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备考的正确姿势(申论篇)

没有准备“裸考”考下来差不多60分,经过认真复习居然还比之前低!?
所以大家把申论戏称为“玄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根本上是准备方法出问题了。
一、申论答题常见“短板”
审题不清,答题方向跑偏
答题归纳概括能力不强;
实际解决问题思路欠缺
语言表达不规范,卷面书写不整洁;
答题逻辑混乱,重点不清晰;
答题内容单薄,虎头蛇尾
二、申论应该这样学
上海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通常给出涉及特定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的8000—10000字的材料,考查应试者从阅读到写作的系列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考生一方面要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同时准确把握事实所蕴含的趋势、矛盾和本质问题。这就告诉我们:不仅要读懂材料本身,还要结合自身的自身积累与生活经验读懂材料表象之下的本质问题与言外之意。阅读理解能力训练不仅是概括归纳的基础,也是读懂材料作答其他所有申论题目的前提。
综合分析能力一直是申论考察中的重点与难点,分析与综合是我们认识事物,做出判断或选择中常用的逻辑分析路径。对于申论考察来说,综合分析就是就是要对材料里给定的信息进行全面辩证、有深度地分析,从而揭示问题或现象的实质,提出自己的见解。
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考察建立在考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之上,首先要准确地界定出材料中给出的问题,然后提出针对有效的对策措施,既需要考生对宏观对策的把握,也需要考生对于微观举措的了解,既要做好相关的理论积累,也要积累具体的解决措施。这样,在上海公务员考试中才能做好要求考生作答的中观对策措施方案等。
文字表达能力,简言之,就是要求考生运用现代汉语,表述观点进而写一篇议论性文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多关注与命题题材相关的社会问题,多积累社会实践中解决有关社会治理问题的方法措施,勤于思考与练习,这样才能写好此类申论考试的议论文。
关于申论题型结构思维导图

三、申论复习资料选择
1、备考图书

2、大量刷题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熟能生巧,多次进行实战演练,这可以明显提高现场答题能力,对考试来说,刷题是非常关键的。
刷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首选真题——就算考过了的题目不会再出现第二次,但是俗话说换汤不换药,考过的试题,演练这类试题的意义,不在于这类试题重新再考,而在于它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它的基本题型、特点、方法技巧等,几乎在每一次的考试中都会再一次出现,对考生有相当大的启发作用。
模拟题和预测题——模拟题目都是根据考试来编写的,虽然模拟题出题机构与出题老师的经验不一样,导致的出题水平也并不是那么的完美无瑕,但均从不同程度上反映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可帮助我们对社会热点和答题技巧都有很大的帮助。
大家无论是演练“真题”还是演练模拟题和预测题,均不应孤立地就题练题,还要订错,反复优化,通过演练,真正悟透和掌握运用原理的方法,并且做好举一反三的研究方法,还要尽可能的做错题集,以免同一个错误再次犯。
3、关注热点
把要关注的热点分为时政热点和民事热点,顾名思义,它指的是本地大事件“热点”问题的有关资料。这类资料很多,其中最紧要、最具参考价值的有: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中点出了重要现实问题的诸方面,如有关“民生”问题的主要之点,各地十四五面临的主要任务等。
“报告”可以视作社会现实问题的总纲,用它来统领各现实问题。
除此之外,还可关注新闻发布会,新闻联播,订阅人民日报新闻端,民事热点就是需要关注各个板块资讯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