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和讲稿】体质,身体的“个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说:
1. 他的体质真好,都不怎么会生病。
2.我有肥胖基因,喝水都会胖。
3.哈哈,我就是最优秀的粘液质。
4.我容易上火,这个东西太热,不适合我吃。
5.医生说我宫寒,不容易受孕……
体质,到底是何方神圣?又如何左右我们的健康?怎样影响我们的性格、情绪?这期视频就带你揭晓我们人体的体质!
Hello,大家好,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说到体质,这里面的内容,可能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呢,在大学阶段,我修的便是《中医体质学》。没关系,我们挑重点讲,我就把我们一个学期的课程,浓缩成几分钟的小视频与各位分享,所以都是精华啊(一定要收藏)。好的,话不多说,我们先来看本期的目录:首先,我们谈体质的重要性;之后是体质的形成与影响因素,还有三种分类方法,分别是:西方的体液气质学说、《黄帝内经》中五行人以及国医大师王琦教授的九中体质类型和最后很时髦的,由经方大家黄煌教授提出的“药人”理论,与之相配还有一些调理的方案。
为什么说认识自己的身体体质类型那么重要呢?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我们的体质决定了我们生病时的发病类型。我们中医体质学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叫做“从化”,就是当疾病的“病势”侵入时,会经过我们的体质,我们将其命名为“质势”,从而才会生病。就拿这次新冠疫情为例,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感染病毒,有的人表现出热象,而有的人却是寒象。其次,根据同气相求的原理,不同的人体体质,会吸引与之相应的邪气,从而发病,正如同《灵枢●五变》中的那段话,大家了解一下。最后这点很好理解,就是不同体质类型的人,生病后服药剂量和治疗的反映效果也不一样。
我们常把人的体质,比喻成身体的“个性”,它的形成既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的成分,但二者的所占比例是因人而异的。人的体质会受到外界中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自身的饮食、情志、活动等等,也都会改变它。因为体质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形成的,就像一个人的性格一样,因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体质神秘的面纱为医学界所着迷,它究竟为何如此神通广大,又和人的性格行为有什么关联?人类对于体质的探索由来已久,不论是东西方国家。我们先说说网络上深入人心的“体液气质学说”,它是大约在公元前5世纪,由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提出的。如果用数轴表示,我们可以假定四个象限分别代表:抑郁质、胆汁质、粘液质和多血质,而纵轴表示稳定性,横轴则为内向和外向程度。抑郁质类型的人的主要特点就是较为不合群、悲观、焦虑;而胆汁质则体现为好斗、冲动,但较为积极;多血质表现为活泼、健谈,而粘液质作为一种理想体质类型,则以温和、可靠、谨慎来体现。其实,每个人都这四种体液类型的结合体,只是取决于哪种类型的体液占据主导地位,而当人体中这四种体液配合恰当,才是身心健康。
再者,我们谈谈我们中医当中的五行人,我把里面的知识点整合成一张表格,我们一起看一下。其实,我觉得这里面很妙的,一方面,就是我们老祖宗用取象比类的思维,把我们人体的体质、性格特点与大自然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的特性作类比;另一方面,就是将音乐与人的性格情绪变化结合在了一起。之后又点明了五行人的形态特点,以及性格方面的优缺点和时令适应能力。最重要的是,当我们通过五行理论明确了一个人的体质类型后,也就可以再次通过万事万物中的五行生克转化,来改善一个人的身心状态。当然,再进一步细分,我们还可以分有“阴阳二十五人”,时间有限,这边不细说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这篇文章,在“古诗文网”中,也有译文,可供参考。
最后这两种体质的分类方法,我将它们和体质调理放在一起讲,因为这两种分类方法直接和生理病理相挂钩。第一个是国医大师王琦教授提出的九种体质类型分类法,如图所示。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它所分的九大体质类型其实是从我们中医常见的证型出发的,因此较为实用,根据它们不同的体质类型,会有它们各自的临床特点以及发病倾向,这便是这种分类方法的意义所在,网上有许多相关的测试量表,感兴趣的小伙伴不妨一试。而在这之后,黄煌教授的经方研究团队又率先提出了“药人”学说,简单理解就是将人的形体以及性格特点直接与中药的作用特点相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了如图所示的结果:每一种药人都有相应的外观特点,例如比较典型的“柴胡眼”、“黄连舌”等等,伴随着的也有一些好发的症状,当然我们也会有相应的处理方药。这种“药人”理论,大大提高了临床的诊病效率,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有许多不够完善之处,有的时候过于绝对,难免误判,并且它也只能在人病理状态下发挥作用。因此,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教授的“证”研究基地团队通过多年的临床、科研等多方面途径汇集突破的“中医状态学”理论便应运而生,这种理论从中医研究人体的“状”与“态”出发,很好的包容了人体的生理、病理,不仅适用于病患,对于普通人的养生指导同样合适。
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体质,那就是我们身体的“个性”,愿我们都能了解它、完善它,让自己更好、更健康快乐的生活。节目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一如既往对青囊和声的支持,我们也将不懈努力,为大家推送更多优质的中医健康资讯。
青囊和声,助力中医成长,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