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利账户,到底讲了什么?
关于宾利账户这个故事 《穷爸爸富爸爸》这本书里是这么写的: 我给股票经纪人汤姆打电话,授权他把我的一部分黄金和白银股票套现20万。他的工作就是在我的账户拿出20万,然后变成45万——这个项目叫宾利账户,汤姆用8个月的时间完成。 相信很多人看了之后和我一样一脸懵逼,啊不是,然后呢?20万怎么就变成45万了? 其实我们的感觉是没错的,怎么用8个月把自己的资产提升125%当然是这其中的关键。但是稍微聪明点的小伙伴也应该清楚,别说 8个月赚125%了,年化能超过12%你就要开始警惕是否是庞氏骗局了。 宾利账户这个例子背后,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还是本书的几个主旨: 1、要先投资自己,再投资别人 2、要优先购买资产,用自己资产生的钱来抵消自己购买的负债 绕来绕去还是在提醒我们,不要顾着享受,而是要攒钱投资。 至于说投资什么东西能赚到钱,这里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头脑,知道我们很有可能是赚不到钱的。 《穷爸爸富爸爸》作者和其两位父亲所在的年代,三出4归赚钱的机会遍地都是。 而今天我们的银行定期利率要不了多久就要变成0了,我们要认清楚自己所处的时代和自己掌握的资源,不要对着一本老旧观点的书籍照本宣科。 书里还说到另一件事:要为事实投资,而不能为观点投资。 说起来挺高大上的,但是实际上也很扯,如果有一本万利无风险的买卖谁都喜欢。为自己的猜想投资是一种赌博很多人也都知道。 但是说到底我们不是先知,只能尽可能的搜集资料,根据事实给出自己的猜想进而行动。即使如此,想玩过那些坐庄割韭菜的也是难如登天。 但是宾利账户的故事还是对我们有所启发的, 换句话来说,先投资自己,再投资别人的理论方向在任何时候都是金玉良言。 我相信喜欢玩摩托车的朋友都听过这么一个段子:2018年的时候我花了两万块钱买了一辆春风250sr,如果当年我买的是春风的股票的话,现在我已经骑上宝马了。 这个段子其实充满了错误可悲的理财观念 5年前的春风其实完全+没有展现出眼下这个春风的魄力和能力,在不同的时间点看春风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品牌。在5年前我根本不相信在这家公司的股价能翻10倍。除非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来调查,但即使如此,也只是能知道春风的野心和规划,很难预测到后续450cc发动机的成功。 而就算你在那个时候买了春风的股票,赚了钱之后现在的想法也不过是买台宝马。 即使手里有钱,也是第一时间拿去投资别人,让资本家们拿着自己的钱去生钱。 有这种想法,注定不可能靠理财骑上宝马,即使偶尔撞了大运,钱也很快花光,不会成为有钱人。 宾利账户这本书所告诉我们的知识过于简单——前期的钱要优先作为本金赚钱。 就好像玩植物大战僵尸,前期要尽可能的多种植向日葵,高玩们的习惯是前几只僵尸靠草叉和土豆地雷解决,这样才能争取到足够多的时间来种植两排向日葵。
而作为宾利账户这个例子的反面,分期付款背后所隐藏的恐怖巨兽吞噬了无数心里没点数的愚蠢年轻人。 宾利账户和分期付款,代表了典型的富人思维和穷人思维的区别。 最近美容店的店长忽悠我做皮肤全套修复,4万块钱分12期付,我是能付得起的,但是难道分12期付这4万块就不是付了4万吗? 说到底我一年能攒的钱撑死了也就在6万左右,我这一年的所有努力只能让我做一套面部的美容项目! 而这份付出得到的东西还是极其脆弱短暂而易逝的!拿4万块钱出来把脸弄干净了然后呢?以后就不长痘了吗? 为了这都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两个月的颜值,我要花掉一整年的积蓄。而我总共能工作的年岁还不到40年呀。 但是就是有人月收入才7千就敢做这种分期,简直是骨头都被吞尽了! 我了解完这些之后简直是脊背发凉,资本对这个世界的年轻人已经涸泽而渔到了这种程度。 还在广告词里一本正经的写什么:钱不是消失了,而是换了种方式陪伴在你身边。 有钱不如拿来投资自己。 这是投资自己吗?这是自己对自己敲骨吸髓,自己将自己所有的剩余价值榨干。被卖了还感谢资本是个好人啊。 接受自己的衰老和死亡吧,同志们,如果我们一生所有的积蓄都只是拿来与衰老对抗,那我们的生命是何等的荒诞和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