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临桂区四塘联中:育人不仅在校园中,也在菜园里
作者:陆姿颖 蒙精宇

桂林市临桂区四塘镇联办初级中学大胆进行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生,在积极响应“双减”政策的同时,积极开展“绿蔬园”学农实践活动,以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感恩情愫。

四塘联中虽然地处农村,但学校领导发现,如今的学生由于生活条件相当富足,加上部分家长片面追求卷面分数,致使不少学生在成长观念上出现了偏差,认为学生除了在教室里读书,就该“两耳不闻窗外事”,在这种观念下,班级值日生也懒得扫地、擦黑板了,学校大扫除的时候,好多同学也是懒洋洋地,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有家长反映,孩子们如今都不愿做家务了,自己的衣服也是换下来一丢了事,放学回家一做完作业就拿起手机玩游戏,父母把饭煮熟端上桌,还要三番五次地催促,他们才会坐到饭桌前……学校领导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样的学生将来出到社会,是不会有责任担当的,更不会积极进取和关爱他人。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圣地,一个时期以来却是过于重“教书”而轻“育人”了,必须改变。经过研究,四塘联中决定在校园之外,再建一块学农基地,把培养学生的范围从校园扩大到菜园,从大脑延伸到四肢。在四塘镇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从去年6月起,在距校园150米之处,划出了一块约800平方米的地方,辟成菜园,名曰“绿蔬园”,作为四塘联中的学农基地,第二课堂。

学农基地建起来后,学校还聘请了当地专于农事的村民来当基地辅导员,老师每周都组织学生到绿蔬园,随辅导员学习田间劳作,从锄草到播种,从浇水到施肥,从除虫到收摘,都让学生们亲手来做,不但要亲手来做,还要记好日记,并以劳动为主题写好作文。

起初同学们只是觉得好玩,个别同学还有抵触情绪,渐渐地,随着播下的种子长成绿油油的蔬菜,他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半大的孩子们在收获到快乐的同时,还学习到了农耕,感受到了时序,敬畏起了劳动,感悟到了付出和回报,有几个平时大手大脚花零钱的同学还说:“我们父母天天都这样在地里劳作,原来是多么的辛苦,父母挣钱太不容易了,我们以后再也不敢乱花父母的钱了,而且还要好好孝顺父母才对。”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看在眼里,都欣慰地笑了,说:“之前我们在课堂上很用心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可大部分学生都是入耳不入心,收效甚微,现在好了,校园里做不到的教育,菜园里轻松做到了。”

劳动基地对学校的良好影响也是很大的,现在,四塘联中的校纪校风都明显好转,学生自觉学习的风气明显浓厚,团结友爱的氛围还充满在校园中,以前那种懒散的现象一扫而光。家长们反映,现在的孩子变得很令人高兴了,不但常做家务,而且不再顶嘴了,转眼仿佛成了个“小大人”了。
摄影:廖建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