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 SPORT】车辆调降教程!


前言:
GT系列作为微软在PS平台的独占竞速大作一直已真实丰富的操控感著称,在这款游戏里你不仅需要一个方向盘起提升操控细腻度更加需要学习车辆调教,无论是转向过度还是转向不足合适你手感的车才能帮你取得佳绩!

那么接下咱们就来了解一下在游戏里丰富的调教选项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又该如何把你的座驾调校成为能帮你取得佳绩的火星战车吧!
1.胎压
(抓地力)
增加胎压:圆形赛车场或比较平滑的赛道,增加胎压可以提升抓地力,指向会更加灵敏。
减少胎压:路况比较抖,路面不平滑的赛道减少胎压可以增加抓地力,车辆超控响应会有延迟。
2.外倾角 (轮胎的底部往车内或者车外偏离角度)
(过弯过载)
前轮:如果追求 apex 附近的抓地力,可以增加前轮的负外倾角。
后轮 :如果追求 apex 附近的抓地力,可以尝试增加后轮的负外倾角。需要妥协的是太大的负外倾角会造成出弯转向过度和过高的胎温。
缺点:由于轮胎倾斜角度更大,在直道,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会变小,直道上的性能会变差,在直道刹车时,轮胎会更容易锁死。太多的负外倾角也会造成转向不足。
3.后倾角 (前悬挂和转向轴的夹角,后倾角改了,则外倾角也要改)
增加:回正方向盘需要施加的力会增加。调整后倾角是车手用来调节方向盘力反馈的量的最好方式。一般来说, 效果都比较好,除非在出弯和通过高速弯时车会有点不稳定。
后倾角改了,则外倾角也要改。
4.束角 (不平整的路面时保持稳定)
前轮束角(前轮指向性) :这是用来调整赛车直道和入弯表现的强有力的调教参数。
增加正束角:提升刹车稳定性,还会减缓入弯转向时车的响应。
缺点:会降低直道的速度,束角角度越大,直道速度就越慢。
增加负束角:对提升车在入弯转向时的响应速度有极大的效果。
缺点:降低直道速度和稳定性。
后轮束角(后轮整体稳定性) :这个参数主要影响的是车尾在过弯时的反应。
增加正束角: 一般而言,过弯时外侧轮胎稍微指向弯内会有助于后轮的抓地和整体的稳定性。
增加负束角 :当抓地力到极限时,赛车会迅速的变得转向过度。一般而言,只有在转向不足非常严重且通过其他方式依旧不能解决时才会调成负束角。
5.防倾杆 (车辆稳定性,防倾杆的软硬需要配合悬挂来调节。)
前轮防倾杆(增加车辆稳定性):对赛车的整体动态有很大的影响。
增加硬度:提升车辆整体稳定性,同时使车的动态平衡偏向转向不足,使得车手可以做出激烈的打盘动作。 需要妥协的是, 当车遇到不平整的路面或者是刹车时,偏硬的前防倾杆会减少轮胎的附着力,所以当赛车有小跳动时,两个前轮都会被影响,从而整体抓地力会有所下降。
增加软度:使车的动态平衡偏向转向过度。增加前轮的附着力,可以提升在不平整路面和刹车时的稳定性和性能。
后轮防倾杆:对调节赛车出弯时的表现很有帮助。
增加硬度:当你在转向的过程中给油时,比如在出弯过程中,偏硬的后防倾杆可以有效减少赛车的转向不足,同样的,需要妥协的是轮胎附着力
增加软度:使车尾可以侧倾更大幅度,尤其是在出弯的过程中更加明显。如果调得过软,赛车出弯时会转向过度。和调得过硬时相比,这种转向过度要更平缓一点,而不会有突然性的甩尾。
缺点:如果过硬, 可能会导致后轮不稳定,产生不连贯的,突然性的甩尾。
6.刹车比 (弯道与直线刹车稳定性)
增加前轮刹车比:使车在直线刹车时更稳定, 在刹车入弯时更加转向不足。
缺点:是前刹车比过大会浪费后轮的刹车作用力,从而降低整体刹车效率。
减少前轮刹车比:在有限范围内提升刹车效率(减少刹车距离)。
缺点:过多的后刹车比,会从两个方面降低赛车的性能。首先,会降低整体的刹车效率。其次,更严重的,如果车手在刹车降档时油刹配合不好, 容易造成后轮锁死,这时赛车非常容易失控。
提示:如果刹车比调节适当,赛车在入弯过程中松掉刹车时,车子会有转向过度的趋势。
7.车高 (增加前后轮抓地力)
前轮(转向过度与转向不足)
降低前轮车高 :降低了赛车前部的底盘高度。这会使更多的负载转移到前轮,增加前轮的抓地力,使赛车动态平衡偏向转向过度。
增加前轮车高:增加了赛车前部的底盘高度。这会使更多负载转移到后轮,增加后轮的抓地力,使赛车动态平衡偏向转向不足。
后轮(转向过度与转向不足)
降低前轮车高 :降低了赛车后部的底盘高度。这会使更多负载转移到后轮,增加后轮的抓地力,使赛车动态平衡偏向转向不足。
增加前轮车高:增加了赛车后部的底盘高度。这会使更多的负载转移到前轮,增加前轮的抓地力,使赛车动态平衡偏向转向过度。
8.压缩阻尼&回弹阻尼
前轮(压缩)
调硬前轮压缩阻尼:减慢赛车前部负载转移速度,缺点是稍微减少柔度。
调软前轮压缩阻尼:增加前轮的抓地力和柔度,但是会减少赛车的稳定性。
后轮(压缩)
调硬后轮压缩阻尼:这是减少过弯转向不足最有效的调教方式了,使车变得转向过度。
调软后轮压缩阻尼::增加后轮抓地力和柔度。使车变得转向不足。
前轮(回弹)
调硬前轮回弹阻尼:入弯时,当刹车释放掉,转向会更积极,减少转向不足。如果调的过硬,入弯会容易转向过度。
调软前轮回弹阻尼:入弯时,当刹车释放掉,前轮会有更好的柔度,偏向转向不足。同样的,出弯时也会转向不足。
后轮(回弹)
调硬后轮回弹阻尼:会增加入弯时的转向不足。缺点是后轮柔度降低。
调软后轮回弹阻尼: 会明显减少入弯时的转向不足, 增加后轮柔度。 缺点是入弯时不太稳定。
9.齿比
调短 :更快的加速,降低极速。适合直道短的赛道。
调长 :更高的极速。适合有长直道的赛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