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织田信长史传(31)鸟取城合战

2023-10-12 19:44 作者:早苗庵宗瑞  | 我要投稿

在织田信长原本的构想中,备前浦上家将会在织田家的西国攻略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浦上宗景被家臣宇喜多直家放逐后,直家带着浦上家的大部分地盘投靠了毛利家,开始与织田家对抗。

不过,织田家重臣羽柴秀吉在播磨国的奋战逐渐改变了宇喜多直家的看法。直家原本是想靠着毛利家的力量,将势力扩张到浦上家曾经势力范围内的播磨国。可是毛利家背后的九州大友家是织田信长的盟友,大友家配合织田家的攻势,不断地在毛利家背后搞事情,使得毛利家首尾难顾。

宇喜多直家不是傻子,他看出了毛利家根本就不可能是织田家的对手。羽柴秀吉也不是傻子,他看出了宇喜多直家的摇摆不定,于是两人一拍即合,结成了反毛利同盟。

秀吉兴高采烈地将宇喜多直家加入己方的消息送到了安土城。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织田信长得知此事后却勃然大怒。

原来,织田家此时正在与毛利家商议和谈,秀吉擅自策反了宇喜多家,是会影响到和谈进程的。因此,织田信长大骂了秀吉一顿,拒绝承认宇喜多直家的归降,这导致宇喜多直家失去了织田家这个后援,不得不以自身的力量对抗毛利家。羽柴秀吉后来非常善待直家之子秀家,恐怕也与这时候对直家的亏欠有关。

随着别所家、荒木家的灭亡,以及织田家同本愿寺和谈的开展,织田家与毛利家的和谈对信长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因为毛利家将大部分力量放在山阳方面与宇喜多家作战,这导致毛利家在山阴方面的力量出现中空。

在这样的背景下,山阴方面的伯耆国豪强南条元续也背叛了毛利家,加入了织田家麾下。毛利家的领地在山阴、山阳两个方面都失去了缓冲,直接暴露在了织田军的铁蹄之下。

天正八年(1580年)五月,羽柴秀吉率军进入因幡国,随后东面但马国的羽柴秀长、西面伯耆国的南条元续也派出军队前来支援。织田军的攻势异常凶猛,仅仅一个月不到,就接连攻陷七座城池,直逼鸟取城而来。

鸟取城的守将是但马山名家出身的山名丰国,山名丰国早就对秀吉“干杀三木”的事迹有所耳闻。所以当织田军抵达鸟取城下修筑栅栏、壕沟时,山名丰国便早早派使者前往织田军阵中,表示不用这么麻烦了,自己愿意投降。

秀吉对此非常满意,当即允诺安堵山名丰国在因幡国的领地,包括鸟取城在内,依旧交由山名丰国驻守。而后,完成了战略目标的秀吉在因幡国稍微滞留了一会儿,便率军返回播磨国去了。

因幡国的国人们真就如此简单地投入织田家麾下了吗?当然不会,不管是毛利家也好,山名丰国也好,羽柴秀吉也好,都知道因幡国的战事不会就这么简单的。果然,羽柴秀吉撤军之后,回过神来的毛利家立即派出吉川元春率军出阵山阴,攻打背叛自己的国人。毛利军先是包围了南条元续的根据地羽衣石城,随后又煽动因幡国的国人反抗织田家。在毛利家的煽风点火下,但马国、因幡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反信长一揆,山名丰国也在亲毛利家的家臣胁迫下,被迫丢弃鸟取城逃亡。

秀吉答应南条元续会在次年春季出兵,但是因为梅雨季节的缘故,直到夏天羽柴秀吉才率领着军队姗姗来迟。而在秀吉杀入因幡国以前,吉川元春也派出了吉川一族的吉川经家前往鸟取城防守,同时下令在城内囤积粮草,做好了将织田军挡在鸟取城的打算。

因幡国是个丰饶的过度,没有过多种植经济作物,国内的主要作物就是稻谷,所以在当地征调粮食应该是十分充足的。此外,日本战国时代的军队的后勤能力其实非常薄弱,当时各个大名军队外出远征时,通常不会携带太多兵粮,而是在战场附近的田野里收割粮食。如果是自己的地盘,那这些粮食本来就该属于自己,如果在敌人的地盘,那这些粮食就更不能留给敌人了。

可是,如果战场附近没有田地,或者已经被人收割了呢?那么就出现了第二个情况,找商人购买。日本战国时代的米商经常会出没在战场附近,向大名们兜售粮食,赚取钱财。所以大名们远征时,不需要带太多的粮草,只要带够钱就行了。即便没钱,也可以赊账。这导致战争的后勤方面一直不被大名们重视,最后在秀吉侵略朝鲜时缺点暴露无遗。

吉川经家在前往鸟取城时,特意带了非常多的金银、铜钱。可是,当他抵达因幡国后,却发现粮食的筹集,并没有那么容易。组成反信长一揆的国人们表示,织田军进入因幡国时,秀吉就下令把沿途的稻谷全部割走了。并且在秀吉离开因幡国以前,又从国人们身上一共征调走了四千俵粮食。所以,现在国人们自己也处于一个粮食不足的情况。

没有办法,那就只能派家臣去找商人买粮吧。

然而,当家臣们返回以后,却带回了一个晴天霹雳。

商人们都说,去年有一个长得像猴子的人来把粮食全都买走了,所以现在他们自己的仓库里也没有粮食了。

完了。

吉川经家脑子里只剩下这两个字,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太阁炒米大法?

我不知道《太阁立志传》里的炒米大法有没有依据,但是羽柴秀吉的确是懂炒米的。他早就料到墙头草国人们在织田军撤离后必定会有不少背叛者,便提前把能收割的水稻都抢先割走了。在鸟取城投降以后,秀吉又在因幡国滞留了一会儿,把当地米商的仓库也搬空了。

秀吉没办法确定在毛利家的煽动下有多少人会叛变,所以干脆就把因幡国搬空。于是,在反信长一揆举兵以后,无论是反信长势力还是亲信长势力,都出现了粮草不足的情况。当然,亲信长势力是不会饿太久肚子的,例如秀吉在局势渐渐明朗后,便给鹿野城的龟井兹矩送去了一千石粮食。

因为无法筹集粮草的缘故,鸟取城在被包围后仅一个月就断粮了,大量的士兵饿死在了城内。而伯耆国这边,南条元续得知织田军已经包围鸟取城的消息,便笼城据守,将吉川元春给拖在城下,让毛利军无法及时增援因幡国。

鸟取城,成为了又一个三木城。

围城两个月后,城内的士兵已经饿昏了头。一些士兵偷偷摸摸地想溜出城去,结果被驻守在城外的织田军用铁炮射杀。没曾想,城内的守军见同僚战死,竟然争先恐后地从城内冲出。于是,令织田军士兵惊愕的一幕出现了。幸存的士兵竟然对战友尸首拔刀相向,然后开始分食死者尸体。

鉴于场面过于恶心,羽柴秀吉、吉川经家都认为忍受不了了。因此,吉川经家以自己开城投降并切腹为条件,换取了城兵的性命。不过,在吉川经家自尽以后,许多进入鸟取城的反信长领主也被秀吉勒令自尽,这些人认为秀吉言而无信,便躲入鸟取城北面的支城丸山城笼城。

羽柴秀吉有自己的考量,因幡国的领主许多都既是领主,又是日本海一带的海贼,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这些人的生计必须依赖掌握着西国山阴、山阳两道制海权的毛利家的脸色,因此才会对毛利家一呼百应。两次鸟取城合战,大部分因幡国人都站在了秀吉的对立面,如果这些潜在威胁不清除的话,恐怕还会有第三次、第四次鸟取城合战。因此,秀吉才会异常坚定地想要除掉这些反信长一揆的头头。

当然,反信长势力连坚固的鸟取城都守不住,一个小小的丸山城又怎么能挡得住秀吉的攻击呢?在织田军的猛攻下,这些反信长领主要么战死、要么自尽,因幡国自此被秀吉牢牢掌握在了手中。


织田信长史传(31)鸟取城合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