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乾隆《斗鹿赋》

2021-07-22 20:23 作者:轻奢也蛮好  | 我要投稿

《斗鹿赋》书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帝五十七岁时所作,通篇用笔圆润,结构严谨端庄,别有意境。


《斗鹿赋》屏书


此十条屏书原悬挂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秀起堂殿内东间,为床上炕屏。用了十条巨幅宋代金粟山藏经纸,御笔亲书,可见《斗鹿赋》确为乾隆帝的得意巨制。

这是目前见到的乾隆帝使用金粟山藏经纸最多、最大幅的书法作品,也代表着“乾隆体”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乾隆文学才能的体现,也是清代文赋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录原文如下:


斗鹿赋有序


或问:哨鹿之义,已具于前后二赋。若夫鹿之所以致哨,其义亦得闻乎?曰:善哉问。苏子不云乎: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鹿不相哨,何以致人之哨哉。而其相哨也以斗,作斗鹿赋,其辞曰:


有八叉之角兽,当五月而解旧,既新茸之渐生,至仲秋而始就。其角之未就也,牡自牡而牝自牝;其角之既就也,牝随牡而牡相斗。其牡自牡而牝自牝也,有男女异路之风;其牝随牡而牡相斗也,有夫妻相庇之救。虽或以豪相欲,以力相寇,谅其事则无曲,故其义有可究。然鹿之相斗也,不于九衢之市,不于百亩之田。必其深深林里,迥迥山巅。车马之所不至,虎豹之所远迁。于是呼群别队,防后突前。互争雄而较力,不略逊而顿旋。虽猎骑亦罕遇,则文士固无从而见焉。


吾尝从山庄而游矣。是地也,虽避暑之离宫,实绝尘之仙境。外遮逻以延城,中耸峙以峻岭。陡涧冷而泉清,虚谷深而林静。于是麌麌之族,祁祁之等,既日孳而日緐,乃时背而时并。夫其寥寥秋令,霅霅金飔。景清兮气霁,岩额兮峰眉。值万几之馀暇,携数骑而相随。或舍马以更进,岂由鹿之为欺。则见两雄贾勇,夸匹敌强。角如戈利,目似电光。蹄卓立以择胜,胸凭恕以当场。奎踽则林壑为之摇荡,嘤咿则风露为之飞扬。竦体则高膺鹗厉,待触则强项猬张。九天九地之机,莫穷其壮;三出三入之态,愈奋其刚。吾因之思其神趣,观其猛势,而从禽之意,有时而相忘。虽然鹿之斗也,可见人之斗也。虽知彼其牟然相鸣,悍然相持,是即斗而已矣,亦易得窥之。若乃机械巧构,城府深为,笑中之刀,莫测暗里之穽,不期翻手云而覆手雨,谷可陵而岸可池。其斗也,固不若鹿之声色相陵,而吾实有感于斯。


丁亥仲秋上澣,御笔。


钤印:恒宝惟贤、乾隆御笔


乾隆《斗鹿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