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相声发展任重道远——德云社《抖包袱大会》第十六期观后感

2023-07-10 17:13 作者:修者竹也  | 我要投稿

德云社《抖包袱大会》第十六期完整播出了三个相声。

关九海张霄白《旅游导航》和陶云圣倪九涛《京剧与生活》挺有意思,文本适合演员。

冯照洋杨鹤通《假如有一场葬礼》主题挺好。

关九海张霄白《旅游导航》选的主题不错,以购物为主的老年旅游团的确是个痛点。

如果能把塑料玉之类改成保健品,用一样的叙事方式,一样的结构,可以拆洗出另一个相声。

《旅游导航》我第一次看的时候觉得九海的表演不够,惋惜九海的文化差了一点点,演绎人物容易脸谱化和套路化。

第二次看,我觉得挺好。

文本上,我很喜欢后半部分的“文化旅游”,带团友看太阳,感受中国的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和西方的阿波罗,这部分很妙,也很讽刺。

表演上,九海的个人风格强烈,演这种有聪明没文化还沾沾自喜的小人物,九海驾轻就熟,有趣还不讨厌。

九海和霄白年轻努力,互相信任,未来可期。

陶云圣倪九涛《京剧与生活》主题新颖,演员老练。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觉得文本有一点点小尴尬。

看第二遍的时候,我觉得表演很有趣,尤其是倪九涛动作表情都很好看,喜感十足。

以前在剧场看倪九涛,感觉无功无过平平淡淡,但在这个节目里,倪九涛功不可没。

当镜头只切陶阳的时候,我感觉尴尬。

当镜头给到两个人或者只切倪九涛的时候,我感觉有趣。

如果只能看到陶阳用戏的方式生活,我很难觉得我是在看相声,于是会觉得尴尬,但是有捧哏在的话,我会安全退回到观赏相声的视角,心情也得以放松。

陶阳无实物表演拿外卖这一段,很精彩,很好看。

到足球讲解这一段,我本来很期待能来一大段流水或者快板的,或者在流水快板之后、在该快速讲解的地方突然变成原板甚至慢板,逗哏的过了唱的瘾,捧哏的也就是观众代表急坏了,想要快点听到跟得上现场的解说,这样碰撞反差,也会很有趣。

虽然没有看到这样的表演,但我还是觉得用京剧和生活来碰撞,是很好的尝试。

作品的品质还可以再提升。

京剧是什么?

梅葆玖说京剧是中国人做个样儿,窦文涛说梅兰芳每一个动作都是最美的。

京剧未必是固守着它兴盛时候剧目所秉承的价值观,未必是保留着不可动摇的唱腔和身段。

那些会变,但美不会。

美是人们一直向往的、追求的,现在的人会比京剧盛行的年代更有资格和能力追求美、欣赏美。

万象归春,相声可以推广京剧。

这个主题尤其适合陶阳,希望陶阳就着这个主题不断去粗取精、不断丰富深化,一定能做出好作品。

相比前两个作品,冯照洋杨鹤通的《假如有一场葬礼》相形见绌。

主题很好,表达不佳。

看第一遍的时候,我有感动。

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发现第一遍的感动大部分来自于我自己的脑补,是我调动了我对朋友的感情,而不是被演员带入了他们演绎的情境。

作品的结构和逻辑都有问题,哪跟哪都不挨着。

冯照洋说“舞台上的他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真假难辨,仿佛他还活着一样”,这句我看不懂。

“舞台上的他”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怎么就“无限接近死亡”,从而有人生感悟了?“无限接近死亡”是什么意思?

逗哏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一开始说“我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纠正你的生活态度”,后面又说“我想在我活着的时候来主宰我的葬礼”。

前面说的是“冯照洋是一名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后面冯照洋说杨鹤通“不值得你走一回”“闭眼”“那个小匣子才是你的家”。

既理不清作品的逻辑,又被讲述的视角跳得混乱,我的脑子放弃了这个作品,后面的大段我都听不进去。

一直到冯照洋对杨鹤通说“没能带你大红大紫”“没能带你挣着大钱”“没能带你换上大房子”“没能带你换上豪车”“我挺惭愧”,这部分我听进去了,也被打动了。

看完冯照洋杨鹤通的《假如有一场葬礼》,我又去看了《德云斗笑社》第二季孟鹤堂岳云鹏的《一段悲伤的相声》,对比过分惨烈。

《一段悲伤的相声》戏谑自己,直接切入。

《假如有一场葬礼》不知道戏谑谁,讲述也跳来跳去,看得我莫明其妙,更谈不上体会情感了。

文本失败,表演也很难投入。

我不喜欢冯照洋真的流了泪。

演喜剧,旁观视角的观众可以哭,戏中人的演员不要哭。

就像周星驰的电影《武状元苏乞儿》里抄家的片段,周星驰的演绎不是哭泣流泪,而是闭着眼睛哼唱着小曲,流落街头依然哈哈大笑。

陈佩斯的《驚夢》,台上的人在艰难困窘的情境里笑,台下的人在平静富足的现实里哭。

此所谓背面敷粉。

相声发展任重道远,年轻相声演员们多多努力吧。


相声发展任重道远——德云社《抖包袱大会》第十六期观后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