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疑作家陈忱:女权主义者的“出圈”与“反击”
在中国,一些批评者将女权称之为“女拳”,但也有一些女权人士采纳了该称呼,认为它能体现女权主义的力量。
去年年末,当以在脱口秀中对男性进行犀利讽刺而著称的喜剧演员杨笠再站上舞台时,并没能让所有人都捧腹大笑。
在七分钟的演说中,身穿宽松白色西装的杨笠面带微笑地与台下观众分享自己对于男性的观点,她用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男人还有底线吗”。这似乎点燃了一个积蓄已久的火药桶。
一些知名人士公开向杨笠的脱口秀开火,感到被冒犯的网友也纷纷发帖批评她“侮辱男性”。一个活跃的反女权账号更发起一场运动,号召网友们给中国媒体监管部门递交投诉信,举报杨笠和节目“宣扬仇恨”、“制造性别对立”。
尽管杨笠并未公开表示自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但在社交媒体上,纷至沓来的批评留言都用“女拳”的字样形容她和她的支持者。
在汉语中,“拳”和“权”同音。过去一段时间里,“女拳”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网友用来形容他们认为激进的支持女权或反对男性沙文主义的人。
但杨笠后来回应称,她的话之所以在很多女生中反响热烈,是“因为观众觉得有共鸣”。
在中国,女权运动曾是一种长期存在但小众的呼声。2018年,来自好莱坞的#MeToo运动传入中国,并掀起了一阵女性对性骚扰和性侵者的控诉潮,这让女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但与此同时,女权主义者在互联网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击”。
“出圈”
2012年6月的一天,当上海繁忙的南京西路地铁站出现了两名头戴黑色头巾的蒙面女子时,不少人感到惊奇。她们手里分别拿着两个平板电脑,一个写着“要清凉,不要色狼”,另一个写着“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的标语。
她们是两名女权主义者,来到这里是为了抗议上海地铁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言论。此前,上海地铁第二运营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了一张显示一名女性穿着半透视黑色纱裙的图片,下方的配文称:“乘坐地铁,穿成这样,不被骚扰才怪”,这让一些女权人士认为是在将性骚扰的责任推卸给受害者。
尽管只是简单地驻足展示标语,但对中国这个此前鲜有与性别相关的运动的国家来说已相当罕见,这次事件被很多中国女权活动人士视为首个公开进行的反性骚扰活动。
“女拳”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和坦率地说出生活中碰到的性别歧视和不愉快经历,反对声也随之而来,有人指责她们中的一些人成为极端的“女拳”分子,还有人质疑她们加剧了社会撕裂。
例如,在杨笠因此次脱口秀而引发争议之前,她在去年夏天因脱口秀中的另一句话惹恼了很多男性:“他明明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
当时,她正将男性与女性进行比较,她表示相对于很多不自信的女生,男生无论在长相和学业上都更加自信。这句话后来成为很多女权主义支持者标志性的口头禅,用于批判不尊重女性或有大男子主义倾向的人。一些人还创造了“普男”等简略版词汇。
是否极端?
一些激进的发言没有“在就一个具体的性别权利问题提出一个协商,而是不自觉地把这些问题与另一个群体所对立”,当进行到这一步时,另外一个群体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回旋的余地也比较小,从而导致反弹。
造成该现象的更主要原因是女权人士提出的很多问题和政策性期待长期没有被认真对待或获得回应,其中包括很多“制度性问题”,让很多女性觉得能通过协商解决诉求的空间很小。
让中国很多女权人士失望的是,今年新实施的《民法典》中,中国的立法部门不顾舆论反对,在离婚程序里增加了30天冷静期制度。这使夫妻双方获准离婚之前,双方有时间重新考虑他们的决定,一些人担心家暴受害者可能会在这段时间内遭到更多暴力,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女性。
此前,中国便出现了诸多遭到家暴却“离婚难”的案件。2020年8月,河南省商丘市的一名24岁的女子被丈夫狠狠殴打后,从窗户跳下逃生,导致双下肢截瘫。但当这名女士试图和丈夫离婚,并向法院提供了这一事件的闭路电视录像作为证据后,法院拒绝批准离婚,并要求双方调解处理。
后来,她将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在愤怒的舆情面前,法院批准了她的离婚。
此外,很多女权人士在#MeToo运动中呼吁建立高校防治性骚扰机制,也在经历了民间大讨论后变得遥遥无期。2020年中国高考结束后,一个民间组织给中国的55所大学打了电话,询问学校是否有防范性骚扰的措施,但没有一所表示有反性骚扰培训、申诉渠道或调查处理机制。
悬疑作家陈忱
“天然的同盟”
中国女权主义者面临的反击并不是特例。#MeToo运动后,世界上一些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对于女权主义的质疑甚至是反对声浪。
在传统保守思想深厚的韩国,随着女权主义一路高歌猛进,一些感到不满的男性站了出来,走上街头进行反女权示威。组织者表示,他们致力于“争取法律公正、反仇恨和真正的性别平等”。
在法国,巴黎市政府在上个月被意外地罚款90,000欧元(约合110,500美元),原因是市长在2018年任命了更多的男性晋升,被认为违反了法国促进就业性别平等的法律。
因为女权挑战了现有的文化和秩序,女权主义经常被贴上“影响社会稳定”的标签,在一切以稳定为优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