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天使科普:脑瘫儿童家长掌握这6种“家庭康复干预方法”,让康复成效更进一步!

2023-06-12 08:51 作者:广州启蒙星  | 我要投稿

小儿脑性瘫痪又称小儿大脑性瘫痪,俗称脑瘫。是指从出生后一个月内脑发育尚未成熟阶段,由于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以姿势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障碍综合征,病变部位在脑,累及四肢,常伴有智力缺陷、癫痫、行为异常、精神障碍及视、听觉、语言障碍等症状。脑瘫患儿的治疗,临床上最主要和常见的方法是综合康复医疗”。如运动疗法,包括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训练;如爬行、有目的的指认(鼻、耳等)、训练抓物、持物、起坐、摇摆、扶行(背靠墙、面朝墙)、原地运动(弯腰拾物、抬脚训练、单脚独立、原地起跳)、行、跑;以及物理疗法,包括神经电刺激疗法、温热疗法、水疗法;还有作业疗法即能力训练等。

 


通过综合康复训练可提高患儿各方面的生活技能增强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这个长期过程中患儿不仅需要专科医院康复师的干预治疗“家庭康复干预”同样重要

家庭康复干预在儿童康复中扮演着尤为重要的角色,家庭是患儿最自然的生活环境,父母是最清楚、最了解孩子的特性和需要的,因此很多康复治疗是可以由父母在家里进行的。

 


脑瘫康复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保证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才能使患儿得到全面康复。

下面就跟着赵聪敏教授一起来看看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中常见的方法有哪些!

1、头部训练

可利用俯卧位训练抬头的能力,让孩子趴着,拿玩具停在与孩子眼睛同等高处,为了让孩子抬头看它,把玩具一点一点抬高。每天至少俯卧30分钟,以每次5到10分钟左右最适宜。

 


2、翻身训练

可以让孩子趴在地板上,从背后拉他的衣服帮他转动肩膀翻身;让孩子趴着,将一条浴巾置于胸前,将浴巾两头提起来,保持只让他手和膝部着地,家长一边和孩子沿地板慢慢地前进,一边鼓励他;一人帮他移动手臂,另一人帮助交替活动他的脚,帮他用力爬向某一个目标。

 


3、爬行训练

患儿需要两手臂伸展并支撑,下股以膝关节支撑,使躯干与大腿成90度,姿势稳定后,可在患儿面前放置玩具引诱患儿伸手向前抓取,同时可推动患儿足底,辅助其前进。

 


4、坐位训练

可以将孩子双腿分开坐在你的膝上,活动你的膝,使他轻轻向一边倾斜,鼓励他稳住自己。或向下压住他的髋部帮助他坐起,将他倾向另一边。从后方握住其髋部,轻轻将他推向一边,让他把握自己,向不同方向转身坐。将他向另一边倾斜,向一边侧坐。

 

5、站立训练

大人可拉孩子一只手,诱使他从座位过渡到双腿为跪姿,然后再让他站起来。孩子抓住小床栏杆时家长把双手放在他腋下支撑站立,逐渐减少帮助,让他自己保持平衡,提高双下肢负重能力。也可以穿戴足踝矫形器,利于矫正足尖,稳定踝关节,从而使患儿很好地站立及行走。


6、步行训练:固定患儿一只脚,诱导患儿另一条腿屈膝、抬脚,再使脚按足跟、脚掌顺序着地。

 


家庭康复训练,家长应注意以下事项

1.进行家庭训练时,家长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估孩子目前的能力,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障碍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给以适量的训练和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增加疲劳和跌倒摔伤的风险。

2.创造安全、舒适的训练环境,注意安全和保护性措施,如物品放置合理,适宜的地面,物品边缘用海绵绒包裹等。对视听障碍和服用特殊药物者加强看护。

3.家长可同时进行多方面训练的综合康复。将康复训练内容融入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

4.在训练过程中尽量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因为孩子主动参与会让训练效果事半功倍。

5.训练模式要多样化,多鼓励亲子游戏模式,如此孩子会更乐意去配合完成训练。

 小儿脑瘫康复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需要有耐心,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殊情况,家长还需向专业的康复医师学习和了解,获取更专业、更系统的治疗,制定详细的家庭训练计划,采用灵活多变的家庭训练方式,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天使科普:脑瘫儿童家长掌握这6种“家庭康复干预方法”,让康复成效更进一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