼当皇帝,真的是太扯淡了。
当李自成围困北京的时候,李私下派人面见崇祯,说了自己的苦衷。他其实到这一步也是被众匪所裹挟,表面风光,实则也担心随时被干掉火并。所以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大哥你给我们多拿点钱,我说服大伙撤军。崇祯帝也不傻,看出了这是个机会。但是升朝议事竟无人愿意响应。这固然是那些重臣衮衮诸公贪财舍命,但也能从侧面看出他这个皇帝败光了人品和德行,狗臭尿骚不得人心。是啊,你把忠心的有本事的都害死了,剩下的可不就是这些废料吗?
历史是没有如果的,人生也不可能后悔。就奉劝今人,照照镜子,如果你真傻,不如躺平,别折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