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玩 | 基于″3D Hi-Fi″的尼康Z 85/1.2 S

【查相机资料,就看相机笔记】
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受限于F卡口的规格,尼康可交换镜头都缺少能与竞争对手匹敌的超大光圈产品。随着大直径、短法兰距的Z卡口问世,限制不复存在,尼康可换镜头的规格、素质都提升到了新高度。今天,我们迎来了Z卡口镜头的第3款超大光圈产品:尼克尔Z 85mm f/1.2 S。

产品概述
尼康尼克尔 Z 85mm f/1.2 S(以下简称Z 85/1.2 S)于2023年1月首次亮相,2月7日正式发布 。它是Z卡口第2款f/1.2超大光圈镜头,同时也是第20款S-line镜头。



Z卡口全画幅 | 10组15片结构 | 最近对焦距离约0.85m | 最高放大倍率约0.11x | 11片圆形光圈 | 82mm滤镜口径 | φ102.5mm×141.5mm | 约1160g
试用感受
Z 85/1.2 S的长度达到了约141.5mm,几乎赶上F卡口的AF-S 尼克尔 300mm f/4E PF ED VR(约147.5mm)。这大概是因为尼康选择了“多重对焦”设计,即用两组步进马达分别驱动对应镜组。这虽然会增加镜片数量与光学长度,但与竞品的多组镜片整体对焦+环形超声波马达相比,不仅对焦响应速度更快,整体重量上也能得到很好控制。作为结果,Z 85/1.2 S的重量并不夸张,甚至会因为尺寸较大而产生低于实际重量的“错觉”。

光学设计上,Z 85/1.2 S应用了尼康的“3D Hi-Fi”理念,即在焦点分辨率、焦外虚化、过渡区之间达到平衡。或许是这个原因,尼康在非球面和ED镜片的使用上非常克制,MTF也不是那么突出。从实拍表现来看,Z 85/1.2 S确实做到了焦外柔美、过渡自然,这对一款人像镜头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而在尼康Z 9上,焦点部分也有很高的分辨率,细腻但不属于“傻锐”的那种。

▲ 85mm | F1.2 | 1/2500s | ISO-200

▲ 85mm | F1.6 | 1/320s | ISO-200

▲ 这样的细节放大对于模特还是太残忍了,所以本文只会出现一次。
* 基于3D Hi-Fi理念开发的镜头还有基于这一理念的镜头有AF-S 尼克尔 58mm f/1.4 G和AF-S 尼克尔 105mm f/1.4 E ED。同时这个理念还可以引出一个很久没提到的尼康技术:OPTIA光学性能与图像分析系统。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ET会再为大家去收集整理一些资料。
不过,85/1.2 S只有纳米结晶镀膜而没使用ARNEO抗反射高清涂层是让我颇有些意外的。即使实拍中并没有遇到鬼影和眩光,但这种S-line镜头几乎标配的特性,本不应该在这款“台柱”产品上缺席。

▲ 85mm | F1.4 | 1/1250s | ISO-200
f/1.2 S也缺少了信息面板与独立控制环。尽管这对使用来说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还是会让人觉得少了点什么……

小结
Z 85/1.2 S的推出不仅为使用Z卡口的人像摄影师提供了更强劲的工具,同时也给器材发烧友树立了新目标。它的画质表现可以满足(和超越)绝大多数用户的要求,我上面提到的不足也只是吹毛求疵而已。在Z卡口没有其他产品推出前,Z 85/1.2 S毫无疑问就是Z 7系列、Z 9的最佳搭档。

提到85/1.4和尼康,自然要想到@听蓝大叔 。在数码摄影与网络交流刚刚兴起的年代,他的一篇《起点,也是终点——Nikkor AF 85/1.4D》给众多网友成功放毒,成为不少用户选择尼康阵营的契机。这次体验时间非常短暂,也感谢@听蓝大叔 能在非常紧张的行程下,帮助我们完成了尼克尔 Z 85mm f/1.2 S的实拍工作。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十几张图片里,涵盖了前后虚化、逆光、点光源、特写、半身、全身等各种场景。而他在完成试拍后,跟我讨论这款镜头时谈的第一点就是过渡自然。希望以上内容能对大家了解尼康Z 85/1.2 S提供一些参考。

▲ 85mm | F1.2 | 1/1250s | ISO-200

▲ 85mm | F1.2 | 1/1250s | ISO-200

▲ 85mm | F1.2 | 1/100s | ISO-1250

▲ 85mm | F1.2 | 1/100s | ISO-900

▲ 85mm | F1.4 | 1/100s | ISO-3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