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边评测】骨感——锐可余音SG-01体验分享

散人按:
按照我刚接触HiFi时的记忆来说,初烧想要拥有一条外观、做工、素质、声音耐听度等方面样样不差的耳塞,至少需要付出上千元乃至几千元的成本。而如今的烧友远比我们当初幸运的地方在于,行业的发展让更多有实力的品牌加入到耳塞的研发与生产当中,不断地降低着“靠谱产品”的入手门槛。
近期,锐可余音推出售价为199元的新品耳塞SG-01,腔体加工工艺精细,造型圆滑小巧,佩戴牢固,素质在入门级中表现突出,尤其擅长演绎女声曲目。这样一条声音表现健康的耳塞,无疑是很适合刚入烧的朋友赏玩的。

【引子:“入门级”的流变】
HiFi发烧友在玩器材的过程中,如果不是打一开始就“一步到位”,那多半会经历一个从入门级逐步进阶的阶段。在我刚入烧的时候,由于消费能力的限制,我接触的器材也大多属于入门HiFi级别,价位在两百元左右。随后,手上的器材级别慢慢提高,我对于入门级别耳机就不怎么关注了。
前两年的某一天,我无意中听了一些当时市面新出的入门HiFi耳塞,不禁惊呼:现在的塞子比当年自己玩的塞子,变化实在太大了。或许有些老烧友会更怀念老器材的味道,但耳机领域中声学技术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耳机领域可以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入门HiFi耳机素质越来越强,风格也更多元化,日渐颠覆我对于这个级别耳机的固有印象。这让我不得不重新看待入门价位的耳机,探索其声音所要表达的理念——就跟欣赏高级别的耳机一样。
今年年初,锐可余音(以下简称“余音”)发布了HiFi入门级新耳塞SG-03,这款塞子的造型和声音都是烧友热议的话题。距离SG-03上市没过多久,余音又公布了系列第二款耳塞SG-01的图片和参数信息。
前段时间,在一次线下交流中,我试听了SG-01的工程样机,其声音表现让我有种“耳”前一亮的感觉。得知这条塞子正式售价199元,我当即向余音官方提前购买了一条回来仔细聆听。

【外观:张力十足】
SG-01在外观上延续了SG-03科技感满满的金属风格,但具体设计语言和SG-03大有不同。新耳塞采用液态金属一体成型设计,并采用CNC精雕工艺打磨,在腔体表面采用电镀加喷油的工艺进行处理。在腔体外侧,三道凸起的脊线从一个汇聚点发散开来,从不同的角度看,光影明暗相间,在灰黑色的腔体上呈现出深邃的视觉效果,十分耐看。腔体内侧的造型浑然、圆润,整个腔体的轮廓比SG-03要小一点,厚度上则有明显缩减,佩戴起来舒适且稳固。
得益于余音自有的工厂体系,余音耳塞的做工一直保持在线状态。我接触过挺多款余音的耳塞,其出色的加工工艺总令我赞叹不已。


SG-01标配的线材是4股高纯度无氧铜线,插针为0.78 2pin,在插针周边有一圈凸起的边缘,和腔体的插针口紧密贴合,相当牢固。线材外皮为尼龙编织,虽然比较粗,但十分柔软。有趣的是这根原配线材还带了麦克风,如今手机市场新出的机型大多数取消了3.5mm耳机口,倒是笔记本电脑把传统分离的耳机口和麦克风口合二为一,让带麦的耳塞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声音:筋骨强健】
SG-01是单动圈耳机,搭载10mm N50石墨烯复合振膜。试听SG-01的声音表现时,我所用的前端是飞傲的M11 Pro,考虑到耳塞的定位,我也拿出手头的小尾巴来测试驱动效果。

当初第一次试听时,SG-01给我的最直观的印象就是“骨骼清奇”。作为一条售价为199元的耳塞,SG-01的素质展现出了入门级耳塞中少见的全面性。具体而言,SG-01的解析表现不错,不刻意地进行锐化处理就能让充足的信息量自然呈现,对高频器乐的演奏细节有着细腻的还原。声场较为规整,自然而舒展,纵向的表现稍优于横向,各个音乐元素之间有一定的分离度。动态不至于大开大合,瞬态响应的速度不算特别快,但都足以应对流行乐和小编制音乐的需求。
以往我所听到的入门HiFi耳塞,就素质方面而言,大多会在某一两项上着力刻画,比如将声场拉得较宽,或是把解析做得尖锐,让听者获得一耳朵的满足感。相比之下,SG-01对自身素质的呈现显得不着痕迹,有相对的长处,但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这种处理方式让耳塞的“骨架”搭建得更加结实,声音更健康。
如果以素质为“骨”,三频为“肉”,那么SG-01呈现的是一副较为清瘦的形态。SG-01的低频有着不错的弹性,泛音不弱,但下潜不太深,整体的回收也比较快,对于低频乐器的表现更注重响起瞬间的效果,后劲不算强。中频的厚度中规中矩,人声在中间略靠前的位置,口型比较清晰,在人声曲目中可以感觉到歌手处于核心的位置。高频方面表现比较清丽,有一定的光泽,没有过于明显的涂抹感。
总体而言,SG-01无论是在硬素质还是整体风格的适应性上,都给我比较大的惊喜,这是在此前的千元以内的耳塞中较少出现的。就我个人口味而言,如果要提出一些更高的期待的话,我希望SG-01在中高频的密度上可以有更好的表现,从而在演绎音色较为沉稳的人声或器乐时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对于SG-01,我选取了一些日常出街时常听的歌曲,来探索其乐曲适应性:
范玮琪《那些花儿》。范玮琪的歌声气息较柔,唱腔较为细腻婉转,有着鲜明的特色。SG-01演绎这首曲目时,将歌手唱音力度柔软、融入感情深刻的特点表现得十分到位,咬字的强弱对比明显,演唱个别字词时气息随字吐出的唱法更像是一种饱含哀伤的咏叹。人声齿音不重,属于可接受的范畴内。整首曲子听下来,歌手传递的感情能够完全被听者感知到。
Iron Maiden《Fear Of The Dark》。在引子部分,主唱的男中音在简单的伴奏下缓缓地述说着孤独者的心境,SG-01对人声的厚度演绎尚有一些提高的空间。但当主唱抬高八度、加快节奏演唱主歌内容时,SG-01能够较快适应乐曲风格的转变,在演绎好电吉他效果时将人声也实实在在地推向台面。
维瓦尔第《四季·秋 第一乐章》。《四季》优秀版本很多,我选的是Anne Akiko Meyers演奏的版本。这个版本整体的演奏风格较为活泼,有着不错的动态表现。《秋一》中小提琴的演奏方式变化较多,开场和结尾干净利落,中间则较为细腻。在SG-01的演绎下,开场部分弓弦间的摩擦质感强烈,能让人感受到紧绷的张力;在快节奏的演奏过程中,琴音的细节也能得到不错的还原。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小提琴独奏的音色稍显纤薄。
总的来说,SG-01对于泛流行乐的演绎效果是比较不错的,其中以女声曲目,尤其是唱腔偏纤细的女歌手作品为佳。SG-01不错的素质、靠前的人声位置、若有若无的音染,能够让这类女声作品以一种细腻、自然的姿态呈现在听者耳畔,透出一种诱人的“毒”气。
试听SG-01的过程中,我特意用SG-03与之进行对比。这两款耳塞在各自所属的价位上表现都很不错,风格方面各有千秋。
SG-03的低频扎实有力,高频基本的信息保持完整,中频较厚、人声稍有一点油滑感。在曲风适应性上,SG-03偏向摇滚、蓝调音乐等类型,而SG-01更注重对于女声作品的发挥,两者擅长演绎的音乐类型是有明显区别的。

从阻抗32欧、灵敏度110 dB(1mW 1kHz)的参数来看,SG-01并不难驱动。实际上,当我用手头常用的小尾巴来驱动SG-01时,基本上也能让塞子发挥出不错的效果。但在用M11 Pro驱动SG-01时,耳塞声音的凝聚力明显更强,素质的表现也有所提升。不挑前端、有一定潜力,SG-01的前端搭配门槛还是比较低的。

【小结:个性化的向往】
这两年,余音出品了不少各具特色的耳塞。这一次的新品SG-01,工艺与调音水平已然相当成熟。我们也得以借这条塞子,来窥探这家科技公司的强大技术实力。
论个性,SG-01不亚于系列前作SG-03:外观上线条硬朗,素质上筋骨健壮,风格上清瘦秀丽,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条塞子,或许“骨感”二字再适合不过了。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这句话用在耳塞领域倒也非常合适。能够兼顾颜值和声音的器材,总能赢得烧友们的青睐。过往,这样的器材大多位列中高级别;而今,价格如此亲民的SG-01,同样能让听众感受到它内外兼修的魅力。
刚入烧的朋友可以通过SG-01初窥HiFi门径,普罗大众也能在SG-01身上获得不错的日常使用体验。这样的耳塞,不妨尝试听一听。
以上。
耳边烧友团閑雲散人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