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南虫记·普格·螺髻山·20180923 (5)

2021-03-28 21:53 作者:刘大鸭蛋  | 我要投稿


东方侧刻豉甲 Dineutus orientalis

    小型豉甲,背面有彩色闪光,在水面漂浮,多见于流动较慢的水体。

    鞘翅末端有一个明显的缺刻,如果放大本图,应该可以隐约看到。

    豉甲也可以这么耐寒,我是没想到的。

拟花萤科 Attalus sp.

    存疑,资料很少的类群,国内目前似乎没有官方的记录,但我好像在贴吧见过其他爱好者拍的照片。

    前胸背板完全红色,这在欧亚大陆的拟花萤中很不常见。

枝斑方瓢虫 Sasajiscymnus sylvaticus

    体型极小的瓢虫,鞘翅上的白毛呈S形排列,虽然图中不太明显。

    瓢虫科内,以植物为食的食植瓢虫亚科背面有绒毛,主要以昆虫或菌类为食的瓢虫亚科背面无绒毛,由于这两个亚科相对比较常见,绒毛不失为一个辨别其食性的方法。

    然而,这个方法不是百试百灵,比如本种所在的隐胫瓢虫亚科,虽然有绒毛,但仍然是肉食动物。

二双斑唇瓢虫 Chilocorus bijugus

    本种也来自一个不太常见的亚科。大多数黑底红斑的瓢虫只有一对红斑,国内已知的横向排列两对红斑的仅此一种。

    与瓢虫亚科的某些种类比较相似,两个亚科之间的区别比较微妙,很难通过生态照片区分亚科,这个时候可以两边都查一查。

龟纹巧瓢虫 Oenopia billieti

    斑纹有变化,主要体现为鞘翅外缘黄带凹入的位置不同,前胸背板的颜色可能是更可靠的辨别方法。

    注意,龟纹巧瓢虫和龟纹瓢虫不是一回事。

奇斑瓢虫 Harmonia eucharis

    本种鞘翅的变异程度与异色瓢虫不相上下,但其变化范围很少与其他瓢虫重叠,所以相对异色瓢虫不太难辨认。

    不过一大堆颜色各异的奇斑瓢虫也是很恼人的。

十五星裸瓢虫 Calvia quindecimguttata

    夜行性种类,斑纹颜色比日行性种类浅。有一说一,我至今不知道它的第十五个星在哪里。单数斑点意味着中轴线上一定有一个斑,但是我没找到。

    有趋光性,夜间有可能会在灯下看到。

具盾玛绢金龟 Maladera clypeata

    存疑,我是真觉得绢金龟都长得差不多,玛绢金龟的颜色似乎深一些。上述鉴定主要依据鞘翅的彩色光泽和产地确定,很可能出错。

    金龟科算是不太冷门的类群,这方面的分类学家也许能看到这篇文章。

嗡蜣螂属 Onthophagus sp.

    体型极小的蜣螂,前胸背板有强烈的紫色光芒和角状突起。我尝试了一下种级鉴定,结果查到的资料里,有紫光的没有角,有角的没有紫光,角的形状也不太对得上。

    你们应该能猜得到它是从哪里找到的。

密纹吉丁 Coraebus intricatus

    存疑,至少在我比对过的范围内,感觉没有特别相似的种类。吉丁幼虫蛀食树皮,俗名爆皮虫,部分种类对林业和果树种植业危害较大,而且它藏在树皮下,既不容易早期发现,也不容易用农药。不过人类对付它们的方法仍然有很多。

    本种没有危害作物的记录,在野生生境下,天敌和竞争会将其密度维持在不至于毁坏森林的水平。

里叶甲属 Plagiosterna chlorina

    与桤木里叶甲相似,但前胸背板黑色部分更为退化。

    本种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南坡多有记录,但国内记录不多,至少我没查到,也有可能是国内使用的属名没有及时更新。

黑足沟胸跳甲 Crepidodera picipes

    平平无奇的跳甲,存疑,因为我其实没找到它的沟,按理来说,这个沟应该在前胸背板的后缘附近。


红松干小蠹 Hylurgops interstitialis

    重量级农林害虫,破坏能力超群,我个人认为的辨别特征是鞘翅末端的红色毛被。但是太过详细地分辨小蠹对于农民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每一种都够我们喝一壶的。

    小蠹亚科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国际贸易的重点检疫物种,进口木材被拒绝入关的一个常见理由就是检出小蠹。相应的,原产我国的小蠹(比如本种)也是其他国家的检疫目标,不过我们很少出口木材。

盾象 Curculio scutellaris

    存疑,与其他类群的模式属相似,象甲属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群,有可能还是个并系群。由于国内的象甲属仍然存在大量未被描述的种,我这个鉴定只能说是图一乐。

    说起来,我当年也差点去研究象甲,跟相关方向的老师聊过,最后的结果是双方都认为我不太适合那个研究机构。

大豆高隆象 Ergania doriae

    主要记录于云南的大豆害虫,据老文献称其数量极多。不过后来国内的大豆产业越来越拉胯,搞得害虫都没有大豆可吃了。

    为什么大豆产业不行了呢?别问我,问崔永元。



如有错漏,欢迎指出

最后祝你,身体健康

西南虫记·普格·螺髻山·20180923 (5)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