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自然》重磅:清华团队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智源学者张悠慧等为共同一作

2020-10-16 10:51 作者:智源社区  | 我要投稿

8月初,清华大学施路平团队基于研究成果,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第二代的论文登上《自然》(Nature)杂志封面,实现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自然》论文零突破。


10月14日,清华团队再发突破性新成果——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以及软硬件去耦合的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相关论文《一种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A system hierarchy for brain-inspired computing)发表于《自然》10月第三期。同期《自然》“News and Views”版块还刊登了专文介绍这一研究(nature.com/articles/d41)。

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研究员、智源研究员张悠慧,博士后渠鹏,博士生季宇,精仪系博士生张伟豪;共同通讯作者为张悠慧与施路平教授;其他合作者包括清华大学教授、智源研究员陈文光,清华大学研究员、智源研究员宋森,以及智源青年科学家李国齐等多位智源学者。

论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2782-y

与通用计算机的“图灵完备性”概念与“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相对应,论文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以及软硬件去耦合的类脑计算系统层次结构,通过理论论证与原型实验证明该类系统的硬件完备性与编译可行性,并扩展了类脑计算系统应用范围使之能支持通用计算。类脑计算处于起步阶段,国际上尚未形成公认的技术标准与方案,这一成果填补了完备性理论与相应系统层次结构方面的空白,利于自主掌握新型计算机系统核心技术。


《自然》杂志审稿人对此评价称:

该观点新颖,有望证实神经模态计算和通用人工智能的重大发展。

(This is a novel  perspective and could prove to be a significant development for the  field of neuromorphic computing, and in the quest for 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



《自然》重磅:清华团队首次提出“类脑计算完备性”,智源学者张悠慧等为共同一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