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网友评价女王泡面的摇钱树吴氏石头记情榜 东拼西凑 抄袭周汝昌刘心武情榜
吴氏石头记的情榜,学的是周汝昌108人的玩法,创新点是加入了二次分类,把男人也加进去了。
这个创新的优点是,不至于女生不够用。但缺点是,大量挤占了女子的位子,很多前文提及的女性人物,譬如庚辰批文提及的,定然在榜的张金哥,竟然没法上榜。还有傅秋芳,明显的独树一帜的古代剩女,也没有在榜?
反而前文戏份很少的钱槐金荣陈也俊贾菌,竟然一一在列。难道是最后排情榜,男人反而不够用了?硬凑上去的数字?
还有,吴氏石头记的情榜副册,莫名其妙的加了瑞珠和宝珠这俩路人,那是副册啊,她俩为啥能跟香菱平儿等并列?哦,因为非常“巧合”,周汝昌版本情榜副册,也把瑞珠宝珠硬塞进去了。咱能抄点好的吗?
这么说吧,这个情榜,认真找,你能找到更多和前人(非脂批哦)的相似之处。
比如,茜雪的“情谅”,这跟紫鹃的情慧,金钏儿的情烈等来源于前文不同,因为对茜雪,我们仅有狱神庙的猜想,所谓【茜雪至狱神庙方呈正文……余只见有一次誊清时,与狱神庙慰宝玉等五六稿,被借阅者迷失,叹叹!】
那为什么茜雪是“情谅”,而非“情宥”或者“情忠”或者“情欠”、“情慰”、“情抚”等等?天下之大,可以形容茜雪的何止千万个形容词?为何是谅字呢?
因为这个词,来源于刘心武的情榜。。。。
那我还能说啥呢?咱们面对一个抄袭前辈的玩意,还这么认真讨论,不觉得羞愧吗?
评论区玩一圈后,我有点理解为什么有人执迷吴氏石头记了。因为节省时间成本!
不需要去看民国的索隐论书籍,不需要去了解土默热刘心武这些老一辈的红迷,不需要去看邓云乡的物品考据,不需要读周汝昌的文字,只要本着“吴氏石头记是真本”这个信仰,就可以走遍天下了。
轻易就可以蔑视大儒的感觉,真的很美好。
但是我还是好怀念那个蔡元培和胡适打嘴炮的年代,毕竟还没有杠精,大家都是靠证据说话,索隐派因为证据不够,甘拜下风也无话可说。
为什么国际网友里,印度人比欧美人更有素质?
因为印度人能上网的都是高层人士,而欧美人三教九流都能上网。
侧面来看,吴氏石头记的发扬光大,其实是我国国力昌盛的标志,代表着普通群众也可以参与红学学术的讨论了。索隐派被打倒这么多年,竟然借着网络还能发挥余热,蔡元培应该也会很欣慰吧。
文字之争,毕竟小事。国家繁荣稳定,才是大义。
现如今,能让不懂红楼梦的人有机会去了解、去争执、去学习,其实长远来看,也是好事。因为他们终将成长,我小时候还读过“竺香玉皇后”系列呢,现在看来也蛮可笑的,但当时年纪小,会觉得它说的有道理,里头的各种阴谋论也很让人迷恋。
时间会证明一切,成长之后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最后奉上鬼本情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