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曾打算放弃学习的“游戏少年”考了610分

“李老师,告诉您一上好消息:我儿子考了610分,加上特长生的因素,上重点没问题了,非常感谢您的指导和鼓励!”
一位妈妈高兴地告诉我。
回家就玩手机,半夜都不睡
孩子曾经是“游戏少年”,好动,贪玩,学习压力大。初二玩手机的频率增加,学考前,因为玩手机游戏,晚起,早上叫不起来,不想上学,和爸爸发生了冲突。严重的一次,爸爸打孩子,孩子把爸爸赶出去,坚决不让爸爸回家。爸爸在外面待了3个月,中间回来过几次,洗澡,拿衣服,孩子见到他,扭头就出去。爸爸没法在家待。
到了初三,妈妈担心孩子沉迷手机,耽误休息和学习,影响中考和身体健康,时常催促孩子早睡,停止玩手机。孩子不仅不听,还明确表示不希望妈妈待在家里,否则他就不学习。
无奈之下,选择了妥协,她离开家,由学校心理老师每天来家叫孩子起床上学。
妈妈在和我交流后,缓和亲子的关系,然而看到孩子玩手机,她依然会着急焦虑,会催促孩子放下手机。孩子说他摆烂,就是因为妈妈催促他,他表示自己学习压力大,没信心了,想放弃。妈妈劝他放弃中考,选择复读,课程由妈妈辅导,将来可以考重点中学。孩子说不想学了。说能考啥样,就啥样。
妈妈说:“现在回来就看电脑,半夜都不睡,感觉他越来越沉迷。”
我以疏导妈妈的焦虑情绪,让妈妈缓和亲子关系,减轻孩子的压力,激发孩子的信心和精神动力为主。
妈妈的悟性强,能很快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一看到孩子长时间玩手机,又会焦虑起来。一次,她说:“昨晚儿子又是3点才睡,本来说好12点睡觉,结果他迟迟不睡,我去催了几次就生气了,一下玩到半夜,还嫌我催他了,说我每天都给他压力,他受不了,只有在虚拟世界里才能找到快乐。想想这半年我一直容忍他各种作,可是他还嫌我给他压力了,真不知道该怎么办?现在说什么都不听,就看着他这样下去吗?我现在觉得在他面前活的很卑微,说话办事都要看他的脸色,一句话说不对就恶语相向。”
我问她:“孩子所说的那些话,是真实感受。而您接受不了,是为什么呢?是不是觉得孩子不是您渴望的那种状态,应该是学习的状态?”
“我现在都放低要求了,不指望他整天学习,但起码不能从早到晚都在玩啊。”
“对啊,当孩子没有按照您的渴望去做时,是不是您内心起了冲突?是不是就要去劝孩子,让孩子按照您的指示做?”
“我感觉自己和孩子现在精神内耗都很大,僵持在这里。”
我告诉她:“这看似是孩子的问题,实则是自己内心焦急所致。要疗愈这颗急躁的心,一切就开始变向了。自己稳则孩子稳,孩子其实比您更着急,正是他急于求成,但又不达目标,才会躺平。这是您要注意的问题啊。”
妈妈觉得有道理,开始调整自己的情绪和对待孩子的方式。
妈妈的爱和信任是孩子的精神乳汁
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说:“李老师,这两天和孩子关系正在修复,他也基本原谅了我,昨天我给孩子发了很长一段文字不知他看了没有,里面表达了对他的歉意。”
我说:“您看到一个现象——当您跟孩子道歉时,关系就好了一些。这就是方式方法的重要性,但仅是这样还不够,您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有这样一个道理:要得花开,需要春暖。您当孩子的春天,孩子这花自然就开了。如果您内心愉悦,就是孩子心情的春天,否则就是冬天。您选择哪个?”
妈妈说“当然是春天。谢谢您的分析,听完之后心里舒服了很多,也明白了方向。”
我说:“小时候,妈妈的乳汁是孩子的营养,孩子长大后,妈妈的爱和耐心信心恒心也是孩子成长的乳汁啊。”
妈妈说:“我脑子里面经常浮现小时候他依赖我的样子,那时候多么乖巧懂事,现在总是吊着脸不理我,让我觉得陌生,经常问自己孩子这是怎么了?我看到他的痛苦煎熬,想帮助确有一种无力感。”
我说:“这是您给孩子的精神乳汁断了。把对孩子的爱、赏识、信任捡回来,孩子的精神乳汁就回来了,孩子就从目前的‘精神营养不良良’状态,回到春暖花开时茁壮成长状态了。”
我告诉她一些具体的方法,妈妈表示自己会去努力。
过了一段时间,妈妈说:“李老师,最近孩子有些进步,每天能够下楼锻炼,1点之前睡觉,早上8点多起床上学,但他要求中午退宿回家休息,实际是为了打游戏。他帮同学打游戏,任务还挺多,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我试着劝他但不听,还每天催我答应他的要求,您说我该怎么办?”
我告诉她:“一看到孩子有了学习状态,马上就有了要求,而忘记关系的拉近和力量的给予,就易产生分歧,咱们要讲策略。先拉近距离,然后再用力,否则孩子抵触,我们的话,孩子能听吗?”
一模二模都不理想,还有希望吗
一个月后,妈妈说:“李老师,孩子这次模考有两门课没参加,原因是早上起不来,老师来叫也没去,其他几门课成绩也不理想。最近还是每天9点左右去学校,回来玩游戏。他自己还想走特长生的路考高中,但就是行动跟不上。校长今天跟我说不行让他休学专门在家打游戏,您觉得这样可行吗?他这次一模成绩很不理想,距离普高线还差150多分,我很担心中考会失利。我中午回去说了,孩子说他能过线,不用我管。”
我问:“孩子说他能过线,不用您管,您是怎么回复的?”
妈妈说:“我说那要从现在开始努力,不能再这样玩游戏了。”
“这么说是给孩子压力。如果您说:孩子,妈妈很高兴你这么说。妈妈相信你能说到做到。孩子内心会感受到妈妈的信任和力量。”
妈妈表示要照做。过了一段时间,她说:“李老师,最近我和孩子的关系有所改善,前天陪他到户外骑自行车玩的很开心。孩子最近学习化学热情较高,主要是老师对他单独辅导和要求,我们也给了鼓励,但其他课还是不瘟不火,回家以后仍然热衷打游戏,他为了要我的旧手机(自己的手机屏幕摔坏了),答应每天写作业,但只能完成很少一部分,基本是在学校写的,回来后除了背诵几乎不动笔,还骗我说大部分都写完了,我也不敢直接拆穿他,不知道应不应该管?”
我问她:“您看到孩子几个闪光点了吗?”
“看到了,他能主动学习化学,这就是进步。有写作业的愿望,虽然还不能完全做到。但我也不确定他是不是为了要手机才说的写作业。”
我说:“能有学化学的热情,能部分地写作业,能外出骑车,这都是孩子在尽力去做的事情。对于内心力量不足的孩子来说,能做到这一步,已经难能可贵了。关注子的这些积极变化,自己会有信心,孩子也会有信心。”
一个星期后,妈妈告诉我:“李老师,孩子二模成绩出来了,这次才考了332分(体育没有测试)。虽然这次考题比较难,但差距仍然很大,尤其是数学第二面卷子都没做,才得了40分。中考在即,想要提分是很困难的,孩子仍然坚持参加中考,我真的一点信心都没有,现在该怎么办?除了历史,其他课都在班上垫底,尤其是政治和数学拉分太多。”
我说:“您是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增加信心对吧?您得思考一个问题:以成绩论成败的结果会是什么?是孩子信心的增强,还是减弱?您依然要关注孩子的积极面,给孩子信心和力量,只要信心恢复了,一切该有的都会有。”
中考体育,非要选弱项,怎么办
几个星期后,妈妈问:“李老师,在孩子的坚持下给他报名了中考,学校老师建议他最后三个月在外面机构上一对一辅导,更有利于提分,但他不同意。另外,中考体育项目中,引体向上和实心球二选一,目前测试实心球他能拿70分,引体向上只能得20分,但他非要选引体向上,怎么劝都不行。您说我该怎么办?说多了,他嫌我唠叨,说考试是他的事情不让我管,但眼看着他犯错,我又毫无办法,真是受折磨。”
我问:“您是不是有一种煎熬感?”
“是的。就是看着他往火坑里跳又束手无策。”
“是不是希望孩子能选实心球?”
“是的,说了很多次但没用。”
我问:“看到孩子没有选实心球是不是着急?而且希望孩子能选这项目?”
“实心球虽然成绩也不理想,但总比引体向上好多了。我就不明白他为什么非要选劣势项目。”
我告诉她:“当您的愿望强烈时,给孩子的掌控感就会增强,虽然您是好心和爱孩子,但到了孩子这里感觉到的却是压力和焦虑。孩子可能原本是要选实心球的,但是由于有了对抗意识,就故意不选。要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当孩子有了自主选择权时,就会对自己负责了。就会从对抗中走向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您可以说:‘孩子,妈妈相信你会认真思考自己的未来,相信你会做出理性选择,无论你做什么选择,妈妈都尊重你。’您在孩子的问题上,要顾及孩子的感受。目前,您考虑问题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但从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的不多,当您能够做到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想法时,就会放手,事事和孩子协商,这样孩子就找回自我了。”
几天后,妈妈告诉我:“李老师,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儿子中考体育满分,今天又获得区击剑比赛团体冠军!”
我问她:“现在还担心不?”
她说:“这下中考应该问题不大了。”
我说:“我能感受到您现在的心情,我真替您高兴。我们要相信孩子,孩子是有能力有智慧的。”
妈妈说:“最近每天上课也很认真,晚上11点半我们全家收手机电脑。”
我说:“孩子的状态回来了。越是临近中考,越要情绪稳定,让孩子放松。”
明天就要中考,压力大,怎么办
中考前,妈妈问我:“李老师,孩子明天就要中考了,最近这段时间有进步,成绩也提高了,上普高线基本没问题,加上特长生能上重点学校。但从模考成绩看距离他理想的学校还有一些差距,所以临近考试他有些焦虑,这几天晚上看手机到半夜睡不着,真担心他考试的状态,不知您有没有什么建议?”
我问她:“您的担心是不是万一孩子不去考试或者影响临场发挥怎么办?”
她说:“是的。担心他起不来或者没睡醒,状态不好。”
我说:“调整自己的情绪最重要,我们自己放松了,孩子才能看到我们舒缓的脸色,减轻焦虑。”
妈妈说:“我努力做,今晚不行带他出去转转放松一下。”
我说:“嗯,这是对孩子有力的支持,给您点赞!假如孩子有退缩心,一定要安慰和鼓励。有些孩子担心考不好,就会产生退缩心,当逃兵。这时,家长的安慰鼓励会让孩子燃起希望,激发信心。”
妈妈说她一定会鼓励孩子,我说:“安慰时要柔,充满爱意,激励时要坚定有力。”
妈妈说:“好,我要好好调整自己,有时还会表现出担心着急。”
我说:“相信您会在此时激发出孩子的能量。”
中考结束后,妈妈说:“李老师,好消息——我儿子考了610分,加上特长生上重点没问题了,非常感谢您的指导和鼓励!”
4个经验
一是妈妈遇到烦心事或难题会及时咨询,一面调整心态,一面积极寻找解决方法。悟性强,自我改变力度大,努力保持良好心态,做到温和对待孩子,为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是学校老师的积极配合。学校心理老师不放弃,不抛弃,坚持每天来叫孩子上学,让孩子感觉老师始终相信他,爱他,对他保持最大的耐心和信心,给孩子有力的精神支持。
三是孩子自身的改变力度大。他在妈妈情绪改变之后,感受到了母爱,有了人生的自主感,面对现实,努力改变自己,积蓄能量,无论顺境逆境,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坚持就是胜利。
他曾在一篇作文里写道:“回看当年,我苦练书法和钢琴,发现自己没有坚持下去,要么是离开了曾经的住所,远了,不练了,要么半途而废。而那时我还梦想着干这干那,一飞冲天,一鸣惊人。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现实了许多,尽管过得不舒服,经历了很多失败,但我都会安慰自己——我是独一无二的啊,全世界没有人和我拥有一样的指纹,相同的思想和DNA。即使以后还会经历很多挫折,无论多少人会对我冷眼相待,无论自己有多么不起眼,可是我有自己独有的、突出的地方,我生得再平凡,也是限量版的啊。
人生来就是要吃苦的,小时候吃学习的苦,长大了吃生活的苦,老了吃体弱多病的苦,平凡地活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即使有太多的困难,我依然坚信快乐的日子会到来。在这之前,我会怀着一颗平常心,特立独行地活下去……”
四是孩子找到了人生的价值,有了精神动力。
孩子说:“老师曾问过迷惘的我,想当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当时无法给出答案。但现在我有头绪了,就如同那春风一样,默默地帮着他人,为他们带来生机和希望。
现在的我,绝不会质疑自己,我们的前途就像刚刚来临的春天,有着无限的生机、无限的光明。愿我乘着这春风,一路勇往直前,奔赴美好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