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遨游星海的巨鲨-同盟军标准战舰3

2021-03-31 13:32 作者:只想要退休金的猫  | 我要投稿

标准战舰舰体下部大型FLT天线后是穿梭机和斯巴达尼恩机库。共可携带1架大型穿梭机和9架斯巴达尼恩。斯巴达尼恩分为4,3,2架分别停靠在1,2,3号半开放式机库内。虽然有利于快速出动,但是如果这里被炮火击中的话,非常容易发生诱爆导致战舰被击沉。

在第四次迪亚马特会战时,一艘标准战舰在放飞斯巴达尼恩时遭到狙击
战舰尤利西斯的1号机库,尤里安和卡琳就是在这正式确定恋爱关系


与喜欢单打独斗的帝国军标准战舰不同,同盟军的战术条例规定了2艘标准战舰为一个基本战斗单位。一方面1对1占不到便宜,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降低成本,同盟军标准战舰没有反应堆自启动功能,必须依靠外部能源供给才能启动反应堆,这就意味着同盟军标准战舰基本没有单独出击的机会。而且受军费不足的限制,同盟军舰队大部分的标准战舰在平日都是停靠在母港等待着出动命令。为了解决训练问题,同时也为了减轻星系警备舰队的巡逻压力,同盟军的常备舰队都有各自负责的星域。在非战时,各舰队会派出一部分舰艇在星域内进行航路巡察,打击海盗以及和帝国军的小规模冲突。

2艘标准战舰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两舰间隔大约在6公里左右
第七舰队所属分舰队在边境亚伦海姆星系进行例行巡逻


尽管设计上有着种种不足,标准战舰依然完美契合同盟军的防御战略,因为在长达150余年的战争中,同盟军基本处于守势,屈指可数的几次主动进攻也仅限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使得标准战舰可以扬长避短:根据计算,在无补给情况下标准战舰的持续作战时间只有短短的140个小时,巡航时间为280个小时。与帝国军标准战舰的480个小时简直是天差地别,但是相较帝国军舰队漫长的补给线,同盟军舰队是在本土作战,补给线较短,而且后方拥有完善的补给基地,因此可以迅速得到补给,加上大多数会战在1个星期内就会结束,所以居住舒适性问题也没有产生很大影响,然而同盟军官兵们要面对的麻烦不只是帝国军。

轻视补给的下场可以看看这位


在宇宙历700年末期,政治上已经丧失自净能力的同盟政府腐败横行,而在军购上有着重大话语权的国防部长更是重灾区,770年后因军购腐败案下台的国防部长多达10人以上,也因为这些人的存在,小到士兵穿着的制服,大到战舰主炮的中子加速器,使得大量不合格的军工产品进入军队中。797年海尼森的弹道导弹发射基地整备中心发生爆炸,事故原因就是因为导弹的绝缘部件是不合格产品,导致电流流入控制系统造成导弹误激发。而这只是诸多事故中的冰山一角。英勇的同盟军宇宙舰队官兵们就是这对外与帝国军作战,对内则疲于应对故障频发的机械设备。797年不满现政府的军人们发动了军事政变,将军工产业收有,尽管政变只持续了4个月就失了,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4个月间生产的军工产品质量也是797年度最好的。

本意是好的,奈何智商不在线


当796年5月第七次伊谢尔伦要塞攻略战成功的消息传回本土后,因为军部别有用心之人的野心和最高评议会的一己私利,同盟军对帝国本土发动了大远征,然而他们忘记了同盟军本质上是一支防御型的军队,战舰也不适合长期作战,而且军队首脑极度轻视补给,加上帝国军的指挥官提出了针对性的战略,注定了这次远征将以失败收场。当8月底同盟军的8支常备舰队攻入帝国本土后,帝国军负责指挥防御作战的莱因哈特采取了焦土作战策略,在拱手让出1000光年的毫无用处的领土的同时还将一亿名饥饿的民众交给了同盟军,这进一步加重了补给压力,作为先锋的第10舰队在流肯星系裹足不前,因为这里就是同盟军补给线的极限了·,当满载着同盟军急需物资的运输船团因为舰队从上到下对补给的轻视而被帝国军全歼时,同盟军也亲手斩断了最后一条生路。10月10日,因为极度缺乏补给而准备撤军的同盟军遭到了帝国军的全面攻击,第10舰队首先与毕典菲尔特舰队交战,双方数量是15000对16000,在战斗过去36小时后,毕典菲尔特舰队在付出损失3000艘战舰后成功的包围了第10舰队,虽然第10舰队也损失了3000艘战舰,双方看似依然势均力敌,但是此时同盟军士气低落而且因为补给不足。随后战斗就彻底倒向了帝国军,在8小时内第10舰队就被击沉战舰3000艘,残存的9000艘战舰也超过半数因为各类劣质零件的故障而失去战斗力,最终乌兰夫中将决定突围,以自身壮烈成仁的代价成功的掩护了近5000艘战舰逃离毕典菲尔特舰队的包围网。

三千万将士的生命线只靠20艘护航舰保障,注定了大远征将以失败告终
第10舰队的标准战舰在组成纺锤阵准备突围
如果补给充分的话,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大远征失败后,同盟军舰队元气大伤,损失了近60%的标准战舰,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参加军事政变的第11舰队选择了自我毁灭的命运。这场失败的政变非但没有增强反而进一步削弱了同盟军的实力。也使得同盟军首脑部成为了特留尼西特的傀儡。在此后的历次战斗中,同盟军一直处于慢性失血的状态。在巴米利恩星域会战的最后一刻,因为特留尼西特的背叛,同盟军失去了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从而被套上了名为巴拉特合约的枷锁。根据合约,同盟军不得保有标准战舰,舰队旗舰和航母,已有的战舰也需要销毁。同盟军将士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亲密的战友毁于自己之手,纷纷想尽办法保存这些珍贵的战舰,发生在799年7月16日的雷萨维库星域的战舰抢夺事件只是其中一例,其他诸如利用旧型战舰偷梁换柱,整个销毁部队集体逃离等层出不穷,而联合作战司令部和宇宙舰队司令部也默许了这些行为。军工企业此时也好像良心发现,以生产巡洋舰和驱逐舰的名义偷偷生产标准战舰零件,并送到偏远星系的造船厂秘密完成总装工作。

第11舰队的覆灭使得同盟军彻底丧失恢复实力的可能性
巴米利恩会战也使得杨舰队损失了大量经验丰富的将兵
同盟军自发行动使得保存下来的战舰数量远超联合作战司令部的预计


因为杨威利一行人的出逃和连内肯普一级上将自尽,帝国军发动了大亲征,意图灭亡同盟。比克古元帅也立刻恢复现役,开始组织备战,受到他的感召,隐藏在各个秘密集结地的同盟军战舰前往海尼森,大量退役的同盟军将士也自愿加入这次行动,此次共集结了27000艘左右的舰艇,在将包含补给舰,航母和标准战舰在内的5560艘让渡给杨威利后,比克古就率领着由22000艘舰艇组成的舰队前往自由行星同盟宇宙舰队最后一战之地-马尔···亚迪特星域。此次会战同盟军表现的非常出色,在整个会战的中前期掌握着主动权,就算是后期被帝国军包围时,也能利用地理环境再次发起攻击,甚至突入帝国军的本阵,将伯伦希尔纳入射程。可惜因为双方兵力严差异十分巨大,同盟军终究成为了历史。会战最后阶段,有将近4000艘战舰成功脱离战场,这些战舰日后也纷纷前往伊谢尔伦要塞与杨威利会合。

卡尔先舰队所属的标准战舰在快速逼近莱因哈特本阵,注意它并没有携带斯巴达尼恩
在得到允许撤退的命令后,幸存的战舰开始脱离战线


宇宙历800年4月20日,集结在伊谢尔伦要塞的革命预备军有舰艇28840艘,其中标准战舰就占到了近8000艘,比例远超同时期的帝国军的战舰编制,虽然数量巨大,其中有30%左右的舰艇需要大修,而且替换零件的缺乏也使得不少舰艇成为了零件捐献者,最终在常胜与不败的最后一次战斗中,革命预备军以10000艘左右的损失赢得了与皇帝和谈的机会。但是因为地球教的阴谋,杨威利死在了和谈的路上,而革命预备军也改组成了伊谢尔伦革命军,此时虽然还保有11000艘左右的作战舰艇,但因为作战人员和零部件的严重不足,最终只有9800艘战舰可以参加作战,但是近4000艘是标准战舰,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防御也保证了革命军在五倍于己的帝国军的猛攻下坚持到了尤里安与皇帝莱因哈特的见面,最终,和平再次降临到了银河系。战后幸存的革命军和战舰一起返回了巴拉特星系,成为了自治政府防卫队的一员,陪伴着民主主义的幼苗茁壮成长。

拥有远超一般舰队标准战舰数量的伊谢尔伦军
银英舰队收藏系列的标准战舰
可以清楚的看到船底斯巴达尼恩的挂载方式
标准战舰的侧视图


遨游星海的巨鲨-同盟军标准战舰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