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辞职休息半年后的思考

2023-02-19 18:50 作者:都正  | 我要投稿

因为辞职休息,有时间思考一直困扰我的问题 当代众多青中年人痛苦的由来: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 “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也。”此句出《淮阴侯列传》,是齐国辩士蒯通劝说韩信背汉自立时讲的话,当年读书时学到蒯通劝说韩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司马迁笔下的蒯通为韩信分析利弊,讲得太深刻、太好了。 韩信感于汉王刘邦对自己的恩情,又认为自己立下的功劳大,汉王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 蒯通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别傻了,你觉得和汉王的感情好,能好过当初互为刎颈之交的张耳和陈馀?张耳和陈馀还是平民时,为了彼此能舍弃性命,天下知名,后来因为张黡、陈泽(出兵救援)的冲突,终成仇敌,这是因为“祸患出自欲望,而人的私心难以预料啊。” 为什么开篇我与大家回忆这篇古文呢?韩信所遭遇的情况与今天的普通人差距也很大吧? 我认为不是,虽然韩信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成就,被后世奉为兵仙,但他在做与自己生命相关的政治难题时,一样犯了迷信的错误。 这里的迷信,是指韩信把社会上宣扬的道德标准,古老故事中记载的人情美德用在自己的身上,真的相信因为刘邦待自己好“解衣衣我,推食食我”便不会收回封国;认为自己为汉王立下了汗马功劳,日后便不会被加害。即使蒯通已经向他指出:论与刘邦的感情,您比不上当年张耳和陈馀;论功劳,您的功劳不过与当年大夫种和范蠡之于勾践。 不要再犹豫,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啊。 韩信最终为此付出了生命。 以后人看来,韩信真是糊涂啊,要是真的看重感情,又何必在刘邦被围于成皋时索要齐王身份,何必在与项羽决战时不出兵,等到刘邦封王的许诺时再发兵呢? 您明明也是个自私的人,却寄希望于老于权谋的刘邦念旧情吗? 距汉两千多年的后人难道不糊涂吗?明明自己读书也好,努力考证也罢,绝大多数不是为了挣钱,为了利吗? 须知能够给予学位证明和各类证书的权威机构,还不是由一个个有自身思想因此也有私心的个体组成的;拿到学位和证书想要向其证明自身是有“价值”的企事业单位的老板、负责人,还不是有自己的欲望,想要自己和家庭能过上好`更好`最好生活的人,他们中有人可能看到别人过得好,心里就嫉得像有一团火在烧,给员工的多了,他们余下的就少了:邻之厚,君之薄也。幸福是比较出来的。 因此在埋怨“为什么我十年寒窗苦读,还抵不上你三代家业的毕业生。”不妨静下心想一想,读书工作是为了利,老板压榨你压制你也是为了利,之所以老板总是能取得优势,是因为他更有力量,并且占据了更加有利的社会位置。 你们是一样的。 接下来讲努力,坚信努力就能取得成功,过上好日子是我们这个时代特别容易患上的一种病症。 许多人宣传努力是优秀的品质,但我说努力的往往是迷信的懒人,不愿意正视复杂的瞬息万变的人人有私心的社会,往往是认定权威或官方划出的“康庄大道”,像是对着土地埋头苦干心里就万分踏实的小农,觉得自己的劳力和汗水浇灌下去,就一定能有好的收成。 什么气候、土壤肥力、市场这一时期对产品的需求,不知道;地主恶霸的盘剥、交通道路是否畅通自己会不会一年白干,不考虑。 一通苦干后留着汗对着还未长成的庄稼傻乐呵,完全不知道等待着自己的是收获满满还是血本无归。 等到悲剧真正降临了,就是“天啊”“为什么”“我善良本分怎么会这样”。 为什么?因为你是个傻瓜。 诸位还记得“祥子”吗?拉人力车的那个祥子。 祥子即使是作为底层的车夫,也曾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过上幸福的日子。 祥子曾经有其他车夫没有的优势:他年轻、健康强壮、没有抽烟喝酒赌博这些车夫群体常有的不良恶习。 祥子勤奋地简直是拼命在拉车,在他为自己划定的美好前景中,他不会一直租别人的车,通过努力和勤俭很快他能攒下自己的车,有了自己的车再几年,他甚至能买下空的车赁出去,这样看来,幸福的日子也并不遥远嘛? 很可惜,祥子遇到的大兵不在乎祥子设定的美好前景,直接把祥子辛苦攒钱买下的新车抢去,祥子本人还被抓了壮丁;似乎旧社会的侦探也不希望祥子过上幸福的生活,直接把祥子计划拿来买车的积蓄洗劫而空,还嫌少! 老舍的这部《骆驼祥子》中,骆驼是祥子的绰号,祥子所以得到这个绰号,是因为他从乱军里逃出时,顺手牵走了几头骆驼(卖了继续存买车钱),带着骆驼是不方便逃生的,因为:“骆驼——在口内负重惯了的——是走不快的。不但是得慢走,还须极小心的慢走,骆驼怕滑;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们劈了腿,或折扭了膝。骆驼的价值全在四条腿上;腿一完,全完!而祥子是想逃命呀!” 骆驼是走不快的,而骆驼的价值全在腿上,腿一完就全完了。 老舍明着写牲畜,实际写人,即使是健康强壮的祥子,价值不也是全在腿上吗?失去劳动力的祥子能做什么? 吃苦耐劳的骆驼是好牲畜,可失去使用价值的牲畜最后的归宿还不是“汤锅”。 只能走平路,负着自己和他人的重一点点地挪,不能有意外,不能遇危险,这就是牲口的命。 也许有读者会不满,祥子那是拉车的,掌握的是什么低端易学的谋生手段,怎么能和21世纪受过多年教育的大学生以至高级知识分子比? 我的回答是,人的水平能力的比较,自然是和同时期能产生联系的社会人相比。以祥子所处的旧社会来说,文盲是很普遍的,而健康强壮又少恶习则非常稀有,甚至大多数人缺乏祥子克制消费欲望存钱买车的毅力。 今天自认有知识有本领因此坚信努力一定能过上好日子的人,同书里那个初入皇城,坚信靠着年轻力壮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祥子是一样的,迷信。 你年轻身体又好吗?你会老,而年轻人一代代地长成,在老板严苛的指标绩效的压榨下,身体能撑多久? 你掌握了某种需要耗费时间才能掌握的技能吗?--说起来--本人的外婆曾经是个话务员,在60 70年代属于重点单位的机要人员,光是想学接发电报这门技术,就要经过政审、读书考试两道关,外婆的运气是好的,在她即将退休时,电话站铺天盖地的建设才到来,曾经属于机要的、光荣的,需要长时间才能掌握的发电报技术,今天与完成了历史使命的电报机一起,在博物馆的玻璃柜里受人们的观看与回忆了。 我本人在运输公司做过好几年,2015年以后每年来应聘的大客车司机日益增多,而曾经的大客司机多“俏”啊? 最难考的执照,有的人不多,各地旅 运输公司供不应求,90年代和千禧年出头那会,他们的鼻子总是朝着天上去的,讲话都硬气。 现在呢?有私家车的越来越多了,高铁建设尚未到达顶峰,各个旅游景点、各大城市之间的大巴车线路取消了有90%,我有多少年再没见到那曾经很常见的,车内是床铺的一跑两三日的大客了。 不止一次,我在办公室看到,失去了工作不短时间的、已经上了年纪的男人,嗫嚅着嘴试图让眼前面试的人相信自己能够很好胜任做过几十年的一度引以为豪的岗位,而他对面坐着的那个完全掌握着局势的比他还年轻几岁,却能决定此刻激昂的心是否能如愿的领导,此时看也不看他,只是摇晃着手中的体检报告--已经告诉您啦,您不符合我们的岗位需求,再说,您的年纪也太大了。 今天社会上需求还很大的岗位,明天可能需求骤减(如60年代的俄语);曾经被人看重,被认为技术含量很高的职业,也许要不了几年就成了“烂大街”。 电报员、大客司机是这样,前段时间讨论得火热的教培是这样,以后数不清的岗位也会这样。 问题是:当一个岗位注定被淘汰时,曾经花费时间精力掌握这门技术的人能否像电脑卸载又安装程序一样,很快又掌握新的“高技术”呢? 就算您发挥了这样电脑般的机能,老板和领导是愿意用才毕业精力旺盛还能熬得起夜的工价便宜的新学生,还是您呢? 也许大多数人心里曾经充满着各种美好的前景,相信着自己面前有一条只要踏实干,就有money赚的“正道”,毕竟人们说钱能解决99%的问题嘛。 可是,可是同一条康庄大道不止像一人展示“美好钱景”,同样认为自己年轻力壮、踏实肯干的小王、小张、小李,也想过上并且坚信自己能过上好日子,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兴的被宣扬的有前途的岗位无非是那么几个。 那就比吧,比谁更年轻、更肯干,小王和小张谁更聪明,小李和小陈比,晚上是不是能学到更晚也能干到更晚? 和睦相处或共同致富,不不,我们是对手啊!是被老虎追逐的,以跑得慢的人被吃掉为代价而存活的对手。 虽然老虎吃完人,总会慢悠悠地追过来的。以此甚至有阿谀奉承,有收集对手的言论行为的秘密报告,有投其所好的各类拜访,有以身体为代价的交易,说的太远了。 那么是社会欺骗了大家,铺天盖地的宣传在撒谎?根本不存在幸福的道路,努力最后只能一场空? 不,社会确实予以满足其需要的人以报偿;努力真的能提高个体的知识和处理事物的能力。鲤鱼跃龙门是有的,麻雀变凤凰也是有的。 问题是大家是为了自己、自己的私心,自己的家族啊。 如果只有一个事事为自己考虑,将快乐建立在他人损失之上的主角,在他周围都是些不计得失甚至舍己为人的老好人,这位主角当然能很快实现财富的积累和人生的幸福,问题是人人都有欲望,都有私心又不能互相知道真实想法的情况下,世上充斥着的只会是尔虞我诈,拉踩,取得地位与成功的人不仅要打压想取其代之的竞争者,还要运用权势手段使儿子,使孙子继续在社会上保持优势地位,因为在人人互相倾轧的环境里,一旦跌落底层,可能真是万劫不复了,正是印证了“患生于多欲而人心难测。” 似乎想活下去,活得好只有靠运气了,可命运往往喜欢与人玩笑。 2019年的平安夜,重庆一名跳楼男子坠死在商场,与他一起离世的,还有两名路过的才参加完艺考的女学生,都不到18岁。 更戏剧性的是,其中一名女生的父母是17年前失独后生下的她,同样的悲剧再次降临,神与两位父母开的玩笑? 跳楼的男子看来是定不想活了,两位正值青春的少女自然是很想活下去的,也许他们多次计划过憧憬过大学生活、要去旅游的景点,幻想过共度一生的爱人。 中国的高中生,付出过怎样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平安夜经过商场,普通的行程。大学、旅游、爱情,什么也不会有了。 gungnir是众神之王奥丁所用的长枪,只要它刺出就一定会击中目标。当命运的骰子掷出,无论人们是否愿意,命定的结果一定到来。 有人喜欢反驳命运的存在,甚至嘲笑相信命运的人,以此显示自己内心的强大。他们的自信来自于对“确定性”的掌握,自认的对于成功规则的了解,以至对自己能力的自信。 警惕吧,任何人类社会约定的看似能给予你安全的规则,都是人定的,是否有效,不仅以环境为转移,也以掌握社会话语权的那部分人的意志而定。平安夜逛商场没有触犯任何规则,正如1月广州过人行道的几人没有做错任何事。 也许读到这里的读者看过《老无所依》吧? 希望我们所有人,终身不会遇到那个留着滑稽头型,以抛硬币让你猜正反面定人生死的杀手。 规则、道德与同情,在它那里都是不存在的。

为什么现代社会充满危险,不可琢磨,我是这样看的。 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人人想要达成自己的目的,并按自己的才力,性情,所处环境与特质养成的最终“社会人格”去实现欲望,充分发挥自由意志,这些互不相知的倾轧的心灵才构成对每个人都未知以至于残酷的社会。 最后的位置,留给一篇带给我感动的文章,其中蕴含的思想火花,也许能为解决这个时代寒冬带来帮助: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辞职休息半年后的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