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galgame杂谈
为什么写galgame杂谈?
说实话,杂谈这种东西本质上就是小学常写的读后感,我此前一直都不认为这种东西能称得上我自己的作品。通关游戏之后写感想是我初中便已养成的一个习惯,不过那时的“感想”更偏向于攻略性质的回忆。而写galgame杂谈这个习惯则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养成的。让我产生“写杂谈”想法的是《秽翼的尤斯蒂娅》,但我真正写的第一篇杂谈讲的是《末世孤雄》——与其说是对游戏的杂谈不如说是我对时子线的一点感想,对其他剧情的介绍只是顺带一提罢了。
后来的很多感想真的也是相当个人化的“感想”,写专栏是一气呵成,全凭自己的感受,画师脚本制作公司一概不懂,因为本身我对galgame的圈子就了解得不多,另一方面我也没有太重视杂谈这一文学形式,我真正用了心的是那几篇由我自己创造的作品。比如上一篇空印,我玩的第一部由桐叶绘画的galgame,其共通线在我看来是不错的全年龄故事,但是看风评却不见好,因为其他几部由桐叶负责美术的作品都是难得的佳作,我推完水葬银货之后也认同了这一观点。
对杂谈的这一轻视也表现在我专栏的质量上。我写的这些galgame杂谈专栏,基本上是先在写作软件上写完,复制粘贴,配上几张图片,就提交了,连分割线都是最近两篇才注意加上的。
不过现在看来,如此个人化的文章是没有出息的。我不是写不出这样的文章:
“………………………………”(首先是对原文的大量引用)
………………?
………………?(然后是几个与游戏主旨有关的问句)
………………(然后介绍故事背景、人物等等)
我一直认为这种万能模板虽然具有很强的抒情性,但缺乏概括能力和凌驾于游戏之上的思辨能力。而我的文章虽然做到了“有条理”或者说“不凌乱”,但还是缺乏真正的价值。
如今我想做出一点改变。这次我效仿的是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那种形式——其实我不是很喜欢纳博科夫,不管是他孱弱的政治观念还是他小说里七歪八扯的文风——也许算不上最好,但我想做出一点尝试。
下一篇我想写《水葬银货》,这篇杂谈会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的一点感想,就是现在这篇;第二部分是我对这部作品的概述(细分到章),也许要过那么久,等我真正有时间(也许是明年高考以后)才能写完。继续努力吧。
2021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