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环境来啦!【选必二知识】| 0基础救星

喵喵 | 4-1 人与环境

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生态足迹:
又叫生态占用,指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面积。
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关系
生态承载力总量大于生态足迹总量时,表现为生态盈余;
生态承载力总量小于生态足迹总量时,表现为生态赤字。
3.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 水体富营养化
(1)概念: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N、P等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植物等大量繁殖,并引起水质恶化和鱼群死亡的现象。
(2)原因:
例题1
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脂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SOz和颗粒物质排放很少,特别是CO,等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 ~53%。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 )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缓解温室效应✔
③不可再生
④减少酸雨危害✔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例题2
随着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可能引起海洋表层的浮游植物大量死亡,从而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这是因为浮游植物的死亡会使( )
A.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
B. 大气层中臭氧量增加
C. 海洋表层无机物增加
D. 海洋表层含氧量增加
2️⃣生物多样性
- 生物多样性
(1)定义: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2)多样性的内涵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密切相连,基因(遗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反过来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又影响基因多样性。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①药用价值:某种野生植物可提取青蒿素;五灵脂、海蝶蛸、蝉蜕、甘草。
②工业原料:芦苇是一种重要的造纸原料;从灌木霍霍巴种子中可提炼油脂;橡胶树可提取橡胶。
③科研价值:培育农作物、家畜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仿生学研究。
④美学价值:可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如旅游资源、动物杂技表演、激发文学创作灵感。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也叫生态功能。
生态系统中的任何物种都有其生存功能。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
(3)潜在价值: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即对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还未发现、未研究、未开发利用的部分。如我国中草药的使用价值,在开发利用之前,也是潜在的使用价值;探究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是否具有特殊抗高温、高压基因。
【生物多样性丧失原因】
主要原因: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和掠夺式利用
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例题3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四川地震灾区的部分大熊猫转移到成都、北京等地饲养属于就地保护【易地保护】
B. 森林能调节气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
C. 生物多样性保护就是要保护所有的野生动物和所有的野生植物
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3️⃣生态工程
- 生态工程概念
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
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新教材】
(1)自生
①内容:在生态系统中由生物组分而产生的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和维持。
②基础:需在生态工程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
(2)循环
①内容: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
②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协调
①内容: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
②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
(4)整体
①内容: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人类处在一个社会一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
②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③应用: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自然生态
系统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
④意义:只有应用整体性原理,才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2. 生态工程的实例
(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①问题:农村人口多,人多地少,产出不足
②对策: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马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
③案例:北京某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
(2)湿地生态恢复工程
①湿地作用:湿地是地球上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水域和陆地的自然过渡形态。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
②问题: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环境污染、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会导致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③对策:采用工程学和生态学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使受到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周围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④案例:夏门篑竺湖的生态恢复工程。
(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
问题:矿藏开采后会造成山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
②对策:人工制造表土、多层覆盖、特殊隔离、土壤侵蚀控制、植被恢复等工程。
③案例: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
3. 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
(1)生态工程特点
①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②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
(2)存在问题
①难以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
②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生态系统的调控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支持,缺乏理论性指导等。
③我国面临的生态危机是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
例题4
城市生活垃圾提倡分类回收处理,实现废物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 自生原理
B. 整体原理
C. 循环原理✔
D. 协调原理