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六个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医理论的命

2023-04-24 16:57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中医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六个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医理论的命脉之源。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周易》思想,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诸子学说,以及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和宋明理学等文化思潮的深刻影响,还融合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地学、农学及物候学等多门类科学知识。中医理论对人体生命、健康、疾病及其防治与调摄的认知基础,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复旦大学学者葛兆光曾引用德国学者埃利亚斯的说法,认为“‘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引自葛兆光2015年6月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究竟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所创造的文化相比,最具原创性的特征就是以气、阴阳、五行作为宇宙、社会与人生的认知架构根柢——最为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特有的思维方式与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者刘长林在《中医哲学是具元创性的科学哲学》(《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5月17日)一文中写道:“阴阳五行一类的哲学范畴具有了两重性:一方面,它们有能力概括天地万物,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另一方面,当它们运用于具体事物时它们又有可能容纳和显示该种具体事物的特殊关系,成为关于该种具体事物之知识体系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这种两重性,通过阴阳五行范畴,又可以将那些具体事物与天地整体联系起来,从而实现对事物的自然整体的观察。”正是这种独特的文化基因和认知路线,使得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母体血脉相连,命运相同;在中医学内部的理、法、方、药各个范畴,也充分贯穿这一主线,使得“理足”才能“方效”的实践理性与原创特色充分彰显。 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医学是朴素的前科学阶段;中医要现代化,就需要把中医学里面与哲学有关的概念剥离,还原其自然科学本色。这种认识是将西方抽象哲学与西医学的分离状态直接套用于中医学,忽略了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联系。中医理论现代研究与建设,需要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理论的滋养作用。重视传统文化不是抛弃现代、回到古代,而是发掘与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去丰富和阐释中医理论,通过现代表达实现古今相融、中外相通。

中医理论研究与建设的六个维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医理论的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