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理科的诀窍是妄想

2023-10-09 09:19 作者:スレーブ_スレイヤー  | 我要投稿

假设你要实现一个功能A,功能A需要用到功能B的结果,以及功能C。

那么对于我来说,我会首先实现C跟B,然后再去实现A,这样可以保证C跟B足够泛用,这一次给A用,下一次还可以给D用。

但是我注意到很多大佬跟我的做法是相反的:

大佬会首先假定B跟C已经实现了,在这个基础上去实现A,并不关心B跟C是否真的实现了。


这其实非常反直觉,是跟日常生活相悖的,比如你做蛋包饭,你想要进行步骤D,把鸡蛋铺在炒饭上,你首先得有炒饭跟鸡蛋,你不能说我先实现这个步骤,再去做炒饭。

所以理科好的人,普遍妄想十分严重,离现实越远越好。

而我认为:

我会步骤D,但是不会炒饭,也不会做鸡蛋,我没法假装自己会做。

这是编程,但是这一点可以推广到所有理科,这些人总是会去假设一些条件,假设已经得到了某些结果,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往后推进,而我就总是喜欢揪着假设部分的实现不放。

这就是我数学差的最底层原因,我过于关注细节了,总是认为缺乏细节就意味着不够稳固,因此不敢去妄想。实际上这种做法是把问题拆分了,当前问题需要那个结果,就把那个结果作为一个新的问题,后面再解决,而我只用关心怎么用这个结果解决当前问题。

体现在算法上,就是:

我会希望直接用题目给出的所有信息,得到一个答案,而不是首先明确一个问题,再问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以前,需要解决哪些问题,需要得到什么结果。



体现在软件开发上,也有很多问题:

我是先开发一套通用的库,再让上层去依赖这个库,完成所有的功能以后,再去实现界面。

结果就是,很多时候我的设计是没有头绪的,因为不知道调用方的需求,不知道那些可能出现的情况,只能根据经验来设计,很多时候没有经验,就停滞了。

但是反过来,先设计好界面,再去实现每一个按钮的功能,一步步往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完成以后,再重构一次,把重复的部分提取出来就好了。



更抽象一点,我的习惯是自底向上的思考,我并不喜欢空中楼阁的假设。但是这样局限性很大,特别是面对复杂问题时,通过这个地基能够搭建出无数种结果,没办法保证运气好到得到想要的结果。

但是从顶往下思考的话,一切就都是固定而明确的,并且一定可以到达地基。




理科的诀窍是妄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