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钟看懂中国式教育

如今中式教育的目的主要为,通过人为设置一个不低的下限,将庞大的人口基数转化为高质量、高素质的廉价劳动力。同时通过过度的竞争来筛选更为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以便于向更上层的市场甚至是国家输送。
其存在的根本意义为,通过固定死板的教育手段,使受教育者在一定时间内达到一定教育程度。从而实现在短时间内为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可用人才。
但其弊端也在于,通过固定了死板的教育手段将受教育者在短期内拔高到了一定教育程度,这一手段极大的影响并限制了受教育者,在特殊或专一领域发展的潜力与可能性。同时也会让受教育者在短时间内便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甚至产生厌学的情况。
在经济快速发展生产岗位源源不断的时代,从中式应试教育中走出的高质量、高素质且相对全能型人才,极大的满足了社会的需求。这也使得中式应试教育的弊端,被人们选择性的遗忘了。但在经济增速减缓的当下,既有来自国际情况的原因。也有来自社会悄然转型的因素。中式应试教育的弊端,也突破了一层层的掩盖,重新出现到了民众的眼中。
国家教育下为启民,上为兴国,最终强国。从高考恢复至今已有40余个年头。我国的教育已基本完成了启民与兴国的任务。如今中式应试教育的弊端显现,也必将影响强国任务的进度。为此,教育的改革也是迫不容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