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步行模拟器”游戏,为什么能卖出超过500万份?

“绳与棍是人类最久远的两种工具。棍可以让邪恶之物远离,绳可以将良善之物拉近,两者皆为人类最早设想出的朋友。有绳与棍之处,便有人。”
——安部公房《绳》

作为小岛秀夫离开科乐美后成立小岛工作室的第一部作品,小岛秀夫用短篇小说《绳》的一段话引出了游戏的第一幕,带你走进一个分崩离析的国家,你将扮演一个连接起整个国家的人;“绳和棍”便是小岛秀夫想传达的意义,“连接”是《死亡搁浅》的内核。

游戏的开始是一段段真实的CG交代游戏背景,便像是开始看一部人文电影,开头抛出了一大堆名词让人云里雾里:时间雨,BT,BB,结点……但这一切随着游戏的进行,你会逐渐地理解。因为灾难降临,整个国家失去网络和连接,你需要将一个个结点连接进网络,将一些物资配送至相应的结点,从此展开“快递员”的道路。

送货路上有一个重要的角色,那就是一直陪伴你的bb,也就是婴儿,借助它可以帮助你感知周边环境,如地形和敌人。感知的方式就是和婴儿连接,但你也会看到婴儿的记忆,这是为未来的剧情走向做铺垫。

当你踏上征途的第一步,就能感受到主角的艰辛,这是开发者用真实的细节告知了玩家。比如背负重物的步履踉跄,踏入湍流时的冲击感,下陡坡时的加速度,或是撞上石头反馈的真实物理效果。如果搭配手柄,其细微震动更能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虽然缓慢的步行会让你感受到孤寂,但伴随着背景音乐的响起,你却会感觉到空辽却恢弘的悲壮感。


游戏有意地弱化战斗系统,转而专注于送货和修建,被玩家称为“步行模拟器”。这也是游戏刚发售时被诟病的玩法,它不同于其他游戏快节奏、动感的打击体验,而是执着于送货这件事上。尽管它还算不上是一种革新玩法,但我们确实需要一款慢节奏的游戏,缓解都市的快节奏和紧张感。


随着游戏的进行,你会被逐渐吸引并着迷,可能是你理解了小岛秀夫想传达的想法,也可能是你对这破裂的UCA抱有一丝希望。后期装备的提升为送货增加了乐趣感,也是感到吸引的原因。比如运输工具的使用,外骨骼的升级,翻山越岭所需的梯子、登山镐。修建的桥梁,滑索,公路都是为了更方便地运输。一路上你还会看到其他玩家所设立的标语,遗失的货物和搭建的设施,这一切无不体现着“连接”二字。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你可能觉得这只是个步行或是旅行模拟器,也可能对完成任务后有深深的成就感,或者对设定和装备感兴趣,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个成功的游戏。截至2021年3月底,全球销量超过500万份,如今2022年已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说到底它是一个商业化游戏,可能精神内核只是附加价值,是小岛秀夫夹带的私货,但如果能让你体会出“连接”和“生命”的意义,这个游戏便有了存在的意义。

小岛秀夫本人也表明了对游戏的态度,命名上应该是加强版而不是剪辑版,《死亡搁浅:导演剪辑版》相比普通版,有了新的剧情,新增可自定义的外观,新增战斗武器和搏击招式,新的送货支援,当然也有更好的画质和帧率。使用A380 Photon也将能以高画质高帧率模式游玩,秘诀在于《死亡搁浅:导演剪辑版》即将支持Intel Arc XeSS(Xe超级采样)技术。
XeSS技术采用了人工智能算法和硬件加速,可以以较低分辨率渲染所要求的性能水平提供超高清视觉效果,有效提升分辨率和帧率。英特尔已与多家游戏工作室合作,计划在夏季至少有二十款游戏支持XeSS技术,让入门级显卡也有畅玩3A大作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