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岱惟青州:青州博物馆参观记
如今的青州市,不过是一座县级市,归山东省潍坊市管辖。但是它所处之地,位于东海和泰山之间,乃古“九州”之一。因在中国的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
虽然这里与“九州”同名,但是真正遗留下来的古迹并不多,唯一能够吸引我的就是青州博物馆。因为馆藏的丰富,它成为中国县级博物馆中,唯一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6年6月2日前往青岛,3号上午办理完事业单位考试的资格复审,我就搭乘前往青州的火车,下午3点多顺利抵达这里。赶在天黑之前,首先游览了著名的昭德街,计划第二天上午参观青州博物馆。

青州城区并不大,夜里住在耦园街西侧,清晨围绕老街跑了几圈,之后顺着青石板铺垫的范公亭街一直向西,道路的尽头就是青州博物馆。建筑外形呈宫殿状,橘黄色的琉璃瓦,配上金黄色的墙体,显得金碧辉煌。登上层层台阶,进入博物馆大门,穿过大厅就来到一座四合院,周围是上下两层的展厅。在基本陈列的门口,东西摆放着两只巨大的铁质仙鹤,脚踩乌龟,昂首而立,腹部隐约可见铭文,他们原本是明代衡王府前的陈列。


一、青州简史厅
首先参观的通史陈列,分为古代史和近代史另个部分,分别位于一层的北侧和西侧展厅。前者集中展示各个时期出土的珍贵文物,后者融入大量的图版和文字,两个展览相映成趣。
1、古代史
青州之名源于《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为我国古九州之一。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原始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社会文明,青州建置始自西汉,至清代一直是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整个陈列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划分为八个部分:史前文化时期、商代、齐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其中,北辛文化时期的陶器、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器和蚌器、苏埠屯遗址出土的小件车马饰、战国的瓦当和嵌贝砖等,都是我比较感兴趣的文物。





在展厅的结尾处,可以看到号称“镇馆之宝”的明万历青州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它填补了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是目前大陆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宫廷档案中含有几份清代状元卷),价值连城。

2、近代史
青州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工商业、文化不断发展的历史。清朝末年实行“新政”以来,青州的民族工商业得到了长足发展,青州府花边、剪刀等成为远近知名的品牌,纺织、卷烟、火柴、酿酒等行业也陆续发展起来。青州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政局动荡,文化发展的脚步却一直未停歇,特别体现在教育方面。西方教育思想传入,中西结合,青州的中学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皆为当时典范。





除了通史陈列之外,博物馆内还包括大量的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如花鸟画、石碑石雕像、金铜佛像等,但是最具代表性的还是龙兴寺遗址出土的佛教造像和香山汉墓出土陶俑。
二、龙兴寺佛教造像陈列厅
此展厅为青州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展厅,陈列其中的为1996年10月出土于青州龙兴寺遗址的佛教造像,这批造像因其数量多、品种全、贴金彩绘保存好、雕刻精美、跨越时间长而被评为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中国二十世纪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北魏晚期

北魏—东魏

东魏

北齐

三、香山汉墓出土文物展厅
2006年,香山汉墓陪葬坑发掘之后,共清理陶俑、陶器2000余件,因其彩绘保存完好,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被评为当年全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此次展览共展出香山汉墓陪葬坑经修复保护后的出土文物69件,全部为陶制,其中陶器18件,陶俑51件,包括男俑、女俑及陶制马、狗、鸡、羊等动物俑。








四、石刻石碑厅
青州博物馆馆藏众多的石刻雕塑文物,上迄两汉,下至明清,其中有丰富多彩的画像石,精美绝伦的佛教造像,各种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造型……勤劳智慧的古代匠师们运用斧凿赋予一块块石材鲜活生命的同时也真实记录了人类文明历史的进程。



青州博物馆馆藏碑碣文物,上迄南北朝,下至近代。其形式有题记、诗词、墓志、佛经、禁约、地券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研究古青州历史文化的珍贵资料。



五、字画厅
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三大分支之一,描绘的对象,实际上不仅仅是花与鸟,而是泛指各种动植物,包括花卉、蔬果、翎毛、草虫、禽兽等类。此展览是青州博物馆推出的馆藏中国画系列之二,主要展出馆藏明清民国时期的花鸟画作品。



六、金铜佛像展
此次展览以“金佛光明”为主题,展品全部出自刘雍先生的收藏,包括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金铜佛造像110尊,尤以高古佛像最具代表性。

高古佛像是指明清之前的佛像,也称汉传佛像,一般历史价值高、艺术性强、内涵丰富,制作精美。北魏前后和隋唐的高古佛像中,绝大多是被俗称为“板凳佛”的鎏金铜像,因底座大多有四条腿而得名。由于此类佛造像,在隋朝以前经历数次毁佛灭法运动,致使高古佛像十分少见或品相残缺,但这更加增添了高古佛像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