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德瓜分波兰
《里宾特洛甫条约》是一个“分割波兰”,瓜分它的协议,这一说法按照惯例般地被作为事实陈述。毋庸置疑,(产生)这一谬误的重大原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英法确实和希特勒签订了一项“分割另一个国家”即捷克斯洛伐克的《互不侵犯条约》。那就是1938年9月30日签订的《慕尼黑公约》(Munich Agreement)。波兰也参与了“分割”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动)。波兰占有了捷克斯洛伐克切申(波兰语:Cieszyn)地区的一部分土地,即使那里只有少数人口是波兰人。 所以反共产主义“联盟”英国、法国和波兰确实参与瓜分一个毫无抵抗力的国家!这可以解释,至少部分解释,为什么今天持反共立场的人坚持认为,苏联也对波兰做过同样的事情。但不管什么理由,它是一个谎言。 苏联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协议,不像盟国已经分割捷克斯洛伐克那样是为了“分割波兰”,而是为了保卫苏联。这一协议包含了苏联在波兰的利益线,在德国和波兰的可能战争中,当德国击溃波兰军队之时,德军将不能越过苏联在波兰的这一利益线。 而如果波兰军队被打败,它和波兰政府可以退到苏联的利益线内,并在线内找到栖身之所,因为希特勒已经同意,不会进一步突破苏联在波兰的利益线。在利益线内栖身的波兰人就能和德国讲和。这样波兰这个国家仍将存在。 苏联这么做,并不是出于对一个正在快速变成法西斯主义的、残暴的、反共和反苏的波兰的任何之爱。苏联想要一个作为苏联和纳粹军队之间的一个缓冲区的波兰政府——任何一个波兰政府。波兰政府对自己人民的背叛,使这一计划受挫。 我们如何知道对这些事件的解释是真实的?我们如何知道在波兰把自己软禁在罗马尼亚之后,苏联于1939年9月17日开始占领波兰东部之时,苏联没有进行侵略或“侵犯”波兰?这里有九条证据: 1.波兰政府没有对苏宣战。 2.波兰最高指挥官爱德华·雷兹希米格维(Edward Rydz-Smigly)元帅命令波兰士兵不要和苏联战斗,尽管他命令波兰武装力量继续和德国战斗。 3.波兰总统自从在9月17日被软禁于罗马尼亚之后,就默认波兰不再有一个政府。 4.罗马尼亚政府默认波兰不再有一个政府。 5.罗马尼亚和波兰之间有一个针对苏联的军事协议。然而罗马尼亚并未对苏联宣战。罗马尼亚承认红军并未和德国结盟来与波兰发生战争。 6.法国并未同苏联宣战,尽管它与波兰有一个双方互助防御协议。 7.英国从未要求苏联从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撤军,这些前波兰国的领土在1939年9月17日之后被红军占领。 8.国际联盟没有确认苏联已经侵占了一个成员国。但是当苏联1939年进攻芬兰的时候,国际联盟确实投票开除了苏联,并且有几个国家和苏联断绝了外交关系。这个明显不同的反应告诉我们,国际联盟认为苏联在有关波兰问题上的行动有着本质不同,正如不是(把它看作)“诉诸战争”的(问题)。 9.所有的国家接受苏联的中立宣言。 自然地,一个国家不能“侵犯”另一个国家,同时却仍旧自信满满地宣称在涉及与那个国家的战争时它是中立的。但是没有一个国家——美国,英国,法国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宣称苏联是一个交战国。甚至波兰流亡政府一开始在巴黎也没有对苏宣战。 1958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乔治·金斯伯格(George Ginsburgs)发表了一篇文章考察德波战争中苏联的中立表态。在参考了那时的国际法和当事人的陈述后,金斯伯格总结认为,苏联确实是中立的,并且这种中立(态度)被国际承认。 没有政府的波兰,作为一个国家在国际法(框架)下已不复存在。这一事实被波兰民族主义者否认了——更多时候是直接被忽视了——对他们来说,这一事实是无法面对的,而且(这一事实也)通常被反共产主义者(忽略和否认)。 片刻的反思将会揭露这种立场的逻辑。波兰政府被拘禁在罗马尼亚并且在它拘禁自己之前并未指定一个继承者。没有政府,就没有波兰主体向那些仍未被德国占领的波兰领土宣布主权;没有人去协商;没有警察,地方政府和军队要负责的实体。对外国而言,波兰驻外大使不再代表他们的政府,因为(已经)没有政府。 德国不再承认波兰国家的存在。直到9月15日德国外交部长里约阿希姆•里宾特洛甫(Joachim von Robbentrop)写信给德国驻莫斯科大使弗里德里希•沃纳•舒伦堡(Friedrich Werner von der Schulenburg),如果苏联不派武装力量进入波兰东部地区,这里将会形成政权真空,在政治真空下“新的国家”有可能形成: 里宾特洛甫不再提到“波兰”,只是提到“位于德国势力范围东部的地区”。这表示他认为波兰政府不再履行职能,所以即使在没有德国武装力量和苏联尚未进入的东部,(波兰)也不再拥有主权。 德国现在能随意占领原来正好接近苏联边境线的波兰东部地区,或者在那里建立一个或多个亲纳粹的反苏傀儡国家。苏联不能允许这些后果(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