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圈旧闻笔记02:浅析“恋爱即塌房”心理
书接上回。上回说到,粉丝与偶像明星的关系与正常人不同,是因粉丝过度的付出,使得偶像被要求牺牲部分的人身权利。
接下来,本文将列举“偶像恋爱时粉丝不满的几种心理形态”。
第一,幻想落空时的“吃醋”心理。
大部分的“爱豆”,营业经常主打男友、女友身份,若他们以贩卖此种幻想为主,幻想打破后、观众自然会有心理落差,容易产生“吃醋”、“嫉妒”的心理。
同时,他们常以消费者的心态认为,自己付出良多购买而来的“心理服务“没有得到很好的履行,因此会感到不满。

第二,恋爱影响事业。
事业粉会认为,明星偶像在事业发展上升期,应当将自己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在事业当中,而恋爱会被认为是“玩物丧志”、“花钱养嫂子”。因此,若偶像明星恋爱,会认为是不负责任、不专注事业、辜负粉丝期待的一种体现。


第三,“可能性”的抹杀。
这种观点来自cp粉、男女友粉,与第一类有重合。
实际上,许多观众粉丝心里非常明白,偶像本人并不可能永远不恋爱、永远不结婚,但为何他们仍然会抗拒偶像提及“恋爱”事项呢?不妨理解为:当偶像明星官方宣布自己拥有恋爱或结婚的对象时,此偶像明星能提供的“幻想基础文本”大大减少了。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入一些粉丝对于“纯粹的纸片人”的情感。
我们知道,即使是纯粹的纸片人,有时也会遇到粉丝抱怨官方【将人物塑造失败、故事烂尾】等情况。或有时,某角色本身信息空缺,依靠大量的粉丝二创完善了其形象,而当【新的设定出现】,却反而会使得此前粉丝创立的【世界观、信息桥梁】全部崩塌,也被称作“塌房”。
我们不妨将此种情况引入真人明星偶像里。
在实际生活中,明星跟粉丝之间的人际关系,一定与真实的社会关系大不相同的。即使是素人在微信发朋友圈时,也会将信息分组,选择“把什么样的信息给什么样的人看”。
普通人尚且如此,更何以“自身”作为精美商品出售的“偶像”?无论偶像公司是否刻意的去造一些人设,在客观意义上,明星本人和其在粉丝形象中的投影,本就不可能完全一样。
“偶像”的角色定位,更决定了他流出的信息会是“粉丝咀嚼发散”、“用自身的思维加以扩张”的【基础】。因此,若一位偶像被人得知其恋爱存续关系,那么他拥有的社会关系的【想象空间】会被大大的削弱,毁灭了很多种”存在”(如,不同的cp幻想)的可能性。同样,除恋情外,当依赖粉丝生存的公众人物在其他方面“形象破灭”时,也会出现这样的“塌房”现象。这种【可能性的抹消】,对很多贩卖自己的人来说,是粉丝向事业的一种毁灭性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