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苑令不︱学习汉隶碑刻,得明白隶书笔顺为何跟楷书不同

2021-11-13 16:29 作者:晋公子8  | 我要投稿


一、有



在每一套日课推送的过程中,都会有朋友留言问我:“为什么你写字不按笔顺来?”


今天,我们不妨借这个“有”字来解释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有”字,按照我们通常熟悉的笔顺,应该先写一撇,然后再写长横。但需要说明的是,这是楷书和行书的笔顺——在这里,我们暂时不把草书纳入讨论的范围。


因为草书要按照草法来重新组字,它的字形结构同隶、楷、行三种书体有明显的差异——从书写形态上说,楷书和行书都属于用点画和使转来组字的连笔书,所不同者,行书偏重于表现使转,而楷书更斤斤于点画。


如果在写楷书“有”字的时候我们不先写一撇,再写长横,一旦转入行书,我们就会遭遇困难,不能顺利地写出下面的字形:



这种笔顺和字形的联系,我们得说,并不适用于篆、隶,因为这两种书体在书写形态上采用的是不同于楷书和行书的分笔书写。


像《张迁碑》里的这个“有”字,我几乎可以肯定,原碑作者是先写长横,再写一撇的。做出这个判断的依据,就在图中圈出的这个用笔细节上:



在汉隶碑刻中,穿越长横的一撇经常有两种不同的写法,这两种写法在《张迁碑》中都出现过,举“孝”字为例:



这个“孝”字的长撇是用长运的方式一笔完成的。但是它也可以把一笔长运拆做两笔短运来写:



这两个“孝”字都是将斜撇拆做两笔来写的,所不同者,左边一个字,两笔的距离较远,而右边一个较近。试想,如果我们在右边一个字的基础上,再把两笔的距离拉近一点,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那就等于在斜撇的中段加了一个调锋的节点,使笔画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一个停顿,而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临写的那个“有”字的模样。


因为这个调锋的节点只能出现在斜撇与长横交叉的那一点上,如果不先写长横,我们就无法确定这个节点的具体位置,所以在这个字形结构中,原碑作者一定是先写横,后写撇的:



二、苑



写这个“苑”字的时候要注意,不要为了刻意表现上面一横的方笔形态而把笔画写得太粗。用笔法上说,方笔只能以侧锋线来表现,侧锋线的分数越高,方笔的特征越明显。


但是放到这个具体的字形中来看,如果一横写得太粗、太方,会对下面的空间结构形成很强的压迫感,导致字形失范:



三、令



四、不



— THE END —

文字|晋公子

排版|奶油小肚肚

图片|网络



有苑令不︱学习汉隶碑刻,得明白隶书笔顺为何跟楷书不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