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荨麻疹瘙痒难受,想要攻克荨麻疹, 了解这些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风疙瘩,是以皮肤粘膜暂时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食物、感染、药物或系统性疾病都有可能引发荨麻疹。临床除了皮肤表现为风团以外,急性荨麻疹可出现胸闷、心率加速、腹痛和腹泻症状,少数患者可有过敏性休克,进而危及生命。

想要攻克荨麻疹,就要先了解它的成因。荨麻疹的病因非常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出原因,即使是去医院做过敏原的各种检查,慢性荨麻疹的病因就更难检测了。常见的原因主要以下两种:
1、食物及食物添加剂:
常见的食物如如鱼、虾、蛋类、奶类,其次是肉类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调味剂、防腐剂、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质也能引起荨麻疹。
2、吸入物:
花粉、灰尘、动物皮屑、烟雾、羽毛、真菌孢子、挥发性化学品(如甲醛、丙烯醛、除虫菊、化妆品等)和其他经空气传播的过敏原等。
荨麻疹人群最大的困扰就是反复发作,用了很多方法,但是一遇到各种致敏环境或条件,立马出现。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服用的药物并不能解决荨麻疹的根源问题。西医治疗荨麻疹,一般都是通过以下三个途径:
1、口服抗组胺类产品,能较快缓解荨麻疹,但抗组胺类产品有副作用,且容易出现嗜睡情况,故不能长期使用,且停用易出现反复;
2、类固醇激素类产品,只能缓解当时不适,停用后没有持续作用,容易形成依赖,所以不能除根。且长期使用,可造成内分泌失调,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造成骨质疏松;
3、肥大细胞稳定产品,使用欠佳,可引起嗜睡,容易产生耐受性。
一般认为,当人体免疫应答机制出现缺陷或损伤时,会导致当过敏源刺激时,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造成人体异常、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应答。当病原(过敏原、物理刺激、昆虫叮咬等)入侵时,就会引起人体内免疫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改变,使其内部发生一系列的生化改变如酶激活等,并伴随一系列炎症介质释放,这些炎症介质(主要为组胺、缓激肽)造成血管通透性增加及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和腺体分泌增加等伤害自体的一种免疫反应,引起皮肤、黏膜、消化道和呼吸道等一系列症状,临床常表现为皮肤出现风疹块,引起剧痒,针刺或灼热感。
研究发现,抗过敏益生菌台敏乐能够参与IgE介导的免疫变态反应,通过测定人类树突状细胞与抗过敏益生菌共同培养后,对白介素(IL-12)分泌调控的Th1产生免疫作用,从而筛选出具有抗过敏能力的益生菌菌株。台敏乐抗过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无致病性的微生物来改善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微生物的生态平衡,进而促进免疫耐受功能,所含唾液乳杆菌拥有降低血清IgE过敏抗体的国际专利认证,连续补充三个月以上使得身体中的IgE浓度降低,这样一来使过敏原无法与体内的IgE抗体结合,从而不再发生过敏的系列生化反应。因此,抗过敏益生菌能够对抗IgE抗体,调整过敏体质。
荨麻疹日常的调养也要注意几个原则:
1、多吃含有丰富维他命的新鲜蔬果或是服用维他命C与B群,或是B群中的B6。
2、多吃碱性食物如:葡萄、绿茶、海带、蕃茄、芝麻、黄瓜、胡萝卜、香蕉、苹果、橘子、萝卜、绿豆、意仁等。
3、多休息,勿疲累,适度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