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目前专业歌手最后剩下大的技术瓶颈在哪里?

2020-02-25 21:00 作者:最有价值华人  | 我要投稿

我之前在《乐坛女歌手主唱法分类》《乐坛男歌手主唱法分类》把华语乐坛当红歌手基本的主唱法都分了类,指出了各个主唱法的缺点,高声区歌手的低音弱(突出表现在下潜度)这个好理解,那么全声区主唱法的声音缺点——声音断层,在这篇文章里给出案例。

换声点前后整段的声音音色差别大

歌手唱歌时候,之前用低声区唱(绝大部分歌曲前面都是中、低音),在换声点换成高声区唱,会造成音色差别大这种音色差别大会让人出戏,在录音室可以反复的调整乃至用修音掩盖,现场唱容易暴露。

案例:


张雨生《Without You》(现场)

https://b23.tv/AV14037272

0:52处。

隔壁老樊(樊凯杰)清唱《你的姑娘》(现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6582741

00:23处。


换声点“翻车”

中音拉到高音换声时(被称为“换声点”)容易“翻车”,如果高音不换声,就会出现不好的高音“嘶吼”(见下面河东“嘶吼”)。如果高音不用真音用假音代替来避免”翻车“,需要力度时还用假音,就会显得缺乏力度。假音用得多也给人缺乏感情甚至在秀的感觉。

案例:


陈奕迅太原演唱会唱《夜空中最亮的星》(现场)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TI2MjEwNTM5Mg==.html

1:38处,之前Eason都用假音来规避换声点断层的问题,但是到了这里多处想用真音,就“翻车”了。后来陈奕迅唱这首歌的版本我听到的干脆换声点全都用假音过渡,最后的最后用真音且不换声的吼(见下面“河东‘嘶吼’”)。

但凡全声区断层唱法的歌手唱这歌,换声都容易有这种听上去“拉扯”感。包括阿云嘎这样级别的。

陈奕迅的高音本钱是完全足够唱这个高音的,“翻车”只是因为换声点的问题没解决。高声区唱法的歌手则不会有这个问题,如张杰敢拿这首歌在《我是歌手》里比赛,第二段的换声点全是真音。高声区唱法的邓紫棋翻唱的末段也全是比较自如的真音。

姚贝娜唱《All by Myself》(现场)

http://tv.sohu.com/20130920/n386916430.shtml

1:23从低声区转到高声区,1:29处。1:42再次从低声区转到高声区,这次是不间断的超高难度,整首歌里最难的部分,迪玛希等歌手后来都不敢这样唱,迪玛希是断开,避开换声点慢慢唱的(缺点让人有出戏点),姚贝娜在1:49断了音。据我所为《中国好声音》的播出除了总决赛,平时都是修音过的,所以现场有没有声音更差不知道,但是失误从导师的评价和大众媒体评审的分数也能看出来是有的,姚贝娜后来也说想找机会再唱一次这歌。

这歌虽然本来的难度就非常高,姚贝娜也是凌晨近五点唱的,人刚起床几个小时声带状态是一天里最弱的,但是这也是断层的一个体现,如果姚贝娜当时不是用这种在“换声点”唯一带翻车概率的唱法,会唱得更好。

林力建唱《今夜无人入睡》(现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9902203

0:25等多处。


高音歌手王宏伟唱《想你的夜》(现场)

http://tv.sohu.com/20130424/n373839539.shtml

1:32、3:55处。除了换声点还有缺乏声带闭合技术,唱容易“车祸”的高音声带散掉的原因。


张学友多首歌换声点破音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9373078

6:57等。


全声区断层唱法的出道的歌手在正式场合唱高音“翻车”,不是他们高音达不到那个高度,如果达不到他们就不会拿出来唱了,多数情况就是换声点翻车。少数情况是健康原因,比如非轻度感冒还坚持唱。


迪玛希(https://www.mgtv.com/b/308921/3870011.html )和有时候的曾一鸣(《中国最强音》冠军)常把考验换声点的歌曲进行多次切割,迪玛希常常停顿换不同的声区唱,在不是难点的地方也这样,不是专业声乐的人多数不会留意到他们其实在避开难点。这样唱这样会容易让人出戏,感觉不够真诚。维塔斯(Vitas)我没多听,但是很明显他高音经常用假音唱。


被“盖帽”

低声区唱法高音“身高”相比其它主唱法会矮了一截,其它唱法如同立体声,它如同单声道,但是全声区断层唱法怕上换声点,声音不换声区,也会跟低声区唱法一样这样的声音,如同声音被“盖帽”,在一些现场音效不好高音缺失的音响上高音就更少了一截。

案例:

紫檀采访星光大道年度冠军张羽,张羽清唱《思念大海》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jcwNzc4ODA3Mg==.html

2:24开始。


河东“嘶吼”

不好的“吼”最明显的特点是几乎全集中在嘴巴里出来,会给听众很大的压力,且声音“白”(大白嗓),如果听众是听耳机的更容易受不了。声音也不“入麦”,大力唱麦克风不拉远的话收音会“炸”,需要把麦克风拉很远,但拉远歌手的声音细节会损失掉从而变得普通。

跟前面的被“盖帽”一样,多数“吼”出现在低声区唱法,“吼”是这种唱法大声唱的产物,而全声区断层的歌手唱到关键时刻由于对换声点这个瓶颈没有好的解决办法,怕翻车,或者下意识就变成跟低声区唱法的歌手一样用胸声,声音全集中在嘴里吼出来。着录音室里可以各种重录、调整和修音优化这部分的音质,但是在现场就容易暴露真实的声音。

案例:

陈奕迅2015年6月20日徐州站唱《夜空中最亮的星》

https://b23.tv/AV6414343

https://v.qq.com/x/page/h0364zlnwog.html
3:16~3:39处。


前面提到过曾一鸣,做为全声区断层唱法的曾一鸣也常常为了避免换声点翻唱,用低声区唱法唱高音,比如唱《也许明天》。


相关阅读:

解密获得多个大赛冠军的歌手迪玛希如何对待高音断层



目前专业歌手最后剩下大的技术瓶颈在哪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