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长城举报比亚迪,竟然如此用心险恶

2023-05-30 11:14 作者:创业e点点  | 我要投稿

此文为小e的第47篇原创文章,还请大家多多支持

前几天不是和大家聊了聊长城举报比亚迪这事嘛。但随着评论区提出质疑的人越来越多,我突然明白长城这么做的用心到底是有多么险恶。

首先,这件事情到目前并没有定论。长城比亚迪各执一词,谁对谁错目前很难分辨。而出具证明的中汽研究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拒绝给出任何回应,就显得有些离谱了。

不过如果深究这事,这家公司现在最好的选择也只能是避而不谈当个哑巴。毕竟,这个检测数据,从某方面来说,它的确不符合相关规定。根据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制及测量方法(第六阶段)》附录F 蒸发污染物排放试验 F4.1.1规定,汽车机械状况应良好,试验前至少进行了3000km的磨合行驶。在此期间,蒸发污染控制系统因正常连接和工作正常,炭罐经过正常使用,未经异常吸附和脱附。当汽车停止行驶时,油箱应至少有40%的燃油。磨合期间,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以及两用燃料汽车应该尽量使用汽油发动机模式。

而长城送检的车辆在检测时里程仅为450-670公里。作为整车制造商,长城不可能对此毫不知情。作为检测机构,中汽研究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又怎会不知道检测流程。

可就是这样一份不靠谱的检测报告,使比亚迪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消息一出,比亚迪股价应声下跌,当天发布的宋Pro无人关注,并且在舆论场上讨伐比亚迪的声音也不绝于耳。如果长城这份报告没有问题,这些负面影响比亚迪理应承担。但如果长城这份报告并不属实,那么比亚迪的损失该由谁来承担呢?

作为一个长城前任车主,我对长城这次的行为真的很失望。我不是说长城不能举报自主品牌,也不是说比亚迪有错不应该接受曝光。但问题是作为国内头部整车制造商,拿着这么一份不符合国家检测要求的报告。并且,还在比亚迪发布新车的日子才公开宣布,你要说长城是无心之举,那多少有些强词夺理。

并且,比亚迪早就将解决办法写在了用户手册中。正常来说混动车型发动机启动时间较短,所以会导致燃油挥发。但比亚迪另辟蹊径找到了一种很奇怪的解决方法。那就是车辆在使用EV模式行驶时,如果炭罐吸收的燃油达到临界值,车辆就会启动发动机消耗燃油,通过油箱内的负压,将炭罐中的燃油吸回油箱,从而解决了车辆蒸发污染物的排放问题。

这种做法虽然没有高压油箱符合逻辑,但它的确是一种可以节省成本的做法,并且他还符合国内法规。你说,长城连车都买回去了,也不说找人研究研究用户手册。这么大一个企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真的是不应该啊。

但不管怎么说,长城阻击宋Pro算是成功了,比亚迪在部分人心目中的地位也的确受到了影响。可这样真的能提升枭龙系列的销量吗?

最后说一点,如果长城是为了汽车行业的发展,那就不要只举报比亚迪。有本事你把吉利、奇瑞、奔驰、大众等一众车企挨个检查一下,如果能做到,我算你是条汉子。如果做不到,麻烦您把心收一收 好好造车,不要在做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了。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任何谣言的后果都是无法消除的,长城这次的行为真的是赢麻了。但是,想要靠这种手段赢的长久的发展,我看多少有些难度。



长城举报比亚迪,竟然如此用心险恶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