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古代》读书笔记1

2023-03-09 20:16 作者:闪光の雪拉比  | 我要投稿

 步兵的作用——

【一】步兵是战斗中的中坚力量,大多数战斗取决于步兵是否能逼近消灭敌方。

【二】步兵的使用方法有两种:突击-密集编队(希腊方阵、罗马军团);投射-散兵编队。

 

一、远古步兵

1. 尚武精神的加持;

2. 猎手+战士的复合身份,兼顾生活+战争,依靠个人战斗技巧、非专业化、非组织化;(凯尔特、日耳曼原住民)

3. 方阵是最古老的战斗编队,士兵们盾牌交叠成墙、长矛夹在腋下斜指向前、尾端插入地面;(苏美尔、希腊诸邦)长矛用以密集阵型阻击敌人,如果方阵被分割突破的话,则用圆刃斧护身;投射武器在这一时期较少出现。

二、埃及步兵

1. 埃及农民民兵+努比亚部落雇佣战士的混合部队;

2. 希克索斯人入侵后,从中东引入了战车+复合弓,之前埃及人使用的还是原始单一弓,射程低、精度差、威力小,复合弓军队依赖于密集编队的弓箭手阵列;

3. 海上民族入侵后,突击部队装备宽头、铜短、短刺矛,硬布甲皮制或铜制头盔。部分装备科佩什式单手铜劈斧,笨重的圆头+半圆的斧刃组成的狼牙棒斧

4. 埃及的复合弓步兵阵列依赖于齐射战术;还有雇佣兵,如非利士人、谢尔登人专业剑士,穿铜甲、戴铜盔,非利士人头盔装饰羽冠(阿兹特克羽蛇神战士?)、谢尔登人头盔带有角(日耳曼牛角盔?),持直径1米的单拉手圆盾,武器是1米长的锥形砍剑,雇佣兵拥有精湛的战斗技巧。

三、亚述步兵“铁战士

1. 亚述帝国侵略成性、穷凶极恶、复仇心切,维持着庞大的军队以扑灭各省的叛乱和征服外国,技术、作战思想在同时代十分先进,率先使用了铁制武器

2. 亚述人长期维持着战争状态,热衷于活剥敌军首领、杀尽战败者,在陷落城池上挂满了钉在木桩上的尸体;

3. 合成兵种部队=步兵+战车打击部队+骑兵部队。枪兵用小方盾组成方阵,戴着亚述式圆锥形头盔,穿着长达脚踝的无袖锁子甲皮革甲,弓箭手则隐蔽在方阵后射击;

4. 提格拉·帕拉萨三世改革征兵制度,旧制度为征募夏季农民兵、冬季解散,新制度为按行省征募+附庸国征兵。

5. 盾牌有时改为高大的便携式苇制挡屏,外覆金属油浸兽皮上部弯曲,野战时用盾牌,攻击防御阵地用挡屏;

6. 皇家禁卫军:突击部队编队纵深6-7排,手持圆盾,2米长的投掷枪,穿短锁子甲,戴马鬃盔缨。身后是6-7排弓箭手,再身后是3排投石兵;弓箭手密集齐射,射程为650米;投石兵对城垛的单个目标狙击,尖头弹射程为100米。

四、波斯步兵

1. 波斯军队编制为千人队“哈扎拉巴姆”、百人队“萨塔巴”、十人队“达萨巴姆”,其部队数量庞大、缺乏专业训练、毫无战斗精神;(对不起,我还是想开数量)

2. 骨干是依赖密集箭阵的正规步兵部队,前排是大盾兵,长方形大盾由皮革、柳条交错编织而成,长度从肩部到脚踝;每十人排成一个纵队,十夫长持大盾站在前面,手持2米长的刺枪;身后是9名弓箭手,可用短小弯曲、有刃无尖的弯刃刀自卫;

3. 波斯弓箭手使用原始藤弓,射程约150米,整体射击实力缺乏决定性攻击力量,如在马拉松、普拉提亚战役中惨败;一旦短兵相接,由于护身盔甲的缺乏,仅身穿及踝长袍,使得波斯步兵近战奇差

4. 波斯军队除了波斯人、米底亚人外,大部分是各民族部队,保留了各自的武器、编制、战术技巧(古代版奥匈军队,万族军?),阿拉伯人复合弓箭手吕底亚人重装方阵色雷斯散兵手持标枪小圆盾小短剑

5. 在被希腊击败后,为了弥补重装步兵的缺乏,雇佣了库尔德人、米西亚人、希腊人重装方阵步兵,也有轻盾兵、散兵;最著名的色诺芬“万人军”,参考《远征记》;

6. 卡尔达卡重装步兵:由年轻波斯贵族组成,携带两支标枪、一把、一柄镐式青铜战斧

7. 波斯皇室禁卫军:“苹果兵”,持2米长的刺枪,柄端平衡物为苹果状,枪兵拿着重装步兵盾牌在前,弓箭手穿着铜钮加固皮条的胸甲。

五、希腊步兵

1. 希腊军队规模较小、技术落后、战术简单,尚武精神深入人心,依靠重装步兵突击作战,热衷于单打独斗,参考《伊利亚特》民族史诗;

2. 迈锡尼军队:铜砍剑、宽铜头的大刺枪;“勇士花瓶”描绘了刺枪+新月形盾牌的战士,戴青铜或皮革角状头盔,穿胸甲颈甲

3. 战争形态的转变有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

4. 经济因素:贸易路线重建并日益繁荣,意大利亚、安纳托利亚、爱琴海诸岛殖民地的建立,增加了能承担盔甲武器开支的成年男性数量;

5. 政治因素:城邦政体的崛起,自给自足的自治体,方阵就是武装城邦、是公民战士的平等集合体,深受爱国主义的激励,方阵士兵的武器几乎相同;


《图解世界战争战法·古代》读书笔记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