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正:什么是表达效果?吃透基本概念,解题方法自然就有了!
前言
很多孩子做阅读理解题的问题在于,那就是题目都读不懂,阅读老丢分,而阅读占初中语文总分的30-40%,阅读分上不去,总分都难及格!
有这种困扰的孩子,该如何拯救呢?
很简单,先吃透基本概念!只有吃透基本概念,才能看得懂考题和参考答案中的专业术语,才能知道命题人到底要考你什么知识点。
我举个例子
比如这个考题:第五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小学和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很多孩子看到“表达效果”就懵了,啥意思?不懂啊!老师也没讲过啊!
不急,今天马老师给你整明白这个概念!⬇️⬇️⬇️
01
什么是表达效果?
我先不直接说什么是表达效果。我想说的是,和表达效果最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什么?是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最核心的本质是给你传递不同类型的信息。5种表达方式就传递5种不同类型的信息。
叙述传递的信息是,人物活动经历或事物发展变化过程。
描写传递的信息是,呈现人物或景物的状态画面。
说明传递的信息是,对事物特点属性的解说。
抒情传递的信息是,交代某种情感。
议论传递的信息是,表达观点和态度。
所以表达效果是指,五种表达方式在表达不同类型信息的时候,表达的好坏。
比如,同样是写一个人的鼻子
A同学说,我在少年宫遇到一个外国人,他的鼻子好大好大。这是普通的人物描写。
B同学说,我在少年宫遇到一个外国人,他的鼻子很大,像一个茄子一样挂在脸上。这个同学就在用了人物描写的表达方式,同时加了一个修辞手法中的比喻,就把表达效果给提升起来了。
02
为什么要提升表达效果?
这很简单啊,我们普通人写的文章和大作家写的文章的表达效果就完全不一样,表达效果就是文章的水准,表达效果好的文章就是一篇美文、范文,表达效果差的文章就是一篇垃圾文章。
03
如何提升表达效果?
所以,提升表达效果靠什么?提升表达效果就靠“四法”。
提升句子的表达效果,用修辞手法。
提升段落的表达效果,用表现手法。
提升文章整体的表达效果,用结构手法。
提升细节的表达效果,用描写手法。
所以,当我们确定了句段的表达方式时,加入这“四法”,就能提升它的表达效果。
04
如何分析表达效果?
当孩子能理解“表达效果”的概念以及如何提升表达效果时,那再遇到这样的考题:第五段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他就有了解题思路,应该从”四法“切入去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从这四法开始,逐一排除,用到了四法中哪些手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这样满分答案就出来了。
觉得对孩子有帮助就点赞、转发起来吧!马老师每天更新阅读理解学习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