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之芦苇》— 成也思考,败也思考

《青之芦苇》完结撒花!

本作在当时四月刚开播之时,我确实是对它寄予了厚望;毕竟这样一部口碑不错的运动题材原作,交到了做过好几部优质运动番的Production IG上,这就很难让人不对这样一部作品,抱持期待。然而,在完整地把整部作品给看完之后,你说它是否能够对得起我当时的期待?只能说很遗憾它的成片并没有做到。
首先是制作上,本作确实没有表现得很好;特别是作为足球番的“踢球”部分,除去偶尔的高光发挥之外,大多数时候,它的表现都是略显僵硬的,甚至时不时会让人有股这群人都在站桩踢球的感觉。而这,对于这样一个对球场动态有着高度依赖的竞技项目,从画面上其实就断绝了作品一定的可信度,让人无法借由本作的画面,去认真地投入并欣赏每一场球赛的表现。
不过,话虽这么说,我自己对此倒也不算特别在意;毕竟足球的动画制作难度确实很大,所以即便我因为PIG也成功地把团队竞技(也就是排球)给演绎出来的案例与经验,曾经对本作的这部分抱持过不小的期待,但是在看了几集之后,我其实就已经把自己的心态给调整的差不多了。
真正让我稍微感到失望的,其实还是故事层面。严格来说,这也很难称得上是失望,毕竟本作所呈现出来的故事,也有不少超出我预期的亮点,甚至,本作若不是这样去叙写与展开故事,这些亮点很可能也无法那么强烈地体现出来;所以如果用一个更精确地描述来形容我对本作的故事的话,那可能会是“又爱又恨”吧!
那么,究竟让我“又爱又恨”的那个具体的东西是什么?我又“爱”在哪里,“恨”在哪里?
这些,就都是我的这篇专栏,想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了。
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分享、关注来支持up主哦!

为了“思考”而设计出来的生硬冲突与情节
好了,来到了正文,我们就不多废话,先来回答我导言中,“究竟让我“又爱又恨”的那个具体的东西是什么?”的这个问题吧!
而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别的,就是我标题就已经提前剧透的那个,可谓是贯穿本作全剧的——“思考”。
没错,本作虽然是一部运动番,但是它的几乎所有故事的核心,都是围绕着角色的“思考”,去进行演绎与推进的。甚至,本作的标题名为“青之芦苇”,其“芦苇”应该就是引用自一篇名著的标题《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并以此去表达出男主青井不断在思考的,这个贯穿全剧的主轴。
说到这里,或许就有人会开始感到疑惑了:“说本作的“思考”是它的亮点、是让人“爱”的要素我能理解,但怎么能说是让人“恨”的要素与问题呢?”

首先,也如同我导言所说的,我认可本作的“思考”,绝对是促成它大多数高光剧情的关键;也因此我才会用了“又爱又恨”这个词。
但是在我看来,本作有点过于把它叙事的焦点,着重在“思考”上;甚至为了创造能够让角色“思考”的条件,做出了很多让我觉得有点超过的情节设计。而这,就是让我对本作“恨”的部分,也是本作我认为如果距离顶尖作品之间的差距所在。
具体来说,我认为作品为了想要让角色有所思考,它进行了如下三个安排:
第一,是我认为本作将男主青井,设定得有点过于新手、有点过于初学者了。诚然,他所懂得的足球知识和理念,对比起我这样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萌新来说,那确实也很难称得上是初学者和新手了。但是,作品所塑造的他,是一个踢球数年、想要进军职业球队、甚至都已经加入青年队的这样一个角色,在我们的直观印象里,他对于足球,肯定、也理应拥有更多更基础的认知;然而,在后续的剧情里,作品为了体现出他的思考与成长,愣是让他对很多足球战术、足球技巧、甚至是足球理念,感觉都毫无理解,需要从头再思考过一遍。
这样的叙写,虽然你硬要说,也可以解释成“道理他都懂,但就是无法顺利地去好好实践”;而这么说,确实也很难说它是不合理的、是不符合实际的。但是,一来作品没有很好地把那种道理与实践的差距,拉得很开;很多时候,都是青井一思考到,他就能够顺利实践出结果了。其次,是将太多太基础的东西,都从头思考一遍的时候,它所带来的不协调感,我认为多少还是会让人感到些许的膈应、是会让人感到抽象与不直观的。

第二,是作品将角色的思考,都着重地安排在了比赛场上;以至于赛前的那些训练桥段,多少就被忽视了。
这首先就迎来了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偏偏只能够在赛场上思考出结果,为什么在赛前、在训练期间,仿佛永远都找不到答案?
这其实是本作整体看下来,一个比较吊诡的问题。毕竟在我看来,那些所谓的“尤里卡时刻”、那些我们想通问题、并获得灵感的瞬间,我认为应该还是比较随机触发的;尽管,在赛场的高压环境下,确实会因为紧张感,而提升了它触发的概率,但几乎没有在赛前就想通的案例,这确实就很难让观众感到彻底的信服,进而对故事的可信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其次,也是我觉得更加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思考只在赛场上、只由选手自己完成;而这,就大幅度地削弱了赛前训练、甚至是教练的必要性了。
毕竟,只依靠选手、只依靠男主自身,他都能够找到答案,并以此为基础,带给队伍在比赛中的转机、甚至是以此为基础的翻盘与胜利;那,在这之前大家的训练提供了什么,教练又具体指导了什么,选手们又是否知晓自己具体不足在哪,战场上是哪里的战术出现了问题,甚至,教练到底有把这些基础的战术,教授给选手吗?
虽然作品有给出教练之所以不那么积极的理由,就是为了让选手自己思考,并将这些思考的成果,变成得以受益终身的产物;但却也不能否认,在故事的绝大多数时候,上述的这一系列的问题,就会因为作品这样的略写,而深深地扎进了观众的心中。
而这,就会导致观众,尤其在最后的反转、以及由此所带来的爽快感到来之前,面对着队伍一潭死水的场面,很难不心生大量的质疑,去质疑队伍、乃至于教练的专业性。

第三,也是让我感到特别费解的,就是作品为了去激发主角,尤其是青井的情绪,为了去刺激他的思考,它安排了很多,其实略显无理的“反派”角色。
其实后面的几个都还好,一上来就登场的阿久津,是其中最让我不能接受的。主要是如果只是言语上的讥讽,只是看不起业余男主的未来与前途,在这样一个,其实已经算得上是半职场的环境中,也不是特别不可理喻的事情;但当一个球员,已经开始刻意地对他人动手动脚,并造成具体的身体伤害的时候,他的角色形象,至少在观众的心里,就至少不再存在球德、乃至于职业道德了。
诚然,在实际的比赛中,遇到这种没有素质的对手,同样也难以说是很罕见的事情;但,一方面,阿久津在之后还成为了青井的队友,甚至看起来,在原作的后期,估计还会对这个角色洗白,而这,至少在我这里,可能就不是那么好接受的事情了;另一方面,则是在本作这种,依旧是以王道为主轴的运动番中,去对这点进行描写,它就会因为它整体上并没有想要过多地去呈现职场的黑暗面,而导致这个单一的元素与情节,给人的观感就会非常奇怪与割裂。

除了阿久津之外,故事中期,也有一段青井与朝利、黑田之间的纠纷。虽然不得不说,当时的青井确实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才会导致另外两人发火;但是,仅仅因为这件,只要放下成见地进行沟通就能够解释清楚、甚至因此而让青井成长起来的事情,就导致几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如此僵硬,在我看来多少还是有些生硬与刻意的。
又像是到了故事的后期,作品安排了金田这个角色,去不断对主角方进行呛声。虽说我们也能够大体的理解他之所以情绪会如此激动的理由,但同样的,过分强调并激化他的愤懑情绪,甚至让他各种出口不逊,确实是太败坏一个球员应有的素质了;以这样的角色去逼迫主角方的思考与成长,至少对我个人来说,可能还是有点过了。

也因此,无论是对于青井那过于稚嫩的塑造、对于赛前与训练期的描写的缺乏、以及一些略显过分与生硬的“反派”冲突塑造,这些,感觉其实都是作品为了创造一个,能够让角色有所思考的情境,才设计与安排出来的。
但老实说,让一个角色思考、让一个角色成长,真的有必要做到那么激进吗?真的有必要为此,而让观众在反转之前,只感受到那种压抑的、负面的情绪与基调吗?
至少在我看来,这些显然都不是必要的。尽管,确实如果缺少了这些,每次反转之后的爽快感,应该都会被削弱;但,我宁可少了这点爽快感,都会更希望本作能够拥有一个,更加顺畅的、也更加正面的叙事与表达,并且让我们观众,得以拥有一个更好的观看体验。

思考所带来的反转、成长、包容、与收获
前面一大段,主要叙写了本作为了突出其“思考”的这个核心主轴,所采用的一些激进的叙事手法;而这些至少对我个人来说,确实很难称得上是高效且成功的叙事。然而即便是这样,我也不能否认,作品确实借由这些设计与安排,很成功的调度出反转之后的爽快感。
这就有点类似于同样在上个季度的《朋友游戏》那样,主角方越是受到阻碍、越是糟糕打击、整体的基调越是压抑,到最后反转起来的时候,它所带来的那种,因为极致的压抑所衬托出来的畅快与爽快,那种本来抑郁绝望,但是一旦想通,就光明无阻的强烈对比与反差,它所带来的观感刺激,确实也是让人欲罢不能的事情。
虽然我在前面也说过,我宁可牺牲一些这样的转折,去让故事整体更平滑、更流畅;但是,即便是我,在看到每一段压抑之后的反转的刹那,我的内心也是澎湃的、也是热血激昂的。

造成这样的爽感的,也不仅仅是逆转对手所带来的痛快;更多的,其实还在于作品借由让主角不断地去进行思考,而对于角色自身所遇到的困难与难题、他具体是因为什么契机而迸发出能够解决这些难题的灵感、以及在想通之后的那种逐渐成长起来的感觉,都能够有着非常细致的描写。
而借由这样细致的描写,我们观众就会不自觉地,将自己代入到角色身上,去与他的思考进行共感,进而在他真的想通并成长起来的刹那,我们就会因为这层代入感,而迸发出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只是,就如同我在前段也说过的,本作确实有一些所谓的难题,被设计得有点过于初级与单薄了,所以不仅仅是我在之前所聊到的问题,对于那些对此已经十分清楚与了解的观众来说,可能就不太会因此而产生代入感了。可是反过来说,对于像我一样的足球小白而言,作品确实也能够借由描写角色这样的思考,去触及一些基本的、本来可能需要透过解说,才能够让我们理解的规则与战术。
以我自己为例,我之前确实是无法领略足球的魅力;因为在之前的我看来,这就是一个十一个人追着一颗球跑的游戏。但是,随着本作借由青井去对一些战术进行思考与理解的时候,它确实能够更好地让我理解到其中的战术博弈;例如三角战术,本质上就是依靠三个球员,去创造得以突破的空间,甚至以此为基础,去撕裂对方的防守。而这样一个,如果只是硬讲,将会非常枯燥且抽象的元素,它就借由青井逐步的思考与视角,让我们这些对其不算了解的观众,能够生动且具体地意识到它的功效与强大了。
而这样一种,角色在思考的过程中成长,我们观众也同时借由角色的思考,获得新的知识与视野的设计,在我看来也算得上是一个独特的体验了。

除此之外,本作不仅仅是青井一个人有思考,其他的角色,也在他们各自的位置与成长过程中,有着大量的思考,并由此形成了每个人不一样的足球观念与理念。
而有意思的是,同一个队伍里的人,理念与观念分歧也同样巨大。尤其本作中,加入青年队的,就有像青井与冨㭴这样,完全遵循自己的直觉与理解去踢球的、也有像是朝利与黑田那样,长期接受理论指导的理论性球员;而这样有所差距的背景,自然就促使了他们之间,对于足球这件事,有着非常不一样的理解与看法。
但是,恰好他们是队友、而足球始终是一个团队游戏;若是他们因为理念不合而造成配合上的失误,那么别说能够借由团队去带来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了,甚至可能会导致整个团队分崩离析。事实上,本作大部分的压抑与冲突,比起讨论与对手之间的碰撞,其实更多的,都在解决队伍的内部纠纷。
也因此,着重描写与讨论个人思考与成长的本作,事实上也放大了不同个体的思考差异,进而强化了这层冲突,让人能够在一部作品、甚至是一支队伍里,就看到了足球的多面性。

同时,让我感到有魅力的地方,在于作品并没有让队伍中的一方,彻底的屈服于另一方。
也就是说,作品虽然展现出了这层理念冲突与对立,它也没有特别偏袒任意一方;毕竟,这些理念,是这些角色在他那不短的足球经历中所萃取出来的结果与产物,要他在一夕之间就自我否定,确实不是谁都能够做到。
但是,放任着这样的理念冲突不管,最终也只会放大比赛中的不协调感,进而导致配合上的失利,甚至造成比赛的失败。
所以,为了解决这一点,作品强调了“包容”;我不需要说服你,我更无需改变自己,但我可以理解你,我也可以借由清楚地表达好自己的观点,而让你来理解我。虽然不认同,但在相互理解的情况下,配合也依旧能够做到,甚至,因为各自理念不同下所带来的闪光点不同,各个队员就能够按照这些,去更好地进行分工与规划。
而这,也正是本作的最后一场球赛,之所以能够反败为胜的关键点了。
而在我看来,本作能够在这样一个冲突张力如此显著的基础上,带出这种具有包容的、乃至于有点中庸之道的表达,是我认为本作一个特别有魅力的亮点了。

最后,就是“思考”这件事本身,其实也是我个人很有感的一个表达。
其中,当我看到青井,随着他自己的思考,渐渐地对于足球有着更高的理解,甚至直到最后,将他所思考的所有内容,给串联到了一起之后,那种由四散且零星的知识点,最终被串联成一个知识网,再结合上他自己的天赋,为场上局势带来巨大逆转的刹那,这真的让我感到特别有共鸣。
毕竟,我自己是一个做理论科学的人,这件事更是我日常中的常态;很多时候看到一篇文章的一个概念,没仔细去思考过、去研究过,就下意识地认为自己搞懂了;但实际动手去计算其中的细节时,才真正能够发现并体会到其中的难点、明白这个概念背后所可能涉及与涵盖到的意思、乃至于对于整个理论体系,有着更进一步的理解。
虽然于我而言,这样的理解,一般上也不会对我、对团队,产生如此之大的剧变;但是把一个东西搞懂的瞬间,尤其是借由自己的力量、凭借着自己个人的思考,去将其中的概念搞清楚,并将它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进行连接的刹那,他所带来的满足感,是难以言喻的。
而这,其实就是那个,剧中教练也提到,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都心知肚明的一个道理:
只有亲自去思考过,才能够把一个道理、一个概念、一个理论,给变成自己的东西。
只是,如果你自己没有亲自体会过、思考过,你可能也会将这个道理,只当成一个道理吧!

总的来说,本作我认为是一个亮点与缺点都相当明显,甚至都有点互为因果的关系了。
本作的核心卖点,在于它所呈现出的思考,得以放大角色成长的过程、得以让反转足够有力度、有爽感,再加上以思考为基础,所带出来的理念冲突的包容,以及对于思考本身的呈现与表达,这些都毫无疑问地,能够让多数观众对其产生不低的好感。只是,可惜的地方在于,作品为了更进一步地去聚焦前面的这些亮点,它部分为了“思考”而“思考”的情节设计,虽然也的确加剧了前者的亮眼,但同时,它也导致了在亮点到来以前,观众的体验其实是比较一言难尽的。
也因此,我认为本作多少还是在一些情节设计上,做得有点超过了;如果它能够更好地把控住这两者之间的尺度,能够更好地拿捏这其中的平衡,再加上如果它能够予以足够优秀的足球制作的话,那么本作应该也有机会成为下一部顶尖运动番了。
简单评分:8.8/10
ps:撇开文章中所提到的这些内容,说实话我认为花这个角色的加入,感觉也略显微妙。诚然,这个角色本身还是相当讨喜的,她与青井之间的互动与暧昧关系,其实也设计得算是有趣;但是我认为作品中,那几个青井在听见花的应援后,脑筋才突然开窍的情节设计与描写,多少是有点破坏了“思考”这件事情的表达与描写的。虽然我也不是不能理解有些事情,在有人支撑以后,就能够进展得更加顺利;但过于强调这点,反倒有点牺牲了自我思考的独立性。
ps2:不过虽然文章说了那么多,青井那堪称开挂的,能够扫射全场动态的“超能力”,多少也是有点太过强大的设计了;而这样强大的一个技能,却还要让他被那么多队友给群嘲,这虽然也有青井没法好好地把自己的视野给表达出来有关,但站在上帝视角的观众就会更容易因此而产生一股,要不是青井你们肯定烂完,所以你们凭什么指责青井的一种想法。
ps3:撇开我文章所提到的亮点,作品开篇那段,讲述青井与其母亲的那个桥段,这种亲情的描写真的特别戳我;且,能够在这样一个运动番中,如此强调家庭的支援这点,在我看来也是比较独特的一段了吧。
ps4:虽然但是,青井的声优真的不大行,真的因为他的声音,导致这个角色变得更加令人烦躁、甚至是反感了。
ps5:希望大家会喜欢我的这篇观后感专栏,也希望大家能够三连支持并关注up主哦!对于动画或者专栏有任何想要讨论的,也欢迎到留言区告诉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