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了就会遇到,孩子看到一本日历,尴尬了——养娃记0135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努力陪伴孩子成长的中年胖子。
还在什么时候接触这个话题比较好?当家长想好的时候,孩子已经无师自通了。
一本文艺的日历引发的话题

事情的起因,是家里买了几本日历,有关于汉字的,有关于武侠,有关于世界名画的,前面基本原来就拆开了,唯独这边名画的没有拆开,后来他拆开了,自己看我也没当回事,后来他自己告诉我了,里面有很多luo体的,很小心翼翼,又带着点兴奋,爸爸,这里面有很多……
我是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孩子帮我当朋友,愿意跟我分享他的秘密。紧张是第一个反应不能看,但是又不能太明显。

大师是咋看人体的,咱也不能太落俗套

当时的说法是,比较有名的画家都会挑战一下,觉得人体最美。弘一法师是最早引入的(可能有误,也没去深究),经历了很多年的发展,大家才渐渐接受了。他倒是觉得不太好这样吧,应该穿个衣服啥的。大概瞄了一眼,就说古希腊的很多神话故事会这样画,中世纪的教廷会这么画,体现人体的美,他接过去,有雕塑是这样的。
我说多一点,就是为了转移注意力,他倒也没啥感觉。又聊了很多关于国内美术教育的状况,淡化对画本身的关注,更多关注背后的内容。
正确姿势大概是啥样的

其实我的想法还是担心他青春期,想多了,毕竟从小孩变成家长。于是去查了一下资料,我想,遇到什么就讲什么吧。每个人有自己的处理方式,如果暂时没有也可以尝试用下面的说法
首先,美术教育中,写实的训练方法是从西方引进的,而在人文主义产生之前直到印象派的出现的几个世纪里,人或者人与人人与自然作为表现对象和创作题材贯穿于整个西方绘画。人的骨骼形状、肌肉发达程度、皮肤的质感这些东西本身就各不相同,加上动势、平衡和肌肉的膨胀、紧缩等变形所产生的结果更是千差万别,人体写生的主要目的是学会整体观察思考和比较,哪里软,哪里硬,哪里可动,哪里必须严谨,并且可以多角度观察。否则画一只苹果和一只猫就没什么区别,慢慢会变成看见什么画什么,变成对现实世界的抄袭。 往远里说,作为科学产生之前人类认识世界了解自己的重要方式,不熟悉这躯壳的结构形状甚至剖开表皮下的东西,谈何了解?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80268/answer/16845719
其实对于每一位画家来说,最痛苦的事情便是把他的作品说成庸俗,而一幅“人体画”如果是因为“私欲”而创作,那一定不会高雅,因此很多画家都会表示,创作人体画首先是更好地展现人体结构,这是考验一位画家对结构的把握,再次就是为了展现大自然最真实的美,“人体画”必定是人类眼中最完美的一种姿态。
https://www.sohu.com/a/451719261_817874
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中学阶段,叛逆的萌芽已经越发明显,许多看起来无法接受的缺点,拖沓,拖拉,信心不足,情绪管理不善,丢三落四,凡此种种,一应俱全。我似乎慢慢把一手好牌给打坏了。不管如何,还是希望尝试着记录这段经历,聊以慰藉,抚慰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