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本手、妙手、俗手”
自己瞎写的全国新高考I卷作文,四类卷水平吧。原型为布鲁克纳,但是人物事迹有修改,非史实。如果想了解这位作曲家详细的真实生平可以阅读《罗沃尔特音乐家传记丛书:布鲁克纳》。在这里也向这位作曲家的伟大作品致敬。

音乐之妙手
男人年过半百,留着平头卫生胡,仿佛乡下农民的相貌衣着,兼具谦卑老土的品性。一旁昂贵的钢琴,注满高尚乐思的五线谱,以及窗外的音乐之都维也纳……他似乎和这一切都不相衬。
维也纳,她包容众多爱乐者,却也让许多音乐家大失所望,现在轮到他了。音乐不唯功名为是,但音乐需要成功。男人的第五交响曲无乐队问津,第六交响曲只以残缺的面貌上演,夹在瓦格纳、勃拉姆斯等泰斗的作品间,如同配鲜花的绿叶一样默默无名。
东方的棋艺中有本手、妙手、俗手之说。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创作,钻研历代大师作品,投身各大音乐学院,考取各种证书拼命夺得优等,甚至为此牺牲婚姻,其虔诚正如男人对主矢志不渝的信仰——此是恒常的正手。他曾以管风琴的即兴赋格震惊考官,也写出过令全维也纳动情的弥撒——此是偶见的妙手。
至于俗手:音乐厅中的寥寥听客,名指挥的摇头否定,大评论家近乎无理的批评……以及最近的经历。
而他能想到的对策只有苦循正手,对自己提出越发严苛的要求。这些年,他牺牲新作品的创作,对故作进行无穷无尽的检查、修改。这些工作的跨度竟然长达数十年,远远超过了他当年作曲的耗时。无论是对精神还是肉体来说,这都是一项过于沉重的工作。男人曾因此罹患抑郁症,进了疗养院。但有人发现,他仍坚持在疗养院的琴房中弹奏自己的作品。
对弈数旬,棋局却依然寥落,如同进疗养院前那段时光。怎么办呢?不如放弃作曲,把精力投入到音乐学院的教职中吧。自己已然年过半百,是时候停下这些图妙反成俗的荒唐事了。
“教授,瓦格纳去世了!”慌忙赶来的学生马勒打破了他的沉思,带来了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瓦格纳!那位瓦格纳!大师瓦格纳!
遣走了学生,男人双手合十为大师祈祷。他的思绪在一片茫然中回到了那一天:瓦格纳对自己呈上的乐谱欣然点头,甚至无不勉励地说:他会是贝多芬之后最好的交响曲作曲家!从那时起,自己便为了这个目标做着漫长的奋斗,在音乐生涯的棋盘上走出一步步正手、俗手,只为了真正妙手的昙花一现,为了摘得音乐皇冠上的明珠……
他毅然决然地推开桌上的旧纸堆,铺上新谱纸,提笔写下:第七交响曲。这一着是为了纪念瓦格纳,也为了自己的理想。
百年之后,全世界的人们依然折服于虔诚、宏伟、深情的第七交响曲,感叹它崇高的艺术价值。布鲁克纳,这位与贝多芬、勃拉姆斯齐名的作曲家,终于在暮年开启了自己的黄金时代,以七八九三部交响曲,连续三部伟大的作品。他以不懈的努力与人生、命运对弈,终于下出了连环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