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巴尔干金曲背景大百科【6】:塞尔维亚的“切特尼克”组织(中):组织和人员成分①

2022-05-18 08:16 作者:近卫掷弹骑兵官  | 我要投稿

                组织和人员成分

一个手持捷克式轻机枪的切特尼克分子

        除了大量被认定为塞族的黑山人(笔者:难怪南斯拉夫分裂的时候,黑山还会和塞尔维亚组织起南联盟)外,切特尼克几乎完全由塞族人组成,并由“地方防卫部队、塞族村民的掠夺队、反游击队的辅助人员、被强行动员的农民和武装难民”组成,没有选择投降的前南斯拉夫王国军官的小团体正试图将其塑造成一支有组织的战斗力量,但没有成功。

        上述1942年底的切特尼克手册讨论了为该运动招募大量克罗地亚人的想法,但该运动只在达尔马提亚中部和普里莫尔耶吸引了一小批与切特尼克结盟的克罗地亚人,他们在切特尼克内部从未具有任何政治或军事意义主导权。 在意大利占领的卢布尔雅那省,卡尔-诺瓦克少校领导的一小批斯洛文尼亚人也支持米哈伊洛维奇,但他们也从未发挥重要作用。

切特尼克中的妇女

        在整个波斯尼亚,穆族和塞尔维亚人互相之间长期存在着敌意,在1941年4月下旬和5月期间,切特尼克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以及其他种族混杂的地区对非塞尔维亚人实施了第一次大规模暴行。只有少数桑扎克和波斯尼亚穆族选择了支持米哈伊洛维奇,甚至还有一些犹太人加入了切特尼克,特别是那些右翼犹太复国主义即“贝塔运动”的成员,但他们被塞族的仇外心理所疏远,最终选择了离开,部分人后来又转而投奔了游击队。切特尼克与意大利人和后来的德国人的合作可能也是犹太人拒绝切特尼克运动的一个因素。

        切特尼克的政策禁止妇女发挥重要作用。妇女被严禁参加战斗部队,她们只限于护理和偶尔的情报工作。在切特尼克最强大的南斯拉夫地区,平民中的女性地位低下,这在军事、政治和心理方面都可以得到利用和好处。妇女的待遇是切特尼克和游击队之间的一个根本区别,另外在切特尼克的宣传中,也非常喜欢贬低妇女在游击队中的作用。

                          二战

                早期开展的活动

1941年秋,切特尼克人和游击队共同联手在乌日策地区俘虏的大批德军

最初,米哈伊洛维奇的组织重点是在不同地区招募和建立团体,筹集资金,建立联络网络,以及收集武器和弹药。从一开始,他们的战略就是组织和建立自己的力量,但将针对占领军的武装行动推迟到他们面对西方盟国在南斯拉夫希望的登陆而进行的撤退。

战前的切特尼克领导人佩查纳茨很快就与德国在塞尔维亚的军事占领区扶持的所谓“救国政府”达成了协议。而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上校 则选择了同占领军进行对抗,在拉夫纳戈拉设立了总部,并将其团体命名为 "拉夫纳戈拉运动",以区别于佩查纳茨率领的切特尼克。然而,由于大部分的切特尼克都选择了与德国人合作,然后切特尼克这个名字又与米哈伊洛维奇联系在一起。

该运动后来改名为 "祖国的南斯拉夫军队",尽管该运动的原始名称在整个战争期间仍然是最常用的,甚至在切特尼克自己人内部也是如此。1941年6月,在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约瑟夫-布罗兹-铁托领导的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组织了第一次起义,在1941年6月至11月期间,切特尼克和游击队在反轴心国的活动中基本上是合作的。

1941年7月初,塞尔维亚西部开始发生切特尼克起义,通常与游击队一起抗击轴心国占领军。洛兹尼察、罗加蒂察、巴尼亚-科维利亚查和奥洛沃地区的起义导致了早期的胜利。

1941年9月19日,铁托和米哈伊洛维奇在斯特鲁加尼克进行了首次会面,铁托向米哈伊洛维奇提出担任参谋长职务,以换取他们部队的合并。米哈伊洛维奇拒绝攻击德军,因为他害怕报复,但是同时也做出了不会对游击队发起进攻的承诺。

据米哈伊洛维奇说,原因是人道主义的:以防止德国人对塞族人进行报复,德军公布的惩罚条例是是每杀一个德军士兵要用100个平民的性命来偿还,就算是受伤也需要50个平民来偿命。10月20日,铁托向米哈伊洛维奇提出一个12点方案作为合作的基础。六天后,铁托和米哈伊洛维奇在米哈伊洛维奇的总部会面,米哈伊洛维奇拒绝了铁托提案中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共同的总部,对德国人和游击队采取联合军事行动,建立一个负责供应部队的联合工作人员,以及组建民族解放委员会。

这些分歧最终导致了黑山和新帕扎尔的反占领军起义缺乏协调,继而被镇压了下去。米哈伊洛维奇对持续报复的担心变成了现实,德军和乌斯塔沙在克拉列沃和克拉古耶瓦茨对塞族平民先后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屠杀,死亡人数总计超过4500人。另外,在克罗地亚独立国的杀戮也开展的如火如荼,成千上万的塞族平民被乌斯塔沙所属的民兵和行刑队杀害。10月下旬,米哈伊洛维奇得出结论,切特尼克的主要敌人是游击队,而不是轴心国部队。

为了避免对塞族平民的报复,米哈伊洛维奇的切特尼克作为游击队而不是正规军作战。据估计,在被占领的南斯拉夫,四分之三的东正教神职人员选择了支持切特尼克,而像莫姆契洛-乔吉奇这样的著名的神职人员则成为切特尼克的著名指挥官。而游击队的抵抗者更为的公开选择了公开的,这就会导致轴心国部队对平民进行报复,所以切特尼克则选择了一种更微妙的抵抗形式。切特尼克人不是通过引爆TNT炸药来破坏铁轨,扰乱轴心国的铁路线,而是污染铁路燃料来源,篡改机械部件,确保火车在任意时间脱轨或故障。

11月2日,米哈伊洛维奇的切特尼克军袭击了位于乌日采的游击队总部。但是攻击被击退,游击队后来更是在第二天进行了反击,切特尼克在这两场战斗中损失了一千人和大量的武器装备。11月18日,米哈伊洛维奇接受了铁托的停战提议,尽管建立共同战线的尝试没有成功。当月,英国政府应南斯拉夫流亡政府的要求,坚持要求铁托让米哈伊洛维奇担任南斯拉夫抵抗力量的总司令,铁托很是自然的拒绝了。

德国于1943年发布的针对米哈伊洛维奇的悬赏令,悬赏100,000金马克,无论死活

切特尼克人一再违反游击队与切特尼克人的休战协议,先是在10月杀害了一名当地游击队指挥官,后来又在米哈伊洛维奇的参谋部的命令下,在11月屠杀了三十名游击队的支持者,其中大部分是女孩子和伤兵。尽管如此,东波斯尼亚的切特尼克和游击队在一段时间内还是选择了继续合作。

1941年12月,彼得二世国王领导的伦敦南斯拉夫流亡政府将米哈伊洛维奇晋升为准将,并任命他为南斯拉夫本土军队的指挥官。此时,米哈伊洛维奇已经与德国扶持的救国政府以及德军建立了友好关系,他向德国人请求提供武器以打击游击队。不过被弗朗茨-博梅将军拒绝了,他说他们可以自己对付游击队,另外还提出了让米哈伊洛维奇投降的要求。 

弗朗茨·弗里德里希·博梅(生于1885年4月15日——卒于1947年5月29日),德军中的奥地利裔将军,第十八山地军指挥官,山地兵上将,希特勒在巴尔干的全权代表指挥,二战期间还担任过德国在挪威的占领军总司令。他在战后立即就被美军逮捕,并在纽伦堡法庭上提起诉讼,罪名是屠杀了数千名塞尔维亚平民。担心自己会被引渡到南斯拉夫的他旋即选择了在狱中自杀

        大约就在这个时候,德军对米哈伊洛维奇在拉夫纳戈拉的主力部队发起了进攻,并有效地将德占塞尔维亚地区的切特尼克部队全数击溃。切特尼克大部选择了撤退到东波斯尼亚东部桑贾克,而活动中心则是转移到了克罗地亚独立国。因为切特尼克在德军进攻乌日策时选择了对游击队趁火打劫,所以英国与米哈伊洛维奇的联络人建议盟军司令部停止对他们的供应,但英国没有,而是选择了继续向其提供增援。

        在整个1941年和1942年期间,切特尼克和游击队都为盟军战俘提供了避难所,特别是澳新军团在经由南斯拉夫前往轴心国战俘营的途中,成功从铁路车厢里逃了出来。据劳伦斯说,盟军在克里特岛战役中失败后,战俘们被装在了车厢里经南斯拉夫运走,一些澳新军团的部队成功在德占塞尔维亚逃脱。米哈伊洛维奇指挥的切特尼克人让这些澳新军团的幸存者伪装成为了难民,这些人要么逃回原部队,要么在后来又被轴心国巡逻队抓了回去。

和轴心国联手对游击队发动的攻势

        1942年4月,波斯尼亚共产党建立了两个一千二百名塞族优秀士兵组成的反切特尼克冲击营,拉开了与切特尼克进行斗争的序幕。

        战争后期,盟军已经开始在认真考虑在巴尔干地区进行登陆的可能性,因此南斯拉夫的抵抗运动的战略重要性增加,有必要确定两派中哪一派是在坚定地与德国人作战。

        一些特别行动执行局的特工被派往了南斯拉夫,以确定当地的情况。根据1980年首次公布的新的档案证据,在英国联络官阿姆斯特朗准将的记录中,米哈伊洛维奇和他的切特尼克对轴心国采取的一些行动被错误地记在了铁托和他率领的共产党游击队身上。 

        与此同时,德国人也意识到南斯拉夫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决定以坚决的攻势消灭游击队。此时,切特尼克已经同意为德国人的行动提供支持,而德军则会为他们提供物资和弹药以提高他们的战斗效率。

        这些大型的围剿攻势中的第一次是“白色方案(笔者:不要和闪击波兰弄混了)”,也被称为内雷特瓦河战役。切特尼克为此还派出了一支精锐的2万多人的部队参加,从东部(内雷特瓦河远岸)向德意军对游击队展开的包围圈提供援助。然而,铁托率领游击队在付出了重大牺牲后成功地突破了包围圈,渡过河之后,又对切特尼克发起了全面进攻。这场战役的结果是游击队几乎取得了全面胜利,切特尼克到此在德里纳河以西的地区几乎完全丧失了进攻能力。游击队继续前进,后来在苏捷斯卡战役中更是再次从德军的眼皮子底下逃脱了。

        与此同时,盟军停止了入侵巴尔干的计划,并最终取消了对切特尼克的支持,转而向游击队提供物资。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和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上,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决定将东西方在南斯拉夫的势力圈一分为二。

         和轴心国之间展开的合作

1942年中期,中波斯尼亚,德国少将弗里德里希-斯塔尔与一名乌斯塔沙军官和切特尼克指挥官拉德-拉迪奇站在一起

        在整个战争期间,切特尼克并没有对占领军采取多么激烈的行动,而是越来越多地与轴心国合作,最终失去了作为南斯拉夫抵抗力量的国际认可。经过最初短暂的合作后,游击队和切特尼克之间很快就开始了刀兵相见。

        渐渐地,切特尼克人最终主要与游击队而不是占领军作战,并开始与轴心国合作,为消灭游击队而斗争,继而开始从德国及意大利占领军获得越来越多的后勤援助。米哈伊洛维奇向一位英国上校承认,切特尼克的主要敌人是“游击队、乌斯塔沙、穆斯林、克罗地亚人,最后才是德国人和意大利人(按顺序排名)。”

        “个人感觉应该是游击队、穆斯林、乌斯塔沙、克罗地亚人,最后才是德国人和意大利人。”

        在冲突开始时,切特尼克部队积极起义以反对轴心国的占领,并与游击队进行了接触和谈判。当谈判破裂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开始攻击后者(同时还在积极地与德国人作战),而与轴心国的人只进行小规模的冲突。因为攻击德国人会引起了激烈报复,所以切特尼克人越来越多地开始与他们进行妥协,以阻止进一步的流血事件。与占领者的谈判得到了双方消灭游击队的共同目标的帮助。这种合作首次出现在对游击队成立的“乌日策共和国”的围剿行动中,在那里,切特尼克人在轴心国的总攻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与意大利人的合作

切特尼克指挥官莫奇洛-乔吉奇(左)与一名意大利军官的合影

        切特尼克与法西斯意大利占领军的合作主要是三个地区:在意大利占领的(和意大利附属的)达尔马提亚;意大利的傀儡国黑山;及在意大利附属的和后来德国占领的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省。在达尔马提亚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部分地区的合作最为广泛。在这些地区,因为这里就是游击队和切特尼克最早开始产生分裂和矛盾的地方。

        游击队认为所有的占领军都是 "法西斯的敌人",而切特尼克虽然说憎恨乌斯塔沙,但对与意大利人作战却望而却步,并早在1941年7月和8月就通过利卡的塞族政治家斯特沃-拉登诺维奇向意大利第六军团的指挥官洛伦佐-达尔马佐将军寻求援助。

        特别是切特尼克领导人特里夫诺维奇-比尔查宁和耶夫杰维奇,这两人对意大利人非常有好感,认为意大利如果能拿下整个波黑的话,将非常不利于乌斯塔沙国家的影响和扩张。当阿尔巴尼亚的巴里组织派兵前往摧毁Dečani修道院被摧毁时,意大利军队被派去保护这个塞族东正教修道院不被摧毁,另外还向切特尼克强调了合作的必要性。

阿尔巴尼亚语:Balli Kombëtar(字面意思是国民阵线),被称为巴里组织,和切特尼克的性质一样,是阿尔巴尼亚当地的反共和抵抗占领军组织,不过到了后来也彻底的沦为了法西斯的狗腿子
切特尼克指挥官帕夫莱-乔里希奇(左)和意大利黑山总督皮尔齐奥-比罗利将军一同向切特尼克发表讲话

        出于这个原因,他们寻求与南斯拉夫的意大利占领军结盟。切特尼克注意到,意大利在被占领土上执行的是在塞族人的帮助下欺骗克罗地亚人的传统政策,他们认为,在轴心国胜利的情况下,意大利会偏袒利卡、北达尔马提亚和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塞族人,在意大利的保护下,这个地区会顺利的建立塞族人的自治政权

        意大利人,特别是前文提到过的那个达尔马佐将军看好这些办法,并希望首先避免与切特尼克作战,然后利用他们来对付游击队,他们认为这一战略将给他们带来 "巨大的优势"。1942年1月11日,意大利第二军的代表安杰洛-德-马蒂斯上尉和切特尼克在波斯尼亚东南部的代表穆蒂米尔-佩特科维奇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后来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在波斯尼亚的首席代表博什科-托多罗维奇少校也签署了该协议。

        在该协议的其他条款中,同意意大利人用武器和物资支持切特尼克部队,并为从轴心国集中营(比如说乌斯塔沙开设的臭名昭著的亚塞诺瓦茨)释放 "推荐的个人 "提供便利。切特尼克和意大利人的主要利益是在打击游击队领导的抵抗中互相帮助。

        根据马丁的说法,切特尼克和意大利的休战得到了英国情报部门的批准,因为它被视为收集情报的一种方式。 比尔查宁被指示收集关于港口设施、部队运动、采矿行动和轴心国通信的信息,为盟军定于1943年入侵杜布罗夫尼克海岸做准备,但这次入侵从未实现。

莫西洛·久伊奇率领的切特尼克和意大利联军

        在接下来的1942年的几个月里,意大利第二集团军司令马里奥-罗阿塔将军致力于制定关于与切特尼克、乌斯塔沙和游击队关系的所谓的“政策指令”(Linea di condotta)。

        根据这些努力,维托里奥-安布罗西奥将军概述了意大利在南斯拉夫的政策。应避免与乌斯塔沙的所有谈判,但与切特尼克的接触是“可取的”。至于游击队,则是要“斗争到底”。这意味着罗阿塔将军基本上可以自由地对切特尼克人采取他认为合适的行动。1942年4月,切特尼克人和意大利人在克宁周围与开始了联手围剿游击队。

        他在给意大利陆军总参谋部的报告中概述了其政策的四点:

        “●充分支持切特尼克,让他们去和共产党游击队厮杀,但又要注意在他们在单独行动的时候不能有太大的自由度

        ●要求并保证切特尼克不会与克罗地亚独立国部队和当局作战

        ●允许他们主动与共产党人作战(以便他们可以 "互相屠杀")

        ●最后允许他们与德国及意大利部队共同行动,就像黑山的民族主义队伍(切特尼克和分离主义绿党)那样。”

        注:黑山绿党,指仍然忠诚于并入南斯拉夫王国之前的黑山王国的保皇党

1943年2月,切特尼克指挥官多布罗斯拉夫·耶夫杰维奇与意大利军官会谈

        1942年和1943年期间,在被占领的南斯拉夫的意大利控制区,绝大部分的切特尼克部队是以反共产主义志愿军

(克塞语:Milizia volontaria anti comunista,简称MVAC)

        的形式组织的意大利辅助部队。据罗阿塔将军的参谋长贾科莫-扎努西回忆,仅在意大利军占领的克罗地亚独立国的部分地区,就有一万九千人到两万人的MVAC部队活跃着。在1943年3月26日给意大利陆军总参谋部的一份题为“切特尼克的行动”的备忘录中,还提到过切特尼克得到了德意军成千上万的步枪、手榴弹、迫击炮和火炮的充足供应。

        切特尼克和意大利人之间的互助互利对于保护利卡和达尔马提亚地区的塞族人免受乌斯塔沙士兵的劫掠和屠杀至关重要。意大利占领军还会向塞族平民提供武器以保护他们的村庄,并收容了成千上万的塞族平民,以逃避克罗地亚独立国对塞族的持续种族灭绝。乔里希奇利用这些事件作为效忠的理由,当米哈伊洛维奇在1943年2月命令他打破这种效忠时,乔里希奇拒绝了,并表示打破停战意味着成千上万的塞族平民必死无疑。

1943年,波黑,亞布拉尼察,切特尼克和意大利士兵的合影

        意大利军官注意到,这些合作的切特尼克部队的最终控制权仍在德拉扎-米哈伊洛维奇手中,并考虑到根据不断变化的战略形势,对这些部队进行敌对性调整的可能性。这些部队的指挥官是特里夫诺维奇-比尔查宁,他于1941年10月抵达意大利附属的斯普利特,并在1942年春天直接接受米哈伊洛维奇的命令。到1943年9月8日意大利投降时,克罗地亚独立国意大利控制区的所有切特尼克支队都在不同时期与意大利人合作,共同对付游击队。这种合作一直持续到意大利投降,当时切特尼克部队转而支持德国占领,试图迫使游击队离开游击队在意大利撤退后解放的沿海城市。

       与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合作

波斯尼亚,切特尼克代表在与克罗地亚独立国的乌斯塔什和克罗地亚国民警卫队军官的会面

        切特尼克组织几乎在所有问题上都与乌斯塔沙存在根本分歧,但他们还是找到了共同话题,那就是对付共产党游击队,这也是后来克罗地亚独立国和乌斯塔沙与波斯尼亚的切特尼克之间进行合作的首要原因。在与科扎拉游击队进行战役中惨败后,乌斯塔沙指挥官埃米尔-拉塔伊少校与姆尔科尼奇格勒地区的切特尼克组织指挥官乌罗什-德雷诺维奇于1942年4月27日签署协议。

        缔约各方有义务对游击队进行联合斗争,作为回报,塞族村庄将由独立国当局和切特尼克一起保护,使其免受“共产党人和所谓的游击队的攻击”。1942年5月13日,弗尔巴斯和萨纳之间的切特尼克指挥官向独立国当局书面承认停止敌对行动,他们将自愿参加对游击队的斗争。

        两天后在巴尼亚卢卡,佩塔尔-格沃兹迪奇和另两位切特尼克指挥官,拉扎尔-特萨诺维奇和茨韦特科-阿莱克西奇签署了关于停止在弗尔巴斯和萨纳之间地区对的敌对行动以及从该地区撤出乌斯塔沙部队的协议。

        在签署了几份协议后,切特尼克指挥官在科托尔-瓦罗斯附近的一次会议上得出结论,其余的切特尼克部队也将签署此类协议,因为他们意识到此类协议对切特尼克运动有很大好处。1942年5月和6月期间,克罗地亚独立国也主动签署了类似协议,并与一些东波斯尼亚的切特尼克达成了共识。奥兹伦切特尼克支队的指挥官Cvijetin Todić要求举行会议,与独立国当局代表达成协议。

        独立国“元首”安特-帕维利奇任命了负责这些谈判的人员,他提出了以下条件:切特尼克在交出武器后就可以返回家园,另外应忠于轴心国及独立国当局。作为回报,乌斯塔沙承诺每个塞族村庄都会得到与游击队作战的武器,他们会得到在克罗地亚国家的就业机会,那些在与游击队作战中表现突出的切特尼克甚至会得到勋章和奖励。

        奥兹伦和特雷巴瓦的切特尼克于1942年5月28日签署了这项协议。1942年5月30日,马耶维察的切特尼克签署了协议,该协议有一个重要的创新之处,来自奥兹伦和特雷巴瓦地区的切特尼克人被赋予 "自治权",即由切特尼克的指挥官执行的自治权。1942年6月14日,与泽尼察的切特尼克签署了几乎相同的协议。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与利卡和达尔马提亚北部地区的切特尼克也签署了类似的协议。

        在接下来的三周内,又签署了三项协议,涵盖了波斯尼亚的大部分地区,包括在这些地方活跃的切特尼克部队。根据这些协议的规定,切特尼克需要停止对乌斯塔沙的敌对行动,而乌斯塔沙将在这些地区建立常规管理。

        根据德军在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全权代表埃德蒙·格萊瑟-霍斯特瑙1944年2月26日根据克罗地亚独立的官方数据所做的报告——

        克罗地亚独立国境内有35个切特尼克团体,其中19个团体,约一万七千五百人与克罗地亚独立国以及德国当局有不同程度的合作,而拒不与占领军当局合作,且持续发起敌对行动的切特尼克有16个团体有五千八百人。

        该协议的主要条款,即第5条,规定如下:

        只要来自于游击队武装的威胁依然存在,切特尼克部队就应该自愿与克罗地亚军,以及乌斯塔沙部队合作,以打击和消灭游击队,在这些行动中他们需要接受克罗地亚武装部队的全面指挥。切特尼克部队可以自行参与打击游击队的行动,但他们必须及时向克罗地亚军事指挥官报告。

        正如历史学家恩维尔-雷季奇所说:

        军事和政治上的权宜之计最能解释这些协议。乌斯塔沙-切特尼克协议既不是由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民族利益的汇合所驱动,也不是由双方对接受和尊重的渴望所驱动,而是因为这两个都是战五渣,谁都打不过游击队,所以说要互相合作。这些协议并没有阻止乌斯塔沙对塞尔维亚人进行种族主义的犯罪,反过来,自然也没有阻止到切特尼克对穆族和克族的进行掠夺和种族清洗。在对方控制的地区和没有协议的地区,这些罪行依然存在。

        除此之外,协议还规定,克罗地亚独立国军方将需要向切特尼克军提供武器和弹药,在围剿共产党游击的行动中受伤的切特尼克人可以在独立国军的野战医院得到治疗,战死的切特尼克士兵的遗孀和孤儿将获得与独立国军士兵的遗孀和孤儿获得的援助等同的国家财政援助。另外如果是被抓进灭绝营的塞族人,如果他们能得到由特尼克指挥官的特别推荐信的话,那就可以前往加入切特尼克部队,或者是返回家园。

        签订的这些协议的地区涵盖了德国及意大利占领区的分界线的周边地区,以及东波斯尼亚的大部分切特尼克部队。由于克罗地亚独立国部队需要服从于德国的占领军,所以说如果切特尼克能够和克罗地亚那边的伪军达成协议的话,那他们实际上就是在与德国人展开间接性的合作。

        尽管乔吉奇指挥的迪纳拉师得到了克罗地亚独立国方面的支持,但米哈伊洛维奇指挥的切特尼克依然选择了拒绝与乌斯塔沙合作。在整个战争期间,米哈伊洛维奇继续将克罗地亚独立国称为敌人,并在塞尔维亚边境地区继续与乌斯塔沙部队交战。米哈伊洛维奇对乌斯塔沙的敌意是由于对方对塞族人口和其他少数民族群体持续的种族灭绝。

        等到1945年3月份的时候,在德国和轴心国已经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被游击队已经打的是哭爹喊娘的帕夫勒-乔里希奇与乌斯塔沙部队,以及乌斯塔沙支持的黑山分离主义者塞库拉-德尔耶维奇通过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切特尼克得以获得贯穿克罗地亚独立国的安全通道。

        乌斯塔沙同意了,但当切特尼克没有遵循约定的撤退路线时,乌斯塔沙旋即在利耶夫切对切特尼克发起了突袭,之后杀死了被俘的指挥官,而剩下的切特尼克人继续与克罗地亚独立国的残布一起逃向了奥地利。

巴尔干金曲背景大百科【6】:塞尔维亚的“切特尼克”组织(中):组织和人员成分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