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标注

2023-05-29 21:43 作者:阿强憨憨  | 我要投稿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金融帝国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金融帝国

•           也许 是经受 的挫折太多了吧,我 真的从来没有劝过身 边的人去做交易。就连最近很多同龄人让我教他们炒股票时,我也都是尽量地推托,并且和他们讲明炒股的弊端。因为我深知一个交易者的成长是非常痛苦的。这需要和行业环境、自身本能、信仰体系等一切固有的东西对抗。我从来不相信有 人 能 够 在 没 有 经 历 过 惨 重 亏 损 后 , 就 能 真 正 的 学 会 做 交易。

•           这个行业中发展有两条路可走:要不就做研发、要不就做实盘。为什么两者就不能兼容呢?答案很简单:交易者是敢于承认自己看不懂行情的人,所以才会出现什么止损点;分析者是必须宣称自己看得懂行情的人,否则他们就失去了在台上滔滔不绝的价值。最可悲的就是想取两者之长的人,结果只能是不伦不类的荒唐。比如,找到 10 条基本面向好的理由,然后设置一个只有百分之几波动幅度的止损点。 P14

•           很少有书籍能够阐述趋势跟踪的副作用。如果你采用趋势跟踪策略,那么基本上就等于告别了高正确率。任何的交易方法都是有其优势和弊端的。遗憾的是,整个行业中的全部角色都会向你宣传优势,而对弊端进行绝对的回避。如果交易者不能对一种方法的弊端有足够心理准备的话,那么就几乎不可能把这种交易方法坚持下来,自然也就绝对不可能体验到这种交易方法的价值 P14

•           2000 年的牛市运行的非常复杂,其间出现了很多次有惊无险的快速大幅回落。我在每一次大幅回落时都采用了止损策略来保护自己,但市场总是一次次的嘲笑我。身边的人都因不知死的逢低吸纳而一次次的占到便宜,这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三次无效止损后,我终于放弃了止损策略,结果就是那唯一一次没有止损的交易,让我亏损了 6 位数的资金 P15

在《亚当理论》的著作中,我们可以反复的发现他对于技术指标的评价为 “主观和充满缺陷”,而宣扬顺势而为、保持弹性、敬畏市场的先进理念。后来我才知道,他嘲笑的那种自作聪明主观的指出市场应该如何去做的想法,其实是在嘲笑自己前半生全部努力的结晶。

杰西•利弗莫尔曾经深刻的指出,期货交易的三大陷阱为:逆势、重仓、短线。理论上讲,如果他没有违反其定下的三条戒律的话,他有可能失败、也有可能大幅亏损,但绝对不会走向灭亡 P20

•           在我看来,交易者所喜欢的“综合分析”,不过是因为本能排斥不确定性,而迎合本能来制造事后合理的幻觉。这方面内容读者朋友可以阅读一下“树形原理”的部分,你会发现事后的合理不等于事先的确定性。你考虑的因素越多,你就越容易事后解释行情。但同样你考虑的因素越多,你在事先出现的矛盾也就越多,甚至你考虑到错误因素的可能性也将越大。 P27

•           就是原因与结果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简单的说,事后合理不等于事先可知。或者也可以理解为, “同样的原因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无论你使用什么样的分析方法,同样的原因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在我看来,交易者是否能够长期获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应对这种不确定性。 P31

•           回到市场上来,我们可以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交易者在回顾历史行情时,无论是利用基本分析、还是利用技术分析来对市场进行解释,总是为了维护本能需要的确定性,而通过因果非线性关系来制造一种幻觉。《通向金融王国的自由之路》中将这种现象称为事后合理偏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无论是基本分析还是技术分析,能够对单次交易负责的方法都是基于幻觉

•           我深信:很多人是靠偶然事件走向破灭,而我是靠偶然事件使资金上一个台阶 P35

•           做交易不外乎就是靠对规律的寻找,找到某种概率优势。而规律我们又可以分为微观规律、宏观规律。越微观的规律就越能让交易者创造出越辉煌的战绩,但同时越微观的规律能够保持有效的时间就越短。同样,越宏观的规律就越能够保持更长的有效期,但同时越宏观的规律就越难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创造出辉煌的战绩。 P37

•           也许“恐龙效应”真得能够很好的解释,为什么很多交易者都是在戴上光环后快速的陨落。能够戴上光环的交易者,必然更多的利用、依赖了市场中的微观规律。同时他们的辉煌也不可能过多的在交易中考虑到成本问题。一个交易者越能适应当时的市场环境,似乎就越不可能适应变化后的市场环境。这时通过过度适应市场而戴上光环的同时,也就为其后的陨落卖下的伏笔。当市场的特征出现巨变的时候,这种过度适应市场的交易者就会被市场迅速的扫地出门 P38

•           按照这种理论推导下去,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好的交易者应该是那种从来没有展露过头角的人。这和我们的常识似乎不太相同,交易比赛的获胜者在展示他们辉煌战绩的同时,总是能够吸引更多交易者的眼球。在我看来,好的交易员应该是默默无闻的,他们没有任何可以炫耀的辉煌。 P38

•           而这些默默无闻者,却一遍一遍的看着其他高手从戴上光环到迅速陨落的表演。 P39

•           只要上涨还在继续,那么多高都不嫌高;只要下跌还在继续,那么多低都不嫌低。
对于对错的评价应该是基于交易策 略而不是基于结果。 P47

•           如果是收入的话,那么 10 次 1 元的收入产生的满意程度大于 1 次 10 元的收入。同理,对于支出而言,10 次 1 元的支出产生的痛苦程度大于1 次 10 元的支出 P52

•           很多交易者对于交易技术的选择,都抱着一种 “射箭”的思维。无论我们最终能够射中几环,我们都要瞄准 “十环”。事实上,交易根本就不是这样。如果我想射中 “五环”,那么我就应该选择能够达到 “五环”的交易技术,并且追求更高的稳定性,而最大程度的保证我能够达到这个目标。相信我,交易是一门“舍”的艺术。当我放弃了射中“十环”的可能性时,我选择射中 “五环”的技术就有更大的稳定性。 P56

•           事实上,我曾经也经常受到隔夜跳空的伤害(一夜亏损 6 位数),而且我深信以后也无法避免受到这种伤害。在我看来,隔夜跳空只不过是一种噪音,使得价格走势并非呈现连续波动的特征。那么理论上来讲,止损幅度就应该有一个下限,过小的止损幅度就是没有意义的。大的止损幅度自然就决定了仓位不能太重,这样一来我就用轻仓的策略来包容这种隔夜风险 P58

•           最后,是“怕错情结”。如果谁能不犯任何错误,那么他将会快速的赚取整个世界。犯错并不可耻,逃避错误才是最可耻的!所谓“怕错情结”是指,不愿意主动承担责任的倾向。很多交易者在还没有行动之前,就找好了推卸错误的借口。其实明明已经做好了不可能改变的决定,但还要征求别人的意见。如果得不到他人的支持,那么就会继续征求其他人的意见,直到有人能够支持他的观点为止。这样的好处在于,当结果真的证实犯了错时,即使不能少亏一分钱,也能找到一个可以指责的对象。似乎对于他来说,自尊心比钞票更重要! P59

•           对于一笔获利的交易而言,你必须把各个环节都做正确;但对于一笔亏损的交易而言,并不需要你把各个环节都做错,只要做错一个环节就足够了 P60

•           一点都没错,交易的成败不取决于你最大的优势有多大,而取决于你最大的劣势有多大。这也是我反复提倡交易应该简单而不是繁琐的原因,毕竟交易是一种 “失败者的游戏” P61

•           后来我发现,看出趋势的思维方式是错的!趋势不是看出来的,而是赌出来的。我现在的思维方式是:大众用潜在的好位置换取钞票,而我用钞票来换取潜在的好位置 P62

•           如果守门员等到射手已经将球踢出,甚至是看出球运行的线路再做反映的话,那么基本上就不可能扑到球。守门员必须在射手起脚的一刹那,赌球射向的方向,否则就一切都来不及了。事实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点球大战中,球射向左面而守门员却扑向右面的场面。明白我说的意思吗?守门员扑点球不是看出来的,而是赌出来的。如果是赌左、中、右的话,那么扑到的概率为 33%;但如果等看出球的走向后再选择扑球方向的话,那么扑到球的概率为 0% P62

•           一只小蝴蝶觉得自己身上的色彩不如同伴的好看,就请求上帝帮自己改变身上的颜色。上帝满足了它的要求,给它一种自由选择颜色的权利。上帝指着五彩缤纷的花丛,对小蝴蝶说:“你喜欢什么颜色,就在什么颜色的花朵上 ‘打一个滚’,这时你就能够变成什么颜色。”小蝴蝶欣喜若狂的先是在红色的花朵上“打滚”,然后又不想放弃蓝色的花朵。这样就又在蓝色的花朵上“打滚”,这时它又觉得黄色的花朵美丽……,就这样,它在所有的花朵中都 “打了一个滚”,最终它变成了一只黑颜色的蝴蝶。它顿时痛哭流涕,无法接受自己成为一只颜色最丑陋的蝴蝶 P63

* > 人们的痛苦往往不是来自于没有选择,而是来自于选择太多而无所适从。所谓选择就是一种利弊的取舍,这个世界上没有全优的选择,否则就谈不上什么选择了。当交易者面对众多充满特色的交易方法时,通常无法进行适合自己的取舍。似乎每一种方法都有让自己获利的时候,同样每一种方法也都有让自己亏损的时候** P63

•           你可以选择“赤橙黄绿青蓝紫”中的任何一种颜色作为自己的交易方法。但如果你吸取了所有的颜色后,结果只能是什么颜色都没有的黑色!在叠加交易方法的过程中,不但将全部方法的优势进行叠加,同时也将全部方法的劣势进行叠加。 P64

•           甚至我们随机的放弃一次信号,结果都有可能是避免了一次亏损。问题是,万一我们放过了一次真信号指出的大行情时。不但我们之前所作的全部努力带来的“好处”都会荡然无存,反而会出现得不偿失的结局 P66

•           不要羡慕任何人,交易获利的关键在于:守住自己的“道” P68

•           人的一生总是在追逐确定性,认为只有得到确定性才能使自己感到安全。事实上,确定性是不可能追求得到的。而只有意识到确定性并不存在时,我们才能使自己的内心得到安宁。 P71

•           这时的价值规律将变为:价格是所有参与者价值观的综合反映,绝对正确的价值观并不存在。价格作用于所有参与者的价值观,而所有参与者的价值观又会反作用于价格。所谓价值不过是每个参与者根据自己对市场不完全认识而形成的信念,在头脑中形成的观点 P78

•           对于分析方法而言,并没有所谓的优劣之分,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是否适合你? P87

•           当资金量达到一定程度以后,技术分析基本上就不再有用武之地。靠止损来防范风险的策略,基本上也没有任何的可行性 P87

•           事实上,基本分析最难解决的就是时间问题。也许预测股市要发生什么事情,要比预测什么时候发生要简单的多 P89

•           在我看来,交易者应该拿自己的长处同别人的短处来较量。否则,非要不顾自身环境,而一味追求基本分析大师的交易思路,往往会得不偿失。 P90

•           世界上没有最好的交易方法,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交易方法。在我看来,基本分析实在是一场不平等的游戏,但在价格面前绝对是人人平等 P90

•           因为对错根本就不重要。我想表达的是,在微观上交易者可以追随市场的潮流,但在宏观上不要把业绩的好坏与涨跌等同看待,更不要让自己的思维固化 P102

•           第一,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确切的说,这个假设是不完全正确的。按照“冰山原理”的说法,能够影响到市场的信息是无限的,那么无限的信息又如何被唯一、并且真实的价格所包容呢?被(全部参与者)市场考虑到的信息是有限的,而未被市场考虑到的信息是无限的。那么应该是,市场行为涵盖了被全部交易者考虑到的一切信息。按照 “巨变效应”中的说法,信息是可以被封存起来的。也就是说,一则消息当时并没有被市场所全部反映,而是被市场封存起来。当达到临界状态后,这种被封存的因素又会被快速释放。 P103

•           其次,是否涉及未来函数的问题。按照传统的 K 线分析法,上影线代表上方压力巨大。但历史上存在太多的相反案例,后来的聪明人指出另外一种观点:指哪打哪。也就是说,未来的走势会向影线指引的方向运行。那么,我们是应该放弃顶部的“射击之星”,还是放弃“指哪打哪”的分析方法呢?后来最聪明的一些人提出了一种 “更好”的办法:同样的形态在顶部和底部所表达的含义是不同的。也就是说,顶部出现长下影线的垂头”(吊线),不但不能表示为下方支撑,反而代表了一种资金出逃的迹象。等一下!如果我们知道当时是顶部,那么我们还是用 K 线分析干什么呢?这就是所谓的未来函数! P116

•           如果一种分析方法,能够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到、堵死,那么这种分析方法跟 “不存在”就没有任何不同。对于顶部最高点来说,收出十字星就是 “射击之星”或者加上前后的阴阳线组成“黄昏之星”;缓慢下跌就是“三只小乌鸦”;再快速一点(高开)就是“乌云盖顶”;更凶悍一点就是“穿头破脚”。与形态分析相同,如果一组随机制作出的走势,都能被一种理论所解释。那么这种理论基本上是基于幻觉,而毫无意义。 P117

•           在我看来,K 线分析根本无法得出绝对的结论。事实上,对于操作者而言,越直观、越绝对、越简单的方法就越好(当然这样的方法就会立刻把缺陷暴露无遗);而对于分析者而言,越模糊、越相对、越复杂的方法就越好。 P117

•           首先,逢缺口必回补。这是害人最深的一种说法,但似乎每一位交易者都听说过。这种说法根本就不正确,我最不爱听分析行情时使用的“必”字 P118

•           我们不难发现,市场容量越大的品种,波浪理论的效果就越好。对于各股而言,大盘股的效果要好于小盘股。对于小盘股而言,并非波浪理论不起作用。而是这种作用更多地体现在波浪理论的思想,而不是波浪理论的精确。(后面所说的效果,道理都是相同的) P121

•           我看来,使用系统获利的关键并不在于系统的优劣,而是在于使用者的心灵境界。有时我真的感慨到,交易利润完全是来自于对心灵折磨的补偿。我相信这种无参数的交易系统,绝对比趋势跟踪系统需要更高的心灵要求。要知道,我在进行趋势跟踪时,也会经常出现心理问题。我相信,在没有达到心灵的绝对成熟以前,过多的想入非非只会让我们走火入魔。 P127

•           作为市场上弱势群体的我,我不可能知晓个股基本面 的 真 相 。 那 么 我 的 选 股 就 必 须 用 纯 技 术 派 的 方 式 来 解决。什么样的股票是好股票呢?答案很简单,比大盘强的股票就是好股票!而且越比大盘强的股票就越好。对于技术分析而言,从上千只股票中选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这么一来,这个难题就彻底解决了。我经常发现,市场中一个臭不可闻的垃圾股在不断的上涨,我越是不知道他为什么涨,他就越是涨个不停,而当我知道他上涨的原因以后,他就开始下跌了! P137

•           抄底思路运用在大盘上是可以的,但运用在个股上就绝对是一个骗局! P138

•           大盘是能够不断循环的,毕竟股民的人性是很难改变的。 但对于个股而言,他更像是人的一生。是在经历一个不可逆转的轨迹,生老病死后就会离开我们的市场。即使股票真的有重生,那也 现象。事实上,抄底思路运用在大盘上是可以的,但运用在个股上就绝对是一个骗局! P139

•           现在 回想曾 经的底 部策略 ,不过 是一种 选择弱 势股的 策略。这就注定了我由于贪低的误区,而使得我曾经的持股成为弱势股的集中营。在我看来,大多数股民的本能中,都存在着选择弱势股的天赋! P141

•           有意思的是,双底在大盘的历史底部也很难找到。真正常见的底部,通常都是失败双底(或者三重底)后快速砸出来的。通常而言,大盘会沿着一个下降通道下跌。其后会尝试横向整理筑底,这种横向整理会盘出下降通道上轨。这种尝试做底的横向整理基本上都会失败,而其后会快速下跌创出新低。这个新低就是最终的底部,而且停止于前期盘出下降通道的上轨处。简单的说就是,盘出下降通道后,再“踩一下”上轨就是底部 P142

•           股 民 对 于 选 股 这 个 问 题 上 , 存 在 着 太 多 的 误区。其实买入指数基金就能够保证你的收益与大盘同步,这要 门 “ 舍 ” 艺术,当你舍去了暴利的黑马,那么你也规避了弱于大盘的风险。 P144

•           我们来到股市都是抱着获利的动机,并且使用我们当时并不需要的初始资金 。 如 果 我 们 真 的 做 到 绝 对 的 不 贪 婪 , 那 么 我 们 就 早 已 成佛,还来股市干什么呢?要知道交易利润并非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进入股市的动机就完全来自于贪婪。反过来想想,如果我们不在顺境中积攒足够的利润,那么我们又如何应对交易中必然会出现的逆境呢? P146

•           而一位交易者上来就想在市场上大赚钞票,是否就显得很可笑呢?交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职业,甚至他的成功率都是很低的。无论你是否愿意,你都会付出并不亚于律师和医生学习专业知识时所花费的时间与金钱。他们不同之处在于,律师和医生出师后只能赚到有数的收入,而一个交易者则可能通过复利效应赚到天文数字般的财富。另外,律师与医生是否能够学有所成,更多的在于努力的在确定的道路上能够前进多远。而交易者是否能够学有所成,更多的在于努力寻找成功之路的结果。 P150

•           简单的说,预测者更在乎正确的次数,而交易者更在乎的是赔率的大小。 P154

•           孙子兵法是继承道教文化的产物,其中的一个观点是:他只会打那些顺理成章就能获利的战争,而不会打那种高难度的战争 P154

==我突 然发现 ,这种 “事后 完美、 事先不 理想 ” 并非 一种巧合。按照“树形原理”的观点,我们可以找到众多成功者具备的因素,但你做到这些因素时并不能够保证你能成功。交易的道理也是一样的,你可以找到众多行情形成前具备的规律,但符合这些规律的走势未必能够走向预期的行情。这就解释了,艾略特可以发现著名的波浪理论,但却并不能使用该理论创造巨大财富的原因。历史都是符合逻辑的,但未来是飘忽不定的。 P155

•           进入期货市场以后,我更发现即使看对行情,离市策略、资金管理做不好也照样无法获利。观点的正确与否,只不过是能否获利的一个次要因素。我经历过多次看对行情而无法获利的无奈,后来也经历过看错行情反而获利几十万的辉煌。我经常听见交易者对我惋惜的说:“ 我 曾 经 非 常 看 好 的 一 只 股 票 变 成 了 黑 马 , 但 我 却 没 有 拿住。事实上,对于交易者来说, “做的能力”比“看的能力”更为重要。表面上看,从看到”到“做到”只不过是一小步,其实这一小步比大多数人想象的要远得多! P155

•           第一 ,输不 起的不 赌。君 子算战 ,先算 败。最 低限度 ,我们应该知道可能会出现的最大损失是多少?如果这种可能出 现 的 最 大 损 失 是 我 们 无 法 接 受 的 , 那 么 我 建 议 你 不 要 下注。抱着输不起的心态参加赌博者,通常都会失败。抱着孤注一掷、“不成功便成仁 ”想法的赌博者,通常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P158

•           第三 ,永不赖桌。 我们应在在赌博开始以前, 就明白 自己是在舍什么、是在赌什么?亏损是会永远伴随赌徒一生的现象。亏损并不可耻,可耻的是超过计划以外的亏损。如果亏损已经达到你的计划,这就说明你已经输了!希望捞回一些稻草的滥赌徒,通常会被不可控的风险而彻底打败 P158

•           第五 ,赌博不应该 成为生命的基 石。如 果人生 的基石 是建立在不确定性上的话,那么整个人生绝对是一种悲哀。我相信,最能够做得好交易的人,绝对是最能够把交易放下的人。如果一个人把交易本身当作生命的基石,那么很可能你就无法做好交易。人越是在乎、越是依赖的事情,就越难平稳的将其做好。能有资格征服、驾驭一种事物的人,绝对是那些能够做到“放下”的人。从人生的角度来讲,人的一生总是把精力浪费在自己根本控制不了的事情上,难道不是一种悲哀吗? P159

•           自古 以来, 很多人 都在争 论市场 是否能 够被预 测。一 部分人认为市场的波动是杂乱无章,未来绝对是不可知的;另一部分人认为市场的波动是可以预测的,未来是可以计算出来 的 。 状态。那就是,市场的未来虽然不可知,但却具有概率上的规律。我很肯定,市场绝对不是杂乱无章的,同时也并不具有任何的绝对规律。 P160

•           我要 说,承 认自己 看不懂 行情并 不丢人 ,甚至 在看不 懂行情的前提下,实现必然的利润也是很现实的事情。从 “赌场原理”可以得知,赌场的经营者根本无法得知与某位特定赌 盈利。 P160

•           事实上,我的秘密就在于:永远用钱去换位置,而不是用位置去换钱。什么是位置?位置就是在趋势行情中方向上的优势!更多的人,在获取(可能的)好位置的时候,迅速用珍贵的位置来换取少得可怜、但真实确定的钞票。而我是甘心用一定真实确定的钞票,来换取可能出现的好位置。 P160

•           ==曾经 的我, 为确定 性付出 了太大 太大的 代价。 起初我 为了每笔交易都必须盈利的确定性,甘心放弃了太多的利润。即使我放弃得再多,确定性也丝毫不会眷顾于我。我用只买入业绩好的股票、只买入大幅下跌后风险释放的股票等等方式,来追求根本就不值得,而最终仍旧追求不到的确定性。后来我使用趋势跟踪策略时,总是等到一条条向好的迹象全部出现后才买入股票。这样做不但不能丝毫的提高确定性,反而让我的买入价格比系统高了许多。这有点类似我前面提到的“点球原理”,寻找确定性最终只能让我们一无所获。在我看来,一个人的交易行为越不需要理由,那么获 利就越容易。当我们每多知道一点的时候,就会多付出一些代价。当我们知道全部真相的时候,这种真相已经没有丝毫的意义了。 P161

•           我真的很感激那些连续出现的小亏损。正是这些令人讨厌的小亏损,把那些比我更聪明的交易者挡在了获利的门外。——金融帝国 P162

•           第一层境界:拒绝面对亏损。生 活 中 有 这 么 一 类 人 , 他 们 永 远 对 自 己 的 错 误 视 而 不见,并且总是会在犯错后找出这样、那样的理由来使自己所犯的错误合理化。其实,他们所找出的那些理由是否有道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些所谓的理由是建立在 “自己没有犯错”的前提下,通过 “选择性过滤 ”来寻找出来的理由。而并不是通过对全部理由进行客观的分析,最终得出自己是否犯错的结论。人嘛,就是这样:总是相信自己乐意于相信的事情。问题是,这类人反复在自己这样的心理暗示下,最终会深信自己就是对的。 P162

•           第二层境界:努力规避亏损这类 人在生 活中应 该算得 上 “ 完美 主义者 ”,他 们根本不允许自己犯任何错误。如果真的犯了什么错误,他们就会陷入反复的自责当中无法自拔。也许他们的目标就是努力使自己在未来能够不再犯错。 P163

•           第三层境界:承认亏损的合理性 P163

•           ==**在市 场上, 如果你 能承认 亏损的 合理性 ,并且 能够接 受亏损交易是可能会发生的。那么你的交易行为才不会畏首畏尾 , 而 能 够 做 到 得 心 应 手 。 否 则 前 怕 狼 、 后 怕 虎 的 拖 拉 作风 , 只 会 让 我 们 最 终 等 到 真 正 的 狼 、 真 正 的 虎 。 但 无 论 如何,这时的交易者还是希望最大程度的规避亏损。只不过他们把获得利润看得比避免亏损更重要。 P164

•           第四层境界:认识到盈亏同源。这 事情,我们只能从宏观上来寻找所谓的概率优势,而在为微观上 给 “ 意 ” 这 时 的 交 易 者 已 经 发现 , 无 论 是 盈 利 还 是 亏 损 , 我 们 都 是 在 不 断 的 做 同 一 件 事情。当我们规避了亏损,同时也就规避了利润。如果说我们的交易方法是具有正期望收益的话,那么避免亏损就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假设我们采用的是趋势跟踪系统,那么正确率就会必然的低于 50%。这时规避一次亏损似乎并不困难,但问题是这种规避亏损从赔率上来讲根本就不划算。也许这时的交易者,已经开始思考交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人类 的智慧在市场面前到底意味着什么? P164

•           第五层境界:得失随缘、心无增减。当交 易者已 经明白 ,除了 寻找宏 观的概 率优势 以外, 我们对市场根本无能为力时。他们明白获利的交易来自于我们通常会不断出现的亏损。让我们规避亏损等于就是在规避利润!如果说这时的交易者已经能够 “爱上你的亏损”,那么可 能 显 得 有 些 夸 张 。 但 最 低 限 度 , 应 该 可 以 做 到 “ 得 失 随缘、心无增减”。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这已经到了我所知道的交易最高境界:放下交易,而跳出市场之外。这是一个心灵成熟的标志,需要很长时间来慢慢的磨练。对于交易的结果而言,交易者已经从 “依赖”转变为“顺其自然”。对于交易信仰而言,交易者已经从与市场的 “对抗与争斗 ”转变为“包容与融合 ”。这就是道教文化中所谓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P164

•           > 一流的交易策略搭配上二流的交易技术;要比一流的交易技术搭配上二流的交易策略好得多。 P165

•           《克罗谈 投 资 》 中 作 者 反 复 强 调 “ 一 致 性 ” , 以 及 自 身 的 “ 约束”。当我把股市上巨大的利润放跑之后才能恍然大悟, 原来这就是在暗示我们放弃思考、尊重系统。国外书籍从结论上来说是绝对的经典,但推论却是一片空白。我不说别人,就 连 我 自 己 在 一 年 多 以 前 ( 的 论 坛 上 ) 大 谈 “ 一 致 性 ” 与“约束”,我又是否真的理解了其中的含义呢?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很多老股民说起投资理念来都头头是道,而交易起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P166

•           曾经 我看到 《克罗 谈投资 》中的 一种观 点:一 流的交 易策略搭配上二流的交易技术;要比一流的交易技术搭配上二流的交易策略好得多。当时我的理解只不过是,策略比技术更加重要。仅此而已!一年后的今天,我才意识到:原来技术与策略同样是互损的!如果你具备了一流的交易技术,那么你就注定与一流的交易策略无缘。而如果当你真的掌握了一流的交易策略,那么你根本就不可能容得下一流的交易技术。为什么呢?他们走的是截然不同的方向! P167

•           风险防范风险防范策略只有两点,一个是不丢掉自己的位置,另一个是绝对的止损点。——金融帝国 P167

•           答案 很简单 ,风险 防范策 略只有 两点, 一个是 不丢掉 自己的位置,另一个是绝对的止损点。不丢掉自己的位置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最好的风险防范策略,而绝对不只是获利的工具。对于今年强劲的股市而言,很多股民通过 “截断利润”来规避风险。当然如果你卖出后就与股市说再见,那么你的风险防范策略还是可行的。问题是如果卖出后还要买入的话,那么你仍旧会面临同样的风险。而你买入的次数越多,那么买入在最高点的概率就越大。 P169

•           但传 统的套 利思维 又有一 个明显 的缺陷 ,那就 是必须 利用市场的不合理因素来实现获利。这意味着套利者是在对市场指手画脚,告诉市场应该如何去做。这种自作聪明而没有弹性的交易思维必然会引向两种结果。第一种结果就是无风险的利润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并且交易行为繁琐。第二种结果就是利润有限而风险无限,也就是说市场不合理的程度是有限的,而市场继续扩大不合理的程度是无限的。也许完美的套利模型真的只能存在于书本上! P171

•           一致性即使你强硬的约束自己的行为,那么你那丑陋的本能仍然会不时的出来找麻烦。==要知道越复杂、越相对的约束规则,就越难以真正的控制自己的行为。——金融帝国 P173

•           墨菲 法则再 一次应 验。相 信我, 人类的 思考在 市场面 前是负值的。如果人类绝对不思考,那么在随经济长期增长而不断上扬的股市中,绝对应该是获利人数多于亏损人数。 P175

•           对于 趋势跟 踪系统 而言, 核心思 想是极 其简单 的。就 是所谓的“亏损兑现、盈利挂起 ” P176

•           在不考虑交易成本时,或者跟踪尺度迟钝到可以将交易成本忽略不计时,等效应原则都是同样适用的。这时我唯一的结论就是,迟钝比敏感具有略微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完全来自于交易成本。 P178

•           按照《临界》的说法,复杂的现象并不可能具有常态分布中的参数,而只符合 “能量分布法则 ”。由此看来,市场的本质是根本就没有参数的,而我们又必须用有参数的技术来应对没有参数的市场。进入期货市场后,我产生了一个重大的转变,从对市场的探索,转变为对自己内心的探索,这一点我们稍候再说。所谓参数的价值,并非来自 P179

•           在我看来,能够在越多的市场产生效果的交易系统稳定性就越好;而只为特定市场、甚至特定品种而设计的交易系统就必然无法保持良好的稳定性。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稳定性越好的系统就越依赖于理念;而稳定性越差的系统就越依赖于参数的优化。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过度优化系统参数,是绝对没有任何意义的。在我看来,对于 一个交易系统而言,稳定性是比期望收益、操作周期等更为重要的一个参数。毕竟我们交易的是未来而不是过去,稳定性基本上就能代表系统在未来的有效性。对过去完美,而对未来无效的交易系统,我们要他干什么? P180

•           如果 说,交 易方法 是基于 概率下 的产物 ,那么 有效的 时候就是收入、无效的时候就是成本。请注意,我们在将不同交易方法进行叠加的同时,不但叠加了收入,同时也叠加了成本。我们将众多不完美的交易方法,组合在一起可能产生完美的交易方法吗? P180

•           曾经在论坛上看到某位网友质疑该书中“正确率与赔率是互损 ”的观点,我突然发觉这种观点与我多年来的经验简直就是不谋而合。我决定详细研究一下该书,阅读本书的过程就是不断产生共鸣的过程。真的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后来对我至今沿用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启发。我突然发觉:谁也不可能真正的教会你什么,最多也只不过是唤醒你已经经历过,并且感悟到的内容。 P182

•           交易系统必定是个性化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为自己选择一套适合的系统,就是一个不断进行利弊权衡的取舍过程。——金融帝国 P186

•           如果我想在期货市场交易十年,那么我就必须设计出一种 “被市场扫地出门 ”的风险需要 “百年一遇”的交易系统;而如果我想在期货市场交易一生,那么我就必须设计出一种 “被市场扫地出门 ”的风险需要 “千年 遇 ” 个月 把 “ 出门”的风险控制在几年一遇就足够了。交易真的是条条大路通罗马的行业,其中并不存在哪种交易系统更好的问题。即使我去年承担了巨大的风险,但赚来的真金白银却是真的。如果你能够承担这种巨大的风险,那么这种交易系统 也未必不可。 P187

•           昆虫 系统的 核心思 想就是 趋势跟 踪系统 ,这绝 对是完 全平淡无奇的东西。我们永远在期货合约中保持自己的位置,简单的说就是:一定程度的上涨就平空翻多;一定程度的下跌就平多翻空;而无论是继续上涨还是下跌都必须无条件的持 。 P188

•           风险 控制采用扁平化策略 。这样一来我 就完全 依赖概率优势,而不是任何特定的行情。我相信,如果我(的方法)是对的,那么十个我也是对的。这种扁平化策略充分的体现了后面需要讲述的 “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由于抛弃了思考,以及不依赖任何特定行情,所以该系统的稳定性绝佳。毕竟,能够使得资金出现大幅度波动的偶然事件,并不可能同时发生。理论上来讲,分散的越广效果就越好。我们可以将资金分配在农产品市场、工业品市场、(未来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并且在各自市场的品种内在进行更细致的分散。 P189

•           资 金 管 理 采 用 等 额 投 资 法 的话,那么赢冲输缩的下注策略具有明显的优势;但从趋势跟踪系统上来思考的话,趋势行情通常产生于整理行情过后,也就是说连续几次亏损后才能出现大利润。这样一来输冲赢缩的方式更具有优势。我不希望看到最后产生利润的开仓数量是最小的;更不希望陷入整理的泥潭而无法自拔,甚至最终被市场扫地出门。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等额投资法。事实上,本系统设计上已经体现了赢冲输缩的思维方式。 P189

•           ==系统与资金管理资金管理只能将交易系统产生的劣势进行转换,而根本无法将其消除。所以说,任何资金管理策略,都无法打败概率。——金融帝国 P193

•           == 规则,另一部分是下注策略。对于交易而言就是,一部分是交易系统,另一部分是资金管理。单纯的交易系统能够决定你交易时产生的期望收益,而资金管理则是你的下注策略。 P194

•           回到我们的趋势跟踪系统上来,我们曾经得到过这样的共识。趋势跟踪者不怕上涨,也不怕下跌,甚至连整理都不怕。小的整理能够被我们包容,大的整理反而能够让我们获利,我们怕的只不过是那种不大不小、恰到好处的整理。请注意,由正反馈思维形成的趋势跟踪系统。能够呈现风险有限,而利润无限的特征。从统计学上来讲,在一定区间之内能够亏损,而这个区间之外都能够获利。 P204

•           如果单独的期货账户的风险度低于 33%,那么说明我的资金利用率就已经不合理的偏低了。毕竟,这只相当于总资产五分之一稍多一些的仓位。这时我需要做的就是,寻找更多的期货品种寻找交易机会,或者增加股票的投资比例。我相信,承担过多或者过少的风险都不是什么好事。 P213

•           比如,我是通过 “占用保证金的数量 ”来确定单品种的仓位,而不是通过 “真实波动幅度 ”来确定单品种的仓位。按照“真实波动幅度”来确定仓位的话,那么我就会在棉花上建立一个令人惊讶的大仓位!毕竟,棉花在 “多头陷阱”前的波动幅度是非常小的。但在 “多头陷阱”中,棉花的波动幅度丝毫不逊色于波动幅度最大的品种。相反,它在高位停 品种! P217

•           表面上来看,趋势跟踪系统是一个求势而舍价 ”的思维方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其实捕获一个大趋势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我们必须具备趋势位置的优势,同样也必须具备价格位置的优势。相信我,如果你没有一个良好的入场价位,那么你会更加容易丢掉趋势中的位置。只有一个良好的入场价位,你才能够心平气和的忍受价格的正常回撤。 P218

•           这就是我坚信的一个原则:永不非信号开仓!如果我的每次开仓都对应一个信号的话,那么我的潜在亏损也必然符合跟踪系统的亏损分布。但如果我开仓点位没有对应一个信号,那么我很可能在承受巨大的资金回撤与丢掉位置之间左右为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的入场信号就是在趋势与价位之间找到的一个平衡点!趋势与价位是互损的,同时并非趋势感越强越好! P218

•           第一,顺势而为,毕竟它就是架构在趋势跟踪系统的基础之上;第二,择强汰弱,毕竟它是在强势品种上做多、弱势品种做空来实现的多空对持;第三,赢冲输缩,盈利的本身可以使得更多的持仓方向趋于一致,从而实现赢冲;而亏损的本身就可以使得更多的持仓呈现无序的状态,并且实现输缩。我风趣地将其称为:“以天合天”。但是,请注意:如果利润极度的膨胀,使得我出现一致性持仓的赢冲,那么就无法避免一次大规模的资金回撤!

•           我说:“即使你悟性非常的高,那么你做交易头五个年头都不可能享受到交易的真实(而不是虚假的 )乐趣,更不用说赚到钱(并且保留住)。 ”同时我还指出:“交易的成熟必然会使你变成一个怪人、丢掉或者说让你丧失你在真实社会中的位置。你会变得孤独离群、甚至可能会被社会边缘化。”他的回答真得很可爱,也让我回忆起我那个可爱的年代。 P229

•           禅宗中说:“人生最好的时候是花未全开月未全圆。”也许过程要比结果重要得多,也许我们更多的应该注重于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结果的动机必然会走向失败,这是因为动机心理的原因。那么我对于交易的目标就不应该是获利,而应该是交易本身。我相信一点,如果我在期货市场能够存活十年,那么我将不会再为钱发愁。那么我做期货的目的就从获利转变为使得交易能够继续。 P248

•           有一点我必须指出:新手过多的追求正确率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一个人能够接受低正确率以后,他才有资格开发高正确率的交易策略。甚至对于我来说,追求大赔率依然是努力的目标,即使出现高正确率,这也是附带产品。这时开仓信号是相对的,平仓信号仍旧是绝对的。毕竟只有坚定不移的止损才能绝对的保护自己。所谓止损就是把可能的错误,当作错误来处理。这样我的生存哲学中,必然永远包含着靠牺牲正确率来实现长期资产安全的部分。 P252

•           我建立了一种非常简单的刚性交易系统。简单到的程度,估计能够超乎所有人的想象。简单的说,就是以大盘为所有交易的背景,绝不参与没有大盘配合的股票。对于大盘我也没有研判的权利,只不过是某根中期均线上绝对做多,之下绝对做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做多的时候如何选股?很简单,只要符合两个要求就可以。第一,之前(短期)一段时间内相对于大盘不断走强,或者说提前大盘见底;第二,之前(中期)必须有过更低的点位。也就是说该股这轮中期熊市的低点不能比上一轮熊市的低点低。仅此而已,剩下的东西全部交给运气来处理。 P256

•           股市能够随着经济增长而长期不断上涨,期货市场也不过是零和游戏。所谓“二八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要知道这些失败者并没有经历过所谓的“失败者的培训”呀!感谢上帝,他将我的对手们大脑中编写了这种原始本能程序。只要我能够反人 性而行之,我就能击败市场!这时出现了两个公式。第一,人性满意程度公式:高正确小赔率〉低正确率大赔率。第二,市场财富公式:高正确率小赔率〈低正确率大赔率。当然这只是人性不对称中最明显的地方。 P261

•           这时我才真正理解,数年前的一句话:要想学会拥有、必须先学会放弃。如果你永远放不下,那么习惯永远不会养成。 P265

•           ==最主要的问题是:一个人从现实社会来到市场上作交易会很困难。同样当你学会了交易的思维模式,可能你就已经不再适应社会了。当上帝为你打开一扇窗时,也许同样会给你关上一扇门。悲观的说,也许交易者的成长就像是一只想学会飞翔的老鼠。当这只老鼠终于变成蝙蝠而展翅高飞的时候,他也丧失了奔跑和打洞的本能。交易期货确实比交易股票牵扯更多的精力。在我感到力不从心时,还是结束现实生活中的工作吧。 P272

•           不要用单笔的盈亏衡量自己的理念,而要从大尺度看待长期的利弊!也许太多的股民不甘心形成一致性的信念,来付出必然的成本。他们总是想得到所有有利的方面,从而非要形成一种钟摆的信念,来紧贴市场的走势。事实上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事后紧贴市场罢了! P282

•           十年前我主要靠预测来完成交易;五年前我主要靠分析来完成交易;现在我主要靠规则来完成交易。回顾我的交易成长之路时发现:我事实上是在逐渐的减少自由意志,而又逐渐的增加冰冷的规则。本以为进入期货市场能够通过市场间的非相关性来提高自己自由选择的余地,但半年的期货生涯告诉我的却是截然相反的结论。 P288

•           突然之间我理解了很多前人的观点。没有观点的交易者就是最好的交易者、让市场告诉我们该怎么做、老子所说的无作而治等等。也许这就是道学所说的以天合天!市场有序我就有序、市场无序我就无序。人类总是希望通过自己的智慧来形成某种秩序,从而找到某种方向。也许我们从来都不可能比市场更了解市场,如果市场自己都在迷茫当中,那么我又何必清醒呢? P296

==我在想曾经一句话:不要不满现在,成就往往就在一瞬间。没错,我的成就就在一瞬间。十个交易日内,我不但赚回了股市十年的亏损,而且有在扭亏的基础上将资金翻番。但我比谁都明白这一瞬间的成就来源于什么!首先,你要有漫长的积累过程。积累技术、积累战术、积累策略、积累好运气。。。。。。最主要的是,在心灵上养成那种对待利润理所应当的心态。就像农民伯伯能够在收获的季节,理所应当的接受上万元的丰收利润一样。这是在这一瞬间之前,而在一瞬间之后我们要做什么呢?当资金上了一两个台阶以后,我们同样需要让我们的心灵上一两个台阶!适应利 润是需要时间的,当然也需这种适应时间会随着上台阶的次数越来越多,而花费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 P304

•           如果你没有一个富人的心境,那么即使你比富人有更多的知识、更深刻的哲学、更努力的实践、更好的运气。。。那么你都不可能成为富人。作为穷人的你我,问问自己,我们的心灵够大吗?也许培养自己那种富人的心境,是创业者最重要的步骤。财富的多少,决定于我们对于鞋的定义。如果你能够吃饱饭,就认为自己穿上鞋,那么你就永远是一个要饭的;如果你找到一份好工作,就认为自己穿上鞋,那么你就是一个永远被剥削的打工仔;如果你有了房子,就认为自己穿上鞋,那么你永远是家庭和生活的奴隶 P304


《走出幻觉走向成熟》标注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