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牌太好玩以至于忘记它本身面目
你从黑暗中睁开双眼,身处木屋之中,眼前是一张木桌和闪烁微弱火光的烛台,正对面的漆黑里,一双狰狞的双眼死死盯着你。
你还云里雾里,他倒是显得很是自然,对他来说,你是又一位挑战者,即将开始又一场卡牌对决

牌局的规则不难理解,而如果你对于万智牌、炉石或者杀戮尖塔等卡牌游戏有所涉猎,那一切都会变得更加容易。
获胜规则为,每对对方造成一点伤害便可以在天平上放置一枚增重的牙齿,当天平完全倾斜到一侧后(通常来说需要六枚牙齿的差距),对方便获得胜利。

召唤卡牌的资源(费用)是血,获取的唯一方式便是通过献祭场上生物,而食物链最底层的可爱小松鼠成为您获取召唤其他东西所需血滴的基础。在卡牌丰富后,你可以解锁用骨头召唤的骨头卡牌,但不变的一点是,他们的来源都是动物卡牌们的生命。
作为rougelite元素的DGB(游戏内构筑)卡牌游戏,你每次闯关历程都有所不同,遇到的事件也千奇百怪。比如在献祭石板前,你可以杀死某张卡牌来将其卡面词条洗进另一张卡牌中,也可以让双头女巫用锯子切开两张相同卡牌,将其合二为一;而在篝火营地,面对饥饿的旅行者,你每多一次的停留在都能让动物卡牌战力增加,但与此同时,也要面临被饿狼般疯狂的人们撕毁的风险,就如同俄罗斯轮盘赌局每一次扣动扳机。

你拿到DM给你的道具,比如一把钳子,说是能扭转战局。而当你在危难时刻使用它时才发现,它的作用是拔掉自己的一颗牙齿,伴随着屏幕的一阵血肉模糊和自己嘴角的不适,那颗牙齿成为天平上的砝码。
如果还不够重的话,不妨试试小刀吧。

完善的机制,恰到好处的rougelite元素和合理的强度设计让整个牌局体验直线上升。加之迷幻的电子音音效、各种怪诞的对话、充满宗教符号的物件以及直白出现在面前的满碗牙齿和眼球,心理恐怖在游戏进行中全方位弥漫,但正是这充满谜团的怪诞元素,却让你的手无法停止抽出下一张牌。


(剧透预警)
但,你是不是觉得有些…简单?倒不是打牌本身难度不够,而是作为一款游戏,它有些“单薄”。非要形容当时的感受,就有点像吃小笼包少了醋,吃刺身少了芥末,即使打牌的7个小时乐趣十足,我始终有种“缺失感”,这游戏分明有巨量的解谜元素和极其怪诞的氛围营造,不应仅限于三个BOSS无限轮回的循环冒险。
那不如让我们回到开头,从进入游戏时开始。
在进入游戏之后,你会发现一丝怪异。在开始界面里,并没有“新游戏”选项,你如果想开始游戏,只能点击“继续”按钮。

只能看到恐怖双眼的DM告诉你你可以站起身到处走动,原来在牌桌之外,你真的身处一间木屋之中,你以为的卡牌游戏,其实能够脱离牌桌的解谜游戏。
在你拿到卡牌之后,有一张会说话的“白鼬”卡牌,它总是在跟你东扯西扯,说些有的没的。但当你完成一定的进度之后,它会告知你一些秘密,让你去拯救它的朋友“臭虫”;在拯救臭虫之后,它又提到了第三位会说话的朋友…
而在牌桌之外,通过一次次的解谜,你能够获得或多或少地道具或卡牌。比如在解锁第三个保险柜之后将获得“笼中之狼”的卡牌,将其在牌局中使用并成功被对手消灭后触发亡语,你便能在刚刚获得卡牌的保险柜旁看到一尊实体版“笼中之狼”雕塑,而在此之前,它明明是被牢笼锁住的

而小松鼠雕像紧握的刀,似乎有松动可以抽出的迹象,旁边的凹槽又无比合适某尊雕像底座…当你把刀抽出,在牌局中的道具栏里,那把刀将成为获胜乃至推进主线的关键所在,至于它是怎么使用,还记得之前提到的“拔牙”么,重量不够,眼球来凑。等你装上那个独一无二的钛合金狗眼,你会看到另一个世界。
根据幻象的提示,之前从未注意的时钟被涂鸦的花里胡哨,根据线索将时钟调至指定时间,打开的时钟盒藏着一卷胶卷,如果你还记得先前通关时小黑屋里那台缺失胶卷的相机,想想自己被无数字刻印在卡牌上的场景,想必你会明白该如何使用它。
而当一切都结束之时,你能看到那个与你打牌的树人大叔被印刻在牌面之上。而那个制裁玩家无数次的小黑屋闪烁着无比刺眼的光芒,“新游戏”的图标就在眼前,没错,这便是开头界面缺失的新游戏按钮。


(真·剧透预警,剧情党慎入)
游戏回到最初的界面,只不过这次多了个“新游戏”按钮,在按下新游戏按钮之后,玩家先是会浏览一段过场动画,交代“冥刻者”的概念。动画结束,画面不再是先前第一人称的昏暗场景,而是宛如FC复古RPG的元素风格。整个游戏,虽然依旧是通过打牌来进行战斗,但玩法已经完全变成了另一种方式。从一款典型的Rougelike卡牌,摇身一变为RPG式卡牌收集游戏。

进行完两场牌局,恍然大悟,先前数小时的冒险,原来仅仅是游戏”教程“。与我们对局的树人大叔,不过是四位冥刻者之一的野兽冥刻者,除此之外,还有掌管死亡、机械以及魔法的三位冥刻者,每个不同的冥刻者的战斗场景与方式都完全不同。

四位冥刻者(牌佬)都有着自己对卡牌游戏的执著。在与他们的对局当中,你能够感受到他们对卡牌游戏的热爱,因爱生恨,因爱迷失。也正因如此,在离别前最后一局对局,紧张、求胜欲统统消散,所剩的,唯有不舍。

四个冥刻者都在意着同一件东西——旧数据。旧数据像是一种卡牌游戏的底层逻辑,亦或是《邪恶冥刻》游戏本身。但直到整个《邪恶冥刻》世界崩溃,四位冥刻者通通被“数据删除”,旧数据到底是什么?到底蕴藏着怎样的秘密?
这款游戏的真正主线,正是寻找这个“旧数据”,而《邪恶冥刻》这款游戏本身,不过是线索而已。换句话说,从始至终,这款披着“卡牌游戏”外衣的游戏,实质上是一部ARG,是一部打破第四面墙的,是具有大量META要素的“元游戏”。

从序章开始,各式各样的线索便喷涌式地呈现在玩家面前,比如木屋门外看似闪电的亮光,如果你对摩斯电码有所了解那再好不过;如果你是编程好手,你甚至能从某份文件中的代码里找到过关线索,或者更加直接,修改一下卡牌。
每一章通关后,那个名叫卢克的现实玩家所录制的录像除了能在游戏里看到之外,你也可以在Youtube上找到这位牌佬的频道。

视频中出现的纸条、护照信息,序章结束后的数据损毁界面可以通过ctrl+c可以停止终端,并输入相关已破解的代码查看txt文件。

在第三章与P03的对局,它会要求你开放电脑的权限,而你必须根它的要求提供不同大小、时间的文件,甚至其中的一个文件会被制作成卡牌,而P03提醒你,如果对局失败,卡牌(文件)可是真的会销毁的哟…虽然最终我赢得了对局,但我相信,它并不是在开玩笑。
希望将游戏传遍世界的P03还会读取你的STEAM好友列表,将你的好友们制作成一张张卡牌成为你的对手,看到熟悉的头像与ID出现在牌局之中,绝对令人头皮发麻。

国内外的玩家已经开始破解最后的结局,包括卢克录制视频中挖出软盘的地点,也已经被玩家挖出同样的软盘…卢克视频上的便利贴,游戏里混乱的长传代码,神秘的护照,游戏公司意外死去的开发人员为何成为其中的一张卡牌。
卢克在VCR里倒在血泊中是游戏的终点,但《邪恶冥刻》的真正结局,也才刚刚显露。

写在最后
《邪恶冥刻》在游戏初期有着相当完美的游戏体验,无论是画风、卡牌逻辑、可玩性水平都相当高,且拥有难以形容的超棒沉浸感。但正因为前期相当出色的游戏体验给了玩家极大的期待与“卡牌游戏”的印象,当《邪恶冥刻》开始展现出真正面目而“变了个游戏”时,其游戏体验有所下降,对于纯“牌佬”的游戏体验来说更是毁灭性地打击。

但恰到好处的META,无比丰富的解谜要素,让《邪恶冥刻》不断刺激着玩家的脑神经。作为《小马岛》和《六角疑云》制作人Daniel Mullins最新作品,一款突破脑洞,让人在游玩过程中不断惊呼的“元游戏”才是其本身的样子。只能说它把序章的卡牌做得太过于出色,以至于让人们忘记了它本来的样子。
ARG的乐趣在于与全球玩家共同解谜探索真相的过程,其门槛不低,并非有所玩家都能乐在其中。但Inscrypti依旧值得一玩,不管是牌佬、解谜、怪诞题材爱好者,还是想体验最新META-Game的纯路人,这款游戏都值得前去尝试,相信你也会在某个时刻抱头惊呼:还能这么玩!
该游戏可在Steam购买游玩
如果您在游玩后也想一探隐藏的秘密和讯息,为不剧透,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把网友整理的线索和答案文档单独分享给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