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坏人,一个怪人,一位好人,艾翁.荆足

“万事万物都用最诡异的方式连成一体。”
大家好,这里是开花。上一期关于佐伊的文章,被人吐槽说大部分都是海牛电台的内容,在此我并不否认,因为我的本章内容确实受到了老师们的学识所影响,一些概念都是被电台内容所启发的。我极力推荐大家去喜马拉雅、海牛电台直接去听,也可以去看b站up主白轻水。而我也会在视频内容里尽量避免内容与海牛电台重复。

那么正文开始,其实大家想看艾翁的理由我也清楚,因为无论在游戏以及故事中,和这个角色接触都很少,而关于他的视频也相当稀少,所以都想看看这个角色在我这里有什么可以说的。而我好巧不巧,我正好是个百把的艾翁玩家,因为他休闲的打法非常适合我,当我深度研究了一番后,发现这个角色确实没啥好讲的……在宇宙中也是个故事边缘的角色,为了保持这类英雄的神性与神秘性,不可能安排他们进入主线,而艾翁的造型和故事也非常淡薄,很难挖掘出什么可圈可点的东西。

但是,我凭借我的个人阅历,我还是找到了一些能硬扯的东西。我先是从艾翁弗雷尔卓德人出生去研究了北欧神话,实在没发现啥有意思的共同点。随后我又去巫师三里树中鬼魂的故事里找巧合,当然,一样没有啥收获。唯一让我个人觉得有些贴合的角色,就是霍比特人里的褐袍法师――瑞达加斯特,可惜还是不够有意思。唯一能作为切入点,只剩下艾翁砍到帝柳这事儿了,结果,诶~能扯上了。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先来讲点表面的,关于翠神的德鲁伊形象,这里的德鲁伊并非魔兽世界的职业(dryad),而是历史里凯尔特文化中的高级祭祀――Druid

“Druid”一词分两部分理解:前半部很大程度上和希腊文的“drus”相关,是橡树的意思;而后半部与印欧语系的词尾「-wid」相似。而德鲁依教又以橡果为圣果,更证明其名字的古意是熟悉橡树之人。这也是最初将艾翁和树人联系在一起的因素。
德鲁伊经常跟森林与自然联系在一起,并且作为祭祀与执法者,在各种艺术形象中他们都能与自然和动物沟通。艾翁在外貌还和德鲁伊贴切的地方就在于头上酷似鹿角的树枝,最经典例子就是魔兽世界中的玛法里奥.怒风。

其实古人很早就把鹿和森林结合在一起了,我觉得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鹿角在森林中看起来就像树枝,让人不自觉把他们和自然联系在一起。西方的古老祭祀中就会用鹿角作为祭品,我国也视鹿为神物,带来吉祥与祝福。
“梅花鹿”与“梅花榜”也有一定联系,是那时绍兴读书人美好的象征。“古树”也是取其同“古书”的谐音的象征意义。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的寓意是:倘真诚地拜伏古书树下,就可望登上“梅花榜”,获取高官厚禄了。所以鹿也包含福禄的意思。


“总有一天,我会在一个地方扎下根须,荫庇天下。”
讲完了艾翁的形象,现在回到我上面说的,艾翁砍倒帝柳这件事。非常值得一提,也非常好玩的是,许许多多幻想世界中都有神树形象,很多都是慈善友爱的形象,例如塞尔达和指环王。但艾翁并不是那么单纯的形象,他原本是个人类,还是个坏人,所以我们也要讲些不那么单纯的树。
以北欧文化为背景的影视作品,最著名的自然是《权力的游戏》,在游戏中有那么一群人叫森林之子。他们皮肤灰白,身形娇小。

故事中古老的本土神明也被叫做――旧神。而旧神的载体,叫做鱼梁木(weirwood),它的树皮灰白如骨,叶色深红,有如千只染血手掌。由森林之子在上面刻上人脸。
异族的来犯,不仅抢占了他们的家园,还替换了他们的信仰。异族人砍倒鱼梁木,以自己的宗教取代了旧神。

而艾翁在故事中,同样作为异族人在艾欧尼亚大肆破坏,不同的是他们只是为了取得力量才找到了帝柳,但是当艾翁砍到帝柳时,却理解生命的美丽,对自己的暴行开始惭悔,就像替换了信仰一般,自己也成为森林的教父,帮助世界成长。
故事设计师FauxSchizzle 说:“他关爱着森林里的一切生物,而在他心里一直都萦绕着这么一种奇怪的想法,他觉得如果自己能够做好这件事,或许有一天他能够赢得资格,成为那棵被他砍倒的神树。”

最后我们还要提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来自《辐射》系列游戏,曾经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内心。废土绿洲――――哈罗德。

b站上有敖厂长关于他的视频,也有他的专栏。感兴趣的可以去了解他的故事,在这里我只单独说这一件事。哈罗德作为受到辐射影响的变种人,身上绿植不断成长,最后扎根一隅。他身上植被已经长成了一颗巨树,自己也被永远的困在这里。这颗树不断生根发芽,在废土世界上形成了一片绿洲,受到他恩惠的人奉他为神,组成了一个排外团体保护他。
但是成为树的他并不快乐,他的生命在此止步不前,身体长达十年无法移动, 他渴望解脱。希求玩家送他一程,玩家面临两个选择,解脱哈罗德痛苦的人生,或是帮助他寻找生存的意义,让他作为神继续维持着绿洲,保护着人们。这是一个令人一言难尽的抉择,痛苦且无法权衡的生命。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虽然艾翁是个游离在主线之外的角色,但他还是给符文之地带来许多生命的色彩和自然的丰富。最后再献上迅哥的一首诗。

“一滴水,放在显微镜下看,就是一个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