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心态再出发
一、学习的心态
转向功利性后,读了吴军博士所著的《阅读与写作讲义》,其中有些内容是接触过的,更多是没接触过、接触了忘了或者没有书里那么系统化。
于是一页一页地往后翻,叙述顺序,景物,心理,技巧,日记等等,知识如潮水涌进来,有股着魔的惯性在驱动;好像几天没吃饭的人见到了面包,一直往嘴里塞,也不管能不能消化。
练习题,一个没做;读书笔记,也一点没有;安慰自己,先速读了解大概,有空了再精读一遍。实际上的确是安慰,通常是自我感觉良好又读完一本书,然后再找到别的书重复上面过程。
《囚徒健身》的最后篇章里用生动的例子介绍了使用本书的正确和错误方法,后者有一个明显特点就是“赶”。刚刚勉强完成了俯卧撑初级训练,接着就进入中级,本来要手臂弯曲胸碰球变成了轻轻折一下手臂,好像中级也算完成。这样进行下去最后结果就是获得一些心理安慰,以为自己很努力但是根本就没有达到锻炼的效果。
在英语口语的训练课程中,有人留言也提到了“赶进度”的情况,不把曾经的内化吸收,就觉得每天都是新东西,听不懂的连读依然是听不懂,不会用的技巧仍然是不会用。

学习或者自学能力影响个人成长的天花板早就是社会共识,觉得自己还有待提高,需要调整心态,时常复习打好基础。曾经考研的政治模拟卷每天背一遍,就因为知道记忆在于重复。
二、不健康的心态
最近“生财有术”在进行第七期的招募,开放了3天体验卡,有幸一窥这个服务4万人的巨大知识星球,看看其中内容,了解其过人之处。
当看到新人指南里面“七小”文章总结星球几乎所有项目的excel分类图,心里不觉得是一目了然的清晰,而是居然感觉有点嗤之以鼻,好像几千块的门票就是在做抖音,咸鱼和小红书那点东西嘛。
问内心想要什么?做标新立异,开天辟地,别人没有做过的大事。可是巨人的肩膀和前人就优秀经验就摆在面前,心态属于典型的眼高手低,这样不好。
不反思自己失败的原因,而怀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别人的优秀经验。就像是敌视富人但自己又想成为富人的矛盾心理,只会被带向阴沟去。这是不健康的心态!
在实操中(八百赚一万七的春节项目,吃瘪),对整个案例研究不够,吃瘪是自然的。第一,场地没有选好;第二,小男孩那时候可能法律还不够严格,至少现在是不允许人民币直接作为奖品的。
所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做抖音,咸鱼和小红书那点东西嘛”并没有很容易,为什么卖货的人那么多,只有部分赚钱了,看见生财有术里的项目才知道因为要打磨账号。观察我们自己掏钱的行为就可以发现,一般更新规律内容垂直的博主,才容易得到信任。
摆摊的项目同理,不是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支个摊就能成功的。要调整不健康心态,保持谦虚;学习前人经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思考,知行合一。

原发布时间:2023-04-05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