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理解:我很后悔,让儿子把时间浪费在盲目刷题上!
概念弄不清,就盲目刷题是没有意义的。
盲目刷题,孩子的语文成绩只会越来越差。
现在孩子语文成绩差,大部分是阅读理解拖后腿,家长您只需要调整一下顺序
让孩子把基础概念弄清楚之后,再去重做试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没有掌握概念就去做题就是毫无逻辑,生硬死板的乱写,不太好举一反三,
掌握概念再去做题,也能深刻理解概念。
语文阅读理解,都需要学习哪些概念呢?
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提取了阅读理解历年真题和答案中的所有专业术语,按权重排列,汇总了小学和初中必须掌握的概念和名词术语,并理清楚这些概念术语的本质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套阅读理解核心知识体系。
这个基础知识体系体量非常小,总共就5大核心概念,34组专业术语。为什么说这是个好消息呢?你想想,如果孩子物理、数学、生物基础差,这些学科基础知识很庞大,想要补起来真不容易,而阅读理解的基础知识,过来过去就是变着花样考你5大核心概念、34组专业术语。

所以无论孩子现在五六年级,还是八九年级,甚至已经读高中了,只需要2周时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孩子就能彻底掌握这套知识体系。
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概念呢?
磨刀不误砍柴工。可能很多家长以为我要说理解概念是磨刀,做题练习是砍柴,深刻理解概念就是把刀磨好,才能更加高效地砍瓜切菜般做题。
其实我要说的是,理解概念和做题练习都是磨刀,最后的中考、高考才是砍柴。忽视对概念的理解盲目刷题是一种很低效的“磨刀”方式,花了很大力气,但是磨得并不锋利。
把理解概念和做题练习结合起来 才是最高效的磨刀方法,磨出最锋利的刀,在中考、高考中削铁如泥,不管难题简单题,不管是铁是泥,都一样。

该如何学习这些概念呢?
首先,跟着书上的内容,把所有知识点的用思维导图列出来。
然后按照思维导图来一点一点看哪个知识点是薄弱的,哪个知识点是自己绝对不会错的,绝对不会错的可以一带而过,经常错的和不熟练的要重点看了。

您怎么知道孩子是否掌握了这些概念呢?
一、用真题检测孩子会不会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先用真题来看看孩子会不会。因为如果他完全不熟悉知识点或者框架,那么他就不知道怎么写答案,甚至看着答案都不明所以。
做完之后不要太在意分数,重要的是检测孩子是否掌握。哪里记不清,及时查漏补缺,并仔细分析每一道拿捏不准的题目。
二、用时间检测孩子熟不熟
会了,不代表熟,就像我以前背文言文一样,磕磕巴巴,同桌提醒,可能才能背出来,但这种状态,是上不了考场的。因为,一紧张……可能就忘记了一半……
所以,可以给孩子规定时间,卡点做题,来检测他掌握得熟不熟。
若是孩子对某部分知识点或某题型背诵不熟时,做这些题目耗费的时间会更长,同时也证明了对此版块知识和相应答题技巧掌握得不够。
三、让孩子用复述检测自己理解透不透
会了,不代表熟,熟了,不代表能够融会贯通。如何检测孩子自己是否到了融会贯通的程度?去复述,把它讲出来。
依据着脑海中形成的框架,尝试去复述一遍学过的知识点,如果有讲不出来的,就赶紧记下来,再重点看这部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