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可公开情报(2)

2022-08-09 13:01 作者:路人477  | 我要投稿

节选自《符号学导论》(通用一版):

1.世界上一切认知起源于思考,无思考,不认识,而思考的起源是进化所必然会发展出来的,至于什么是思考,通常认为,独立地通过感受事物并于规则中演算或应用,我们可以称之为思考。(第一章)

2.概念定义时边界可能会是模糊的,这是可以用数学这一符号学下具体科学抽象又具体地定义一个符号∆C作为系数模拟边界的可靠性,在人为的测试后,理想地定义一个可靠性标准去区别是否符合定义。(第二章)

3.思考*自诞生之初便只能在个体*自身中发生,但在面对浩瀚无垠的大自然面前,个体的思考似乎显得渺小可怜,常常会因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导致似乎本可以避免的“有效思考*”的丧失,于是有个体的思考意识到了,可以利用“符号*”来交流。

开始时,个体本身的认知*有限,在面对“世界的猛兽*”只能用最为熟悉的自身信号“交流(交换)*”,于是用电信号或者小微粒信号,这就是符号的诞生。后来,随着交流的出现,思考开始有了联系,于是个体从广义的个体开始向我们所熟知的个体演化,于是有机物诞生,后来是生命诞生,但此时,生命大多处于单个细胞状态,虽仍弱小但也不必那么需要符号交流来维持有效思考的延续,于是进化速度放缓,但是,世界的猛兽不会容许思考的存在,于是在一次次冲击与变革中,远古生命体又重新认识到了符号交流的重要性,于是开始结成了符号网,并最终形成了多细胞生物,并在对抗中演化出了专业的个体,在网中各司其职,可以说这是第一次生命与世界的猛兽的交战。

后来在漫长的战斗中生命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个体,并由于世界的猛兽的影响发展出了各种不同的符号交流手段,如波(包括但不限于振动波,电磁波),大颗粒交换等,当然了这是广义上的,具体些就是叫喊,视觉,触觉,嗅觉等等,但决定性的尚未出现,直到,第一个“狭义符号*”的诞生。

没有证据,至今无法推断是何处诞生了狭义符号,或许是一个远古人类不小心滑坏了一个树皮,或许是不在意地将木灰在石头上抹了一把,抑或是不经意间发现了自然界中部分规则的统一,有人类诞生了一个有效思考--以视觉上的狭义符号记事,于是人类开始了其漫长的符号发展之旅。

常有争论,是数学符号先有还是文字之符号先有,但实际上一开始的狭义符号仅在于记录交流而非传递,是后来的人(包括记录者个体)对其的思考决定了其定义*,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必要。文字优于其它符号之处在于其持久性几乎是与材料的时间共灭,这也直接导致了人类中的有效思考积累快于其余生命,于是文明诞生,在面对世界的猛兽时,人类会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传承,这直接宣告了人类的自然地位彻底发生了质变,人类成为生物的领头。

人类于是便开始不断地研究各色学科,进化,以求人类之传承。

……(略去,节选者标注)

……以符号学的视角看,人类的各色研究都是在研究和发展符号学应用的各个分支。

*:定义于第一章

(引章)

可公开情报(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