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纪事(五十八)---狼山水战
钱王也深知现今和平时光不易,但是吴国改元显然彻底触动了后梁的底线。而且多年以来淮南对于两浙的压迫极深,钱王深知和吴国打打停停也不是个事,不如以战逼和,毕其功于一役,让徐温知难而退不再打吞并吴越的主意,借此来实现钱王自己保境安民的基本政策。
贞明五年(919),钱王任命七子钱元瓘为诸军都指挥使,率领五百艘战舰,从东洲(今江苏启东市北吕泗镇一带,又名东布洲)沿长江逆流而上,由水路进攻吴国。

钱元瓘身为王子,也是久经沙场,对吴国战绩胜多败少。徐温自然不能等闲视之,派出百胜军使,舒州刺史彭彦章和裨将陈汾迎战。两人带着吴国水军主力四百多艘战船从扬州出发,沿江而下。彭彦章原是楚国旧将,在象牙潭之战中被周本俘虏,遂被淮南看重委任为百胜军使。两浙和淮南之间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水战一触即发。
双方在狼山相遇,一时间长江上,旌旗招展,群帆蔽日,金鼓之声不绝于耳。

吴国实力毕竟雄厚,虽然船只数量略逊于吴越,但是胜在质量。吴国水师中有大量楼船,吨位和战斗力远胜于吴越水师的艨艟小艇。
钱元瓘军中宿将,而且多次对淮南取得胜绩,自然占据心理优势。吴越的小船主要用于太湖和苏州河水系的设防工作,在水流湍急的江海交界处是很难发挥灵活优势。但两浙由于长期海洋贸易中,造船技术有一定优势,吴越大船不仅适合用多面硬帆顺风出海,也保留了部分划桨用于逆风机动。加高尾楼则为士兵提供射击平台,却也不会因整体结构过高而容易侧翻。
钱元瓘也是对吴国方面做了深入调查,发觉对方两位将领彭彦章和陈汾并不和睦,常有龃龉。然后在开战之前要求手下士卒在船中准备大量的石灰和黄豆。众人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碍于军令难违,都照做。
那么总体而言处于劣势的吴越水师能否取得胜利?石灰和黄豆会发挥怎样的作用?请看下期---逆江撒豆。
参考书目 《十国春秋》(卷七十八)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吴越世家第七)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袭列传二)
《资治通鉴》(后梁纪五)
《吴越备史》(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