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过后,怎么养生?喝什么茶最舒服?
向风凉稍动,近日暑犹残
立秋已过,末伏刚出,最热的三伏天过去了。
但是,大家别以为夏天真的过去了,立秋不代表入秋。因为后面还有“秋老虎”。

何谓“秋老虎”
据权威人士解释,每年8月底到9月初,夏秋交替时,部分地区连续5日,35℃以上高温天气,被称为“秋老虎”。秋老虎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7到15天。
不过民间也有谚语:“三伏带一秋,还有24个秋老虎”。意思是还有整整24天的高温酷暑天气等待着我们。有人认为,只有到“白露”节气,暑气才算是真正退散,天气会更加凉爽干燥,逐渐少雨。

秋季如何养生
1、宜平补清补
苦夏过后很多人都会贴秋膘。一个夏天的燥热,导致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元气损失,体内空虚,要进补。
但是出伏后,秋仍燥热,暑气未散。贴秋膘不能大补,要平补、清补。宜选用清淡易消化、防燥不腻的平补食物。

如鱼、瘦肉、禽蛋、奶制品、豆腐等优质蛋白,不燥不腻,利于消化吸收;果蔬可以选择白萝卜、山药、红枣、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银耳、百合、黑芝麻、雪梨等,有润燥清火、补血养气效用的食物。

2、宜润燥润肺
立秋之后,季节交替,暑热未消,气候干燥,大家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疲乏无力,中医上称之为“秋燥”、“秋乏”,中医认为,秋燥伤肺,耗人津液。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伤。

此时养生讲究温润之道,单纯的白开水,补水润燥的功效明显弱于茶汤,且茶水中的有益成分,对秋燥的各种不适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原祖山推荐以下几种饮品,均适合润肺润燥、清热解乏。

1.绿茶:绿茶性味苦寒,富含维生素、氨基酸、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解毒、去火、降燥、止渴、生津、强心提神等功能。秋燥暑难消之际,喝一杯绿茶,清鲜爽口兼提神,既有消暑解热之功,又具增添营养之效。

2.茉莉花茶:茉莉花茶以绿茶为胚,以茉莉花窨制,让名优绿茶吸收花的香气,使茶香与花香相融合,兼有茶的保健功效与花的保健功效,有降噪去火、生津止渴、提神醒脑、舒缓情绪、镇静解郁结的作用,滋味更鲜灵。

3.乌龙茶:作为半发酵茶的一种,乌龙茶茶性温和,一年四季都适合饮用。乌龙茶兼具红茶的甘醇和绿茶的清爽,口感浓醇,茶性平和,润燥降火的同时还能恢复身体的津液,对初秋保健大有好处。

4.普洱茶: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这点对普洱熟茶尤为明显。普洱茶还具有溶油祛脂、调节代谢、防辐射等多重效果。而且夏秋交接之际,多喝普洱茶有清热、消暑、解毒、消食、去腻的功效。

5.枸杞菊花茶:枸杞与菊花搭配,可以起到滋补肝肾,清肝明目、清肺去火、补气润肺的作用,滚水冲泡饮用。如果能把枸杞也吃了,补气养血的效果会更好。

3、宜平缓的有氧运动
立秋后,依然酷热仍存,日常运动锻炼需要循序渐进,不可进行剧烈运动,注意补充水分与电解质,避免流汗过多、电解质紊乱。
适宜进行跑步、登山、羽毛球、骑行、打太极等较为平缓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强人心肺功能与血液循环、舒经活血、提高身体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