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占领底层市场后,国产汽车高端化该如何推进?
时值十月的一个深夜,在我拔下华为Mate60Pro的充电线之后,我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对于国产品牌的高端化越来越习以为常了,6999元的华为Mate60Pro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甚至到今天都抢不到,而隔壁iPhone15的标准版罕见地出现了破发的情况,这种反差极大的对比让沉浸机圈多年的我也感到诧异,也许就是从那一刻开始,国产手机高端化的齿轮开始转动。
而同样是另一边,国产汽车的高端化也在逐步开始,而这些国产汽车首先做的第一步就是让大众改观。但一直以来,为了快速地打开底层市场,国产汽车借鉴的都是大众、现代等传统品牌的经验,既通过推出出租车、网约车等低价入门车型来快速打开市场,提升品牌的知名度。
例如比亚迪的秦EV,在去年1-10月份的用于出租租赁的销量中,就卖出了3.8万辆,该款车型的指导价一般落在15-17万这个区间。
广汽埃安的Aion S也是一部优秀的入门车型,在去年1-10月份的用于出租租赁的销量中,卖出了3万辆,指导价从13万-16万不等。
吉利旗下的几何A也在去年1-10月份的用于出租租赁的销量中卖出了2.2万辆,值得一提的是,该车型将指导价上探到了20W的价位。
这些在营运市场中销量好的车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都有着指导价十万出头就能入手的版本,也就是说入门门槛相对较低,但这些入门车型论是内饰还是空间,都做到了合资品牌20万级别的水准,不论是司机或者乘客都能获得一个相对舒适的乘驾体验。
(吉利几何A内饰)
可以肯定地说,其实论体验的话,在相同的价位,国产汽车能给的体验已经领先合资汽车不少。但是到现在,依然存着这样一种观点,合资汽车依然会比国产汽车好开耐用,不少人对于合资汽车依然存在着一种狂热的态度,这种现象在高端层面更甚,尤其是BBA这类老牌的豪华品牌,在大众的心目中依旧牢牢贴着“高端”、“豪华”等标签,品牌形象成为了一道牢固的护城河。
国产汽车想要冲击高端,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改变这些人的认知,提高自己的品牌形象。之前遍地跑的网约车对于国产品牌来说,确实是快速抢占市场的一个好方法,但由于网约车的准入门槛低、素质良莠不齐,大众对于这些跑网约车的国产品牌认可度会变得非常低,就像你可以接受十五块钱的一份沙县小吃,但一旦他将价位上升到了二十甚至三十,就算里面加料十足你也会难以接受。
以比亚迪为例子,在口碑传播和营销这一方面,值得许多国产汽车去学习。在之前的园区展览活动当中,比亚迪没有只展览自家的汽车,而是将各大国产品牌的汽车都放在园区里展览,就连之前结仇不小的长城汽车也在其列,比亚迪还在展览中放出了口号“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这一波比亚迪是彻底赢麻了,网上四面八方都是夸赞比亚迪的言论,在消费者的心中赚足了好感。
千万不要小瞧这些舆论的力量,它能够在不知不觉当中默默改变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认知,高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产品本身的质量是一回事,但如果消费者不认可你这个品牌,那么永远也无法成为高端。这也是众多品牌公司每年花费巨量预算在公关和宣传上面的原因,例如2019年,奔驰的营销费用达到了988亿元,宝马的营销费用为723亿元,可见正向的宣传是价值连城的。
如果在高端化这条路想要走“捷径”的话,其实收购或与高端车企合作、学习都是不错的方式。吉利就是目前收购红利的最大获利者,在收购了沃尔沃之后,其高端化之路就一发不可收拾,原沃尔沃设计总监霍布里担任吉利集团设计高级副总裁,之后吉利设计的车型都有着沃尔沃的影子,国人也很吃这一套,吉利星锐、星越L等车型在后面都有着不错的销量。
此次收购也让吉利在燃油车最关键的技术—发动机上获得了突破,虽然吉利暂时还无法将沃尔沃的发动机技术全盘吸收,因为发动机涉及的是成千上万个零件,而且还涉及到变速箱等多个对应系统。
但吉利确实是走向发动机的自研之路了,在对沃尔沃的技术进行优化改良的基础之上,吉利研发出了1.3t发动机和1.4t发动机,虽然说该项技术没有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对于国产品牌来说,已经真的非常不错了,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了吉利的品牌地位。
当然,能实现收购这些优质的高端品牌是可遇不可求的好事,作为传统的国产品牌,如果想要快速打破消费者对于自身的品牌印象,那么通过自身的技术实力成立豪华子品牌也是一个好办法。
例如比亚迪就成立豪华子品牌仰望,在9月20日晚间正式上市了仰望U8这一款车型,售价来到了109.8万元,堪称超高端,直接对标宝马、奔驰等品牌的高端车型。当然,卖这么贵比亚迪肯定是有道理的。仰望U8定位新能源硬派越野,搭载易四方及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两大核心技术,用技术实力冲破了高端品牌的护城河。
根据“西安发布”公众号的消息,仰望U8目前已正式投产,产品订单超3万辆。
背靠着广汽集团这个大树,广汽埃安自然也有实力有野心想要冲破低端的标签,推出了全新的高端品牌Hyper昊铂,定调是追求极致性能与豪华,目前昊铂已推出纯电豪华跑车昊铂SSR、中大型运动轿车昊铂GT和昊铂HT三款产品,总的来看,昊铂既有高达百万的跑车昊铂SSR,也有20-30万的纯电车型昊铂HT,覆盖的价位更广,但对于冲击高端的决策来说,会不会显得有点过于分散了力量呢?这一点要看以后的销量说话了。
无论如何,目前来看要实现国产汽车的高端化,口碑传播和技术实力是两个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积极营销和宣传,改变消费者对国产汽车的认知,也要通过持续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只有在口碑和技术双重推动下,国产汽车才能真正冲破合资品牌的壁垒,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份额,实现真正的高端化。
各位读者,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