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整劲,必须八卦拳和太极拳合一?筋与膜不同,筋是线,膜是网。
以下是网友方棋的分享,补充了我一向对八卦拳和太极拳的主张,二者都是道门对太极图的演绎,前者以练半径为主,后者以练圆周为主,然而圆周必然要有半径才撑得起来。
筋与膜不同,筋是线,膜是网,八卦拳用撑筋拔骨张开大网,太极拳进一步张网为绷为弸,下文是关于二者在生理的互补,而在拳中还有更为深入的应用~
「根据Prof. Stecco Carla的研究,
第一:筋膜位置的不同,类型也不同,神经数量也不同。
第二:所有肌腱的神经支配都是非常少的。
第三:关节活动度大小决定神经受器的多寡。比如手腕屈肌支持带(腕关节)活动范围大,神经受器就多;相对地,肱二头肌的肌腱筋膜(肘关节)活动度差,神经受器就少。二头肌肌腱筋膜(肘关节)的神经受器虽然比较少,但在『联结和传递力量,力学功能更为突出』。
第四:神经分布最多的是皮肤,其次是浅筋膜,再来是韧带和关节囊、深筋膜,最少的是肌腱和肌肉。
以上是教授对筋膜的神经特性研究,我的理解是不同关节有不同的肌腱上的筋膜,关节活动度差或者小的,功能性主要在力量传导,神经感受的灵敏度则是次要。
相对地,关节活动角度多的,神经受器分布会比较多,但力学传导就是次要。这只是简单的论述,肌腱、筋膜、肌肉,互相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完全单独分割分离分开,单就筋膜的类型也不尽相同。
肌腱(韧带也可以加入)和筋膜的功能性像不像八卦拳跟太极拳的力量关系?
八卦拳着重在骨力的联结贯串,太极拳追求筋力的最大膨胀。
人体皮肤及浅筋膜是神经密度最高的地方,太极拳可能跟开发神经功能有关?
Prof. Stecco Carla的研究或许可以支持又或许可以供为左证何静寒先生内家拳研究,八卦拳的拧劲在肌腱和骨,太极拳的朋劲在筋膜,符合人体自然的力学运作。真正的整劲,最高的境界,必须八卦拳和太极拳合一?
2023年3月6日」
何靜寒老師 2023/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