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荒地·乡村·城市

2021-09-13 20:33 作者:帝国百科系统  | 我要投稿

        许许多多故事,开头都是一样的。

       很久很久以前,在江南水乡,有五座普通的小渔村。村中的人们大多是农民。

       也许,历史会从五座小渔村上轧过,却不发出一点咯吱声。

       但是,人们希望将自己的家乡建设地更加美丽。所以,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们挨家挨户地募资,村里人想都没想,摸出自己的钱,郑重地交到老前辈手里。老前辈也同样郑重地在随行监督人员的确认下,将资金数目和捐款人记录下来。

       于是,人们募集的资金交到政府手中。政府将这笔钱,加上政府自己的税收,开始修建马路。

因此,这里的马路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一起修建的。

       当地政府进行了改革,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户籍管理半开放,发展民营经济。其结果是,农民们的建设热情和创业热情高涨。

       小乡村的店铺越来越多,小乡村的马路越来越结实,小乡村的房子越来越高。

       小乡村变成了小镇,并且将周围的小乡村也卷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洪流中。

       小镇北边有一条江,名为鳌江。小镇南依江南平原,东濒东海。因为周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所以这里盛产各种各样的农副产品,说直白些,这里鱼多,菜多,果多。

        水产养殖园区和蔬菜、水果基地可以为周围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农副产品。

        一些农民用卖农产品的收入开起了小作坊,一些大老板也在这座小镇投资办厂。

        印刷包装、毛纺毛毯、塑料编织、机械化工、通讯电缆、食品化工、服装鞋革、工业美术……小镇的工业迅速发展,小镇从一座农民城成长为一座产业城。

        蔚蓝色的天空中,几朵慵懒的白云缓缓前进,几只麻雀与海鸟划过长空。阳光轻轻地照在小城街边。街边的小作坊一直在全力生产工业产品,汽车与电动三轮车运输货物。店铺里,陈列着各类商品,市场里,经贸之流络绎不绝。

        这座小镇蜕变为了小城市。农民们自费建城。在城市街头行走,也许脚下的道路地基就是农民们集资建的在城市里买几个苹果,也许就是这座城市的行政村供给的。在城市的朋友家坐客,一砖一瓦,都是人们自己建造的。在这座城市读书,学校的围墙,操场,都有可能是大家集资修好的。

        因此,这座城市是中国的第一座农民城。

         哦,夜幕降临了。城市居民不紧不慢地打开电灯,风扇。走到高楼窗边,我们可以看到灯光照亮了城市,汽车高速从路面驶过,大桥的钢索连接起城市的经济动脉。商业街边的行人在购物,店里的食客们在用餐,小吃街的行人边走边吃。

       那么,如果你来到这座城市,就会知道,这是座繁华的城市。

       请问,当你体会了城市的繁华后,会不会以为这里一直是这样?

       不,五十年前,这里只是五座小渔村。只有泥土路,没有水泥路。只有苍苍茫茫的大地,没有拔地而起的高楼。只有农民,没有市民。

        当你得知了这样的事实后,会不会惊讶?

        可能吧。

       但更会令你惊叹的是,这座城市是由农民建立的。所以这里的居民都有刻进骨子里的拼搏精神,进取精神。同样的是,居民们都天生带着农民所特有的朴实。我们都像我们的父辈、祖父辈一样,吃苦耐劳,想要让自己的家乡更加美好。

        我们热爱着我们的家乡,名为龙港的城市,如果我们的家依然不够美好,那就让我们自己将自己的家乡建设的更繁荣,更美丽。

        城市中的年轻一代,从来没有经历过开拓荒地的历史。但也享受到了世世代代的劳动的结果。

         我们的曾祖父,必须从各路侵略者中抢回生存的权利。我们的祖父,必须加紧生产,进行建设。我们的父辈,必须埋头苦干,拼命硬干。我们,同样有自己的时代任务。我们,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们都热爱我们的家乡,我们的龙港市。

          这个故事的结尾,和其他故事的结尾不一样。

           ……在不远的将来,龙港会比现在更好。

          现在的人们,将会继续书写这座城市的故事。  

荒地·乡村·城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